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夏日日照時間長達十四個小時,城市裡面的居民無一不享受盛夏的陽光。紐約熱門的公園綠地也一向大力支持公共藝術,讓駐足的人們在休憩的同時可以享受與藝術互動的快樂。儘管雀爾西藝廊區暑假的訪客因為暑休的關係略顯減少,但已全線開通,觀光客必訪的熱門景點─穿越藝廊區的高架公園(The High Line Park)人潮依舊絡繹不絕。
歐拉弗.艾力森《集體合作》(The Collectivity Project)。(圖片來源:Liz Ligon)
用樂高積木創造城市
由西三十四街沿著哈德遜河一路向南至Gansevoort Street的高架公園,今夏推出的公共藝術主題為《全景》(Panorama),共有十二位藝術家參與,希望透過各自的作品讓途經的民眾感受周遭的環境與都市景觀。由丹麥裔冰島藝術家歐拉弗.艾力森(Olafur Eliasson)主導的《集體合作》(The Collectivity Project),參與的群眾們可以使用藝術家所提供的將近兩噸的白色樂高積木,蓋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城市。玩樂高積木這個老少咸宜的活動讓每個經過的人都躍躍欲試,到了週末,有時得排隊才能參加,小朋友們更是玩得不亦樂乎。
幾個參與雀爾西周遭興建案的建築事務所與建商,包括設計甫落成的惠特尼美術館新館(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的倫佐.皮亞諾事務所(Renzo Piano Building Workshop)等也都受邀使用樂高蓋出一棟棟建築。艾力森的作品與計畫一向強調觀眾的感知與周遭環境對此的影響,而位於雀爾西的高架公園周遭的建築景觀,是現在紐約市改變最為快速的一區,不斷興建的商辦大樓與高級住宅快速地改變曼哈頓西岸的天際線。藝術家希望透過《集體合作》,不只讓民眾有機會參與一個烏托邦城市形成的過程,也可以好好看看公園周遭變化迅速的都市景觀。
戴米恩.歐德加《實體塗鴉,一到三號》.裝置.2015。
翻玩雕塑
向南前進至二十四街,英國藝術家萊恩.加納(Ryan Ganer) 用詼諧的態度詮釋了在西方文化中公園中常見的人像雕塑與噴泉裝置。《利用情婦…這是個法國玩咖的情調》(To Employ the Mistress…It's a French toff Thing)是一個微微仰頭閉上雙眼的美女大理石像,彷彿等待著愛人的親吻,當觀眾靠近按下開關,這個翻模自藝術家妻子的雕像便會從嘴巴吐出水來,石像變成了噴泉,但是敢不敢喝下「口水」,就交給民眾決定了。由白立方(White Cube)與Gladstone 畫廊代理的墨西哥藝術家戴米恩.歐德加( Damian Ortega )創作的《實體塗鴉,一到三號》(Physical Graffiti #1–3)則是使用鋼筋,重新塑造成牆上塗鴉的輪廓,並精心選擇在高架公園中擺放的位置,讓雕塑乍看的確就像是街頭藝術家隨性的塗鴉一樣。雀爾西這些高價位的住宅並非是一般塗鴉藝術家選擇創作的地方,而塗鴉這種形式,也不是商業畫廊青睞代理的作品,歐德加的作品則打破了這些不可能。而由 David Zwirner 代理的日籍藝術家曾根裕(Yutaka Sone)在高架公園南端展出的《小小曼哈頓》(Little Manhattan New York, New York)將曼哈頓的每條街道及建築都縮小在長約2.5公尺、寬約85公分的大理石雕刻上,與主題《全景》作出了最好的呼應。
阿曼達.羅斯何《發光物的特徵與形狀(臉部識別)》吸引許多觀眾停留拍照。
圖像物件,模糊真實與虛擬
相較於高架公園端出知名的藝術家,曼哈頓島南端的市政府公園(City Hall Park)則以切合時代脈動的策展主題取勝,展覽《圖像物件》(Image Objects)選擇了六位藝術家針對影像在數位時代的生產、流通與再解讀的作品,探討圖像在當代文化生產的過程中越來越吃重的角色。展覽名稱則取自當中曾於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展出過的藝術家亞蒂.維坎特(Artie Vierkant)的《圖像物件》(Image Objects),本次展出的雕塑是藝術家此系列首件戶外作品。維坎特將數位影像輸出至鋁合板上,每次展覽時記錄作品的圖片,則會成為下一次創作影像的來源。原本只存在電腦中的數位圖像在科技的幫助下,轉變成為真實的物件,觀眾觀看數位影像與源自於這些數位影像的雕塑時,感受卻大不相同。
展覽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品則是公園入口處,阿曼達.羅斯何(Amanda Ross-Ho)的《發光物的特徵與形狀(臉部識別)》(The Character and Shape of Illuminated Things (facial recognition) )雕塑。藝術家將人們已習以為常的圖片臉部識別框與西方古典人像結合,綠色霓虹燈管框出了雕塑的面孔,當原本只出現在二維屏幕中的視覺元素被實現成三維立體雕塑,不禁開始懷疑,到底哪一個世界才是真實?只是當觀眾拿起手機拍下這件作品時,手機裡黃色的臉部識別框與綠色的霓虹燈框重疊,哪一個世界才是真實,似乎也不再重要。
亞蒂.維坎特《圖像物件》.雕塑.2015。
愛莉絲.詹納(Alice Channer)的《落石》(ROCKFALL)乍看之下是五、六個散布公園草地的石塊,觀眾可以蹲坐其上,並不會覺得突兀。但這些石塊是藝術家詹納將混凝土碎片立體掃描至電腦中,並使用3D影像處理軟體改變其形態,然後再使用混凝土、鋁合金等重新「製造」出這些公園裡的雕塑。透過圖像的產生與改變,公園中看似自然的石塊卻完全由人造而成,真實與虛擬的界限再度模糊。市政府公園占地面積並不廣大,周圍被更是下城金融區的高樓大廈包圍,密集鋼筋叢林與展覽中的數位圖像更形成一種令人無法呼吸的感受,但這不也就是我們這個時代最佳的寫照?
台灣公共藝術的借鏡
一個好的公共藝術作品是開放的,觀眾可以與之產生互動。而一個好的公共藝術展,則是有明確的展覽主題,讓作品與作品,以及周圍環境產生對話。而公共藝術的製作不僅是作品與策展主題,幫助觀眾了解藝術作品的說明牌、手冊、電子宣傳品,甚至教育講座更是缺一不可,因此所需的經費可想而知。高架公園的公共藝術是由高架公園之友(Friends of High Line) 基金會策畫管理,而市政府公園的展覽則是由公共藝術基金(Public Art Fund)執行,後者在紐約提倡公共藝術已行之有年,如協助製作傑夫.昆斯(Jeff Koons)、歐拉弗.艾力森的大型戶外雕塑與裝置。這些基金會邀請策展人、製作展覽,並且執行向政府申請補助或向私人募集經費的行政流程。最後展出時,觀眾便能輕易地了解策展理念、藝術家名字、作品名稱和代理畫廊等資訊。而公共藝術最近在亞洲接二連三爆出抄襲爭議,希望藉由這些紐約公共藝術實例,可以提供關心公共藝術與有權力執行公共藝術案的人們一些借鏡。
Tags
徐詩雨( 8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