今秋倫敦亞洲藝術週期間,邦瀚斯「中國藝術精品」拍賣會將於11月7日隆重舉槌,薈萃187件來自英國和歐洲藏家的精品。11月1日至11日,同時推出「本.詹森斯:從斯賓克到馬斯特里赫特」網路專場拍賣,線上呈現出自知名古董商本.詹森斯(Ben Janssens Oriental Art)的80餘件拍品。
本季倫敦亞洲藝術週瓷器、繪畫和佛教造像等多個品類均有力作現身,由以「龍」為主題之珍稀瓷器領銜,分別為《粉彩雙龍捧壽字雲鶴紋折腰大盤》及《墨彩礬紅描金魚化龍紋棒槌瓶》。一尊罕見的《銅鎏金綠度母像》同為焦點,造像華麗精巧,為明永樂年間的御用工坊之傑作。
清雍正《粉彩雙龍捧壽字雲鶴紋折腰大盤》體量碩大,敞口折腰,曲線優美,盤心飾粉綠二色五爪雙龍捧礬紅描金團壽,內部盤緣繪八隻仙鶴,間飾五彩祥雲。外壁繪十隻紅蝠飛翔於碧海白浪之上。盤底以青花書「大清雍正年」楷書款。
在九龍奪嫡中脫穎而出的雍正帝算逆取順守的一位典範,加之本人敏感多慮的性格,使其在統治期間格外重視利用各種祥瑞徵兆來強化其統治的正統和合法性。盤中所飾五色祥雲,亦名為五色慶雲,作為「盛世祥徵」的代表在雍正朝的記載中被多次提及,此圖案也被頻繁運用於雍正朝御製瓷器之上。此盤疊加使用團壽、紅蝠和仙鶴等代表著吉祥長壽的圖案,加之象徵至高皇權的五爪龍紋,或可推測此盤曾作為雍正皇帝壽辰的賀禮。此外,龍紋第五爪有明顯的抹除痕跡,進一步顯示此物極有可能為清宮賞賜給朝外人士的禮物。
本盤傳承有緒,曾歷多名重要藏家鑑藏,早在1960年代前,已被納入第二代克蘭克蒂伯爵和第一代赫斯登侯爵的Richard Le Poer Trench(1767–1837)的珍藏,並由後人保存。其後可查紀錄包括Christie Manson & Woods Ltd.,倫敦,1892年3月11日,拍品編號 36(一對中的一件),由Cooper從上處取得(或許是Thomas Cooper,奇趣品經紀商,新邦德街22號,倫敦)。之後入大英帝國司令勳章獲勳人Eric William Towler(1900–1988),格林普頓莊園,牛津郡,並由後人保存迄今。
清康熙《墨彩礬紅描金魚化龍紋棒槌瓶》筒腹,長頸,盤口,器形恢弘規整。通體施白釉,上以墨彩礬紅描金飾魚化龍主題紋飾,所繪兩龍身軀矯健,五爪鋒銳有力,龍眼桀騁不馴,升騰翻滾於海水雲霧之上,盡顯威武兇猛之勢。此瓶所見龍紋風格上可追溯至宋代繪畫,尤見於現藏於波士頓美術館的由南宋畫家陳容(約1200-1266)所繪的紙本墨筆淡設色《九龍圖》。
清康熙年間,劉源為景德鎮御窯廠的皇家瓷器提供了數百個瓷器設計,對陳容《九龍圖》元素的借鑑見諸於他的墨錠、硯臺和瓷器等多件作品中,可說對宮廷藝術風格發展,特別是龍紋設計起到關鍵作用。其後督陶官唐英(1682–1756)進一步將龍紋設計應用於瓷器中,有多件唐英風格、繪有墨龍紋飾的瓷器見諸博物館收藏和拍賣市場。當中,本件拍品以象徵皇權的五爪龍、恢弘的器型和尺寸、更早的年代,成為遠超同品類作品的非凡力作。
這件拍品原為英國著名藏家Edward Varley Kayley的私人收藏。 Kayley對中國藝術品有著濃厚的興趣,其中特別鍾愛中國畫作。他通過本地拍賣會、古董商店以及與柯萊特中國書店(Collet’s Chinese Bookshop)蘇珊・陳的密切合作,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收藏。在 Kayley的私人筆記中,詳細記錄了從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的英國博物館展覽情況,並對其收藏的畫作進行了詳細的註解與譯文。對中國藝術的深刻理解,讓Kayley獨具慧眼,使得此瓶在其收藏中占有一席之地。
其他瓷器重點,包括明萬曆《青花魚蓮紋缸》,此缸深腹,平底,胎質厚重堅緻,體量碩大,造型穩重。外口沿下以青花橫書「大明萬曆年製」楷書款。器內外施白釉,外壁以青花通景描繪鯖、鮊、鯉、鱖四條魚游弋在蓮花水池中,取其諧音,寓意「青白禮貴」。青花髮色濃豔,層次清晰鮮明,為明代御窑瓷器中風格別緻的一類雋品。拍品來源:原美國東海岸私人收藏、倫敦古董商S. Marchant & Son、倫敦范麗收藏,於2009年12月7日從上處獲得
清乾隆《青花洋彩八吉祥紋賁巴瓶》,此瓶水盂形口,外撇式高足繪有三層蓮瓣紋,以青花礬紅彩繪蓮托八吉祥紋於球形腹,高束頸,頸部以多彩交替繪蓮瓣紋裝飾。器內與底施松石綠釉,底心以青花篆書「大清乾隆年製」款。賁巴瓶為藏傳佛教器具,在乾隆朝多有燒造,此瓶作為御窯精品,當為皇家或西藏寺廟訂製的法器。
唐《三彩駱駝》之雙峰駱駝以寫實手法塑造,四肢健碩,引頸張口,仰天長嘯。背部鋪綠色花邊圓形墊子,雙峰之間馱獸紋面具及各式器具,細節考究。此駱駝造型高大雄偉,神態逼真,釉色飽滿潤澤,是唐代仿生動物雕塑難得的佳作,曾經香港著名藏家徐展堂收藏。
佛像領銜拍品,為明永樂/宣德《銅鎏金綠度母像》,這尊銅鎏金綠度母像融合了漢藏藝術元素,屬典型明朝宮廷造像。此像頭戴寶冠,呈遊戲坐,右腳踏小蓮花,其右手施與願印置於膝上,左手施皈依印。黃銅封底陰刻十字交杵圖案,其上表面朱漆殘餘是經過加持的證明。依體例,雙層蓮花寶座上原應陰刻年款,惜已磨損,但是「大明」二字依然隱約可見,結合其風格特徵,可以斷定此像鑄造應該在明永樂或宣德朝的內府之中。綠度母是二十一救度佛母之首,傳為觀世音菩薩所幻化,藏族人民也將其視為文成公主的化身。此像面容端莊秀麗,笑容溫厚,身材比例協調,線條勻稱柔美。既富有莊嚴慈悲的宗教感染力,也彰顯出了雍容華貴的皇家氣度,完美結合了藏傳佛教圖像與宮廷技藝。
該像由現藏家於2005年從位於比利時安特衛普的,主營南亞印度和喜馬拉雅藝術的知名畫廊Marcel Nies Oriental Art處購得,並早在2003年就被著錄在該畫廊圖冊中。
家具亮點,如17/18世紀《黃花梨霸王棖半桌》,此半桌攢邊打槽鑲獨面板,無束腰,牙板邊起陽線加窪兒。方材腿直落地面,腿上裝霸王棖起加強穩固作用。木材紋理流暢,色澤溫潤。整體結構嚴謹,呈高挑疏朗之勢,顯明式家具簡單明快的特點。拍品來源為香港恆藝古董家具有限公司、丹麥私人收藏,從上處獲得於2002年6月24日。此拍品與本場的一組黃花梨家具和文房器物(拍品31至64)均來自同一顯赫丹麥私人收藏。
19世紀《杏黃緞繡十二章紋女龍袍》圓領,大襟右衽,馬蹄式袖口,左右裾。領口飾石青地雲龍紋。主體杏黃綢地,以捻金線繡九龍,胸前後及肩部正龍各一條,前後下擺及內襟處行龍五條。袍身亦繡有象征至高皇權的十二章紋,依序分別為日、月、星辰、山、龍、華蟲、黼、黻、宗彝、藻、火、粉米。間飾祥雲、蝙蝠和壽字紋,下擺飾海水江崖、八吉祥紋及麗水。本龍袍左右開裾和中接袖的設計均昭示這是一件女袍。根據清代典章制度記載中,皇帝朝服和龍袍中均明確規定紋飾中間列十二章,但如本拍品所示,細究清宮女用禮服和吉服中卻不乏十二章紋的實物,有學者觀點認為女服中十二章紋的使用與帝王以示恩榮的特殊賞賜或者清末動蕩有關。此拍品源自倫敦古董商Spink & Son Ltd.、歐洲私人收藏。
在1755至1759年期間,清政府為平定西北邊陲的叛亂,進行了數次大規模的平叛戰爭。在取得勝利後,乾隆皇帝決定將戰爭中的重要場景以圖畫形式記錄,以標榜戰功和彰顯國威。委任當時在宮廷任職的西洋畫家郎世寧、王致誠、艾啟蒙和安德義繪製了一組共16幅《乾隆平定西域得勝圖》的版畫底稿,並將底稿運往法國,由巴黎重要的版刻家Charles-Nicolas Cochin監製,歷時近十年完成共200份。除少數樣品留在法國宮廷,大部分都被寄往中國,本件拍品上可見的御筆題款和鈐印都可證明它是被送回中國的作品。
此件拍品來自英國知名書店Arthur Probsthain,該書店創立於1903年,自1905年以來一直從業於大英圖書館對面的Great Russell大街41號,被認為是西方世界最重要的中國書籍經銷商之一。
Martyn Gregory畫廊簡介及來自該畫廊的一組拍品
本場拍賣中的三幅宮廷肖像畫及一組外銷畫,皆出自享譽國際的倫敦馬丁.格里高利畫廊(Martyn Gregory Gallery)。馬丁.格里高利畫廊起初以經營歐洲古典大師的作品為主,1977年出版的圖錄《Catalogue 18》及其同期展覽標誌了畫廊的重要轉型,自此開始對中西貿易相關的藝術給予了深切關注。
格里高利畫廊提供的三件肖像畫,其一為傳郎世寧《果恭郡王弘瞻像》,畫中所繪人物為果恭郡王愛新覺羅.弘瞻(1733-1765),為雍正皇帝第六子,被過繼給康熙皇帝子果親王允禮為嗣,以其文化素養和品味而聞名,曾一度執掌宮廷造辦處事務,後因獲利被乾隆皇帝開罪,被貶為貝勒,病重後,乾隆帝恢復了他的郡王爵位,以示憐惜。
此畫屬清代宮廷御製的一系列油畫肖像畫中的一幅,這類作品形制上具有一致性,人物均是正面半身像,背景為空,並以油畫顏料繪製在高麗紙上。儘管這幅畫作並無作者款識,但其細膩的面部描繪和立體感的光影處理,均指向耶穌會傳教士郎世寧(1688-1766)。本品與已確定為郎世寧所繪、現藏德國柏林國家博物館民族學博物館的《綽羅斯和碩親王達瓦齊像》有頗多可資比較之處。
此類肖像畫巧妙地將西方繪畫中的透視和光影效果,與中國的傳統材料和審美相結合,創造出獨特的中西合璧風格,成為文化交流的有力見證,也能讓觀者一窺清代宮廷生活的縮影。
另一幅《年輕皇子肖像》沒有署名和題款,結合多個因素合理推測,像主極有可能是乾隆皇帝的長子永璜。根據《皇朝禮器圖式》規定,皇太子與皇子的吉服冠「上綴朱緯紅絨結頂」,這一特徵與本作中的像主頭飾吻合。此外,像主如此年輕便被繪入肖像,表明其身份尊貴,極有可能是一位皇子。
進一步將本作與其他包含永璜肖像的作品進行比對,特別是《弘曆觀荷撫琴圖》和《乾隆帝歲朝行樂圖軸》中的永璜肖像局部,與本幅肖像在面部特徵上有諸多相似之處。人物形象在鼻梁曲線、下頜線、顴骨曲線、耳朵的整體形狀,以及耳輪的突出部分等細節上相當一致。
從風格與技法的角度來看,本幅肖像與柏林國家博物館民族學館收藏的《都爾伯特汗策凌像》存在頗多可比之處。該作已被學界普遍認定為傳教士王致誠(1702-1768)的作品,且在表現技法上與本作類似。兩幅作品皆對眼睛上沿的輪廓線進行了著重處理,運用了簡練的筆觸,自然過渡了顏色和陰影。技法上的相似性,為探討本幅肖像的作者身份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這件作品採用全景化視角細緻描繪了1865至1866年期間的上海外灘,畫面以紅色中國官衙式建築的原江海北關(在當時實際上是由列強控制的中國海關)為中心,從左側的法租界延伸至右側的蘇州河,江上各國船隻往來交錯。視角取自浦東,俯瞰黃浦江對岸的外灘。這件作品無疑是中西海上交往史中,上海形象的珍貴視覺見證。
2024邦瀚斯倫敦亞洲藝術週
11 月 1 至 11 日 | 本.詹森斯:從斯賓克到馬斯特里赫特(網上拍賣)
11 月 4 及 5 日 | 亞洲藝術,倫敦騎士橋
11 月 4 至 12 日 | 藏家珍選:亞洲藝術(網上拍賣)
11 月 7 日 | 中國藝術精品,倫敦新邦德街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