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結果:
"蕭麗虹"
依日期範圍
All Time
Today
Yesterday
This Week
This Month
This year
依文章類別
All Categories
【專題】演算法的靈光
【專題】演算藝術史——「機械創造」中的創新
【畢業專題】回到藝術大學畢業的那一年
blog
Critic Tic-Tac-Toe
Uncategorised
Web3 x Art
五丁目的美術史專欄
典藏ARTouch專欄
典藏古美術
小典藏ARTCO Kids
拍賣大典
焦點人物
特別報導
草稿
藝術叢書
藝術影音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藝術觀點
藝術關鍵字
視野
閱讀靈感 Artco Books
斑斕中抹上一筆綠意,她始終在那裡!念我記得與重新憶起的蕭麗虹
來自香港,1976年舉家遷台定居,在90年代末期取得台灣身分證,遷徙與身分的轉變沒能影響和撼動她為「家園」認同的努力。雖...
臺北文化獎頒獎典禮,致敬得獎人白先勇、蕭麗虹、黃心健與特別獎得主彭蒙惠
第25屆臺北文化獎於26日於臺北中山堂光復廳舉行。本屆得主包括臺灣文壇巨擘白先勇,新媒體藝術家黃心健、竹圍工作室創辦人蕭...
蕭麗虹43件藏品捐贈北美館:長期以「買菜錢」購藏作品,實際行動支持臺灣當代藝術發展
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蕭麗虹捐贈記者會」,首度曝光蕭麗虹女士(1946-2021)生前最後一支紀錄短片。蕭麗虹去(2020...
台北文化獎得主蕭麗虹於新加坡過世,享壽75歲
「竹圍工作室」創辦人蕭麗虹8月30日上午於新加坡過世,享壽75歲。
白先勇、黃心健、蕭麗虹及彭蒙惠獲第25屆臺北文化獎
第25屆臺北文化獎表彰及獎勵對臺北市文化特質之形塑有特殊貢獻者,本屆為臺灣現代文學巨擘白先勇、打造藝術家國際交流平台的蕭...
空間如何描摹社會,藝術史權的重新角力:「亞洲獨立藝術空間歷史與檔案」論壇節錄
為期三天的「亞洲獨立藝術空間歷史與檔案」國際論壇,於4月11日至4月13日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展開。本文節錄該論壇的內容...
【調頻至90.0】只把名字放到既有藝術史中是不夠的:記臺灣下半年由展覽開展的陰性視野
百年後的臺灣,今年就有三檔從不同面向關注女性藝術家的展覽,都為今年的藝術現場帶來截然不同的陰性視野。也因應這個現場,其他...
多重時間中的「她」傳:「飛地:一部自傳的誕生」
此次「飛地」展覽更加不那麼明確地祭出「女性」或「女性主義」的大旗,或許試圖更接近的是某種「女性藝術」的本質,其中的重要的...
作為藝術在市場與學術之外的第三價值,如何為藝術進駐的影響力「估價」?側寫2024Res Artis臺北年會閉幕座談
作為藝術在市場價值、學術價值之外的第三價值,藝術進駐之於社會永續的價值與影響力評估,在臺灣的藝術進駐單位中大多還尚未成為...
一個笨拙的故事——從吳其錚看現代陶藝的「功能性」問題
與之前的「地方故事系列」不同的是,「站立的土」雖然是在阿美族傳統領域的現地創作,卻不見明顯的原民神話元素。裡頭既沒有大洪...
文章導覽
1
2
3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