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2012年10月)法國前文化部長賈克朗(Jack Lang)應文化部的邀請到台北訪問一週,受到國內熱誠的接待。除了參訪台北地區若干藝文機構外,賈克朗並與龍應台部長公開座談兩次,吸引不少文化界人士列席聆聽;此外,賈克朗也受到馬總統與吳副總統分別接見,可說是受到政府非常的禮遇;新聞界對這位法國政界聞人的到訪,同樣相當重視,也有不少報導。賈克朗離開台北未久,適巧有機會讀到黃光男先生即將付梓的新作:《樓外青山:文化、休閒、類博物館》,這本文化論集預定12月在典藏藝術家庭出版。作者不但是國內知名度很高的文化人,集作家、畫家、博物館專家(曾任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先後近二十載:1986-2004)、藝術大學校長於一身;而且現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參與中央文教決策,對政府文化政策甚為瞭解,其論見想法,於當前台灣文化政策的形成,自然有相當的影響。全稿閱覽之後,略有心得;但因全書析論範圍廣泛,灼見散佈各篇,為便於下筆,特別借用平日研究法國文化政策對賈克朗文化理念的一知半解,試論黃政委新作的文化視野與相關概念,以就教於關心文化政策動向的讀者及學界先進。
法國於1959年成立文化部,迄今已半世紀有餘,經歷23位文化部部長。絕大多數的文化部長任期未超過兩年,唯有兩位被公認為貢獻最大的部長──馬爾侯(André Malraux任期為1959-1969)及賈克朗(任期兩度,分別為1981-1986,1988-1993)在任時間多達十年,影響特別深遠。馬爾侯是戴高樂總統的親密戰友,在內閣中地位崇隆,以首席部長(Ministre d’Etat)受到禮遇,任期中奠定了法國文化部行政架構,且在全國各地設置地區文化中心,算是開國元老。賈克朗則是法國左派社會黨在第五共和的首位總統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特別賞識的青年才俊,被拔擢重用以推展其文化建設的藍圖。密特朗本身是文人政治家,有強烈意念利用法國建國兩百週年(1789-1989)的大慶,完成若干重大文化工程建設,流芳後世,自然而然將當年才華洋溢的賈克朗視為伯樂眼中的千里馬。所以法國中央政府編列的文化部年度預算,於賈克朗接任後四、五年間筆直上升。1981年度其前任所編文化部年度預算只有二十九億七千餘萬法郎,1982年升至五十九億九千四百萬法郎,1983年度法國文化部預算已接近七十億法郎,使法國中央政府部會(特別是外交部、教育部)及文化部的文化相關科目預算總額接近中央政府總預算的百分之一,而這些新增的預算主要用來推動幾個「總統的重大計畫」(les projects du Président)。其實社會黨執行前,法國右派總統也曾熱心推動重大文化工程,例如龐畢度總統(Georges Pompidou)曾推動由巴黎舊中央市場拆建的現代藝術文化中心(現稱龐畢度中心);季斯卡總統(Giscard d’Estaing)推動火車站改建的奧塞美術館工程及維列(Villette)科學城工程,皆成為後來巴黎觀光的重點。密特朗上台後欣逢法國大革命兩百週年慶的良機,文化工程的擘劃,有過之而無不及,包括大羅浮宮計畫(貝聿銘的金字塔設計就是賈克朗向密特朗力薦的傑作),其他如巴黎大拱門(le Grand Arc)計畫(亦稱新凱旋門方案)、巴斯底歌劇院(Opera Bastille)計畫、國家圖書館(後稱密特朗圖書館)計畫,都在賈克朗任內推動,甚至法國的文化部也一度改名為「文化、傳播、大工程及兩百週年慶部」(Ministère de la Culture et de la Communication ,des Grands Travaux et du Bicentenaire),可見文化工程的籌建成為文化部的主要業務,多數新增的文化預算亦耗用於此。
嚴格說來,文化部年度預算的遽增不應視為賈克朗任內的主要貢獻。這位當年風度翩翩的文化部長曾受到法國年輕人的喜愛,他的文化政策受到廣泛支持,主要在文化理念的恢宏,文化政策的突破。文化部的業務從他開始,不再拘限於傳統「高雅文化」(high culture)的格局,開始照顧到小市民的文化需求,例如賈克朗於1984年9月推動一年一度的古蹟日(les Journées du Patrimoine)開放全國公私立機關的古蹟建築物供民眾參觀,後來被歐盟進一步推廣為全歐洲的「古蹟開放日」;1982年法國文化部開始一年一度的「音樂節」(la Fête de la Musique),每年逢音樂日全法國各地二十四小時不中斷的街頭音樂會,後來也擴散到歐洲很多城市;此外,如1985年的電影日(la Fête de Cinéma)以及電影製片附捐、「圖書出版品不二價」(la prix unique du Livre)等等新猷,政策上甚多創意與突破,使法國文化界人士驚豔不已。此外,面對世界貿易組織(WTO)對政府補貼文化產業以提高國際競爭力的杯葛壓力,賈克朗也堅持「文化補貼例外」(l’exception culturelle)的文化政策,獲得歐洲多數國家的支持。
賈克朗對法國文化政策的重大影響是將文化部的獎助範圍由傳統的古典藝術項目優先及偏重文化古蹟維護擴大範圍,包括到民歌、流行歌曲、爵士樂及搖滾樂、馬戲團藝術、街頭表演、時尚設計、攝影藝術……等等通俗藝術與流行文化,使得大眾文化百花齊放,也贏得廣大文化消費者的迴響。他因為受到大學生喜愛,曾兩度擔任(及兼任)教育部長,可惜除了藝術素養教育,幾乎乏善可陳,其他政績並未受到重視。
黃光男先生的閱歷非常豐富,寫作很勤,下筆又快,論述範圍也相當遼闊。在文化教育領域除了他最擅長的遊記及藝評外,於博物館經營方面一樣有好多本論著,包括「美術館廣角鏡」(1994)、「博物館新視覺」(1999)、「博物館能量」(2003)、「博物館企業」(2007)等書。去年針對文創產業,又出版《詠物成金:文化・創意・產業析論》(2011)一書。最近完成新作《樓外青山:文化・休閒・類博物館》,涉獵文化休閒產業、文化傳播、大學博物館、類博物館諸領域,超越過去他經常討論的範疇,蜻蜓點水,碰觸若干文化理念的主題。其中尤多對他所稱「常民文化」的關照及對無形文化資產的珍惜。從此一角度看,筆者自然地聯想到法國賈克朗的觀點。兩位文化老將的視野皆非常寬廣,見解也有不少交集的焦點。在即將出版的新書中,作者專章討論一個國外尚不流行、但國內已有論述的概念──「類博物館」(quasi-museum),強調「博物館收藏豐富是它呈現博物館張力的憑籍,類博物館則在事實發生地或事件本身的真實故事,可感染觀眾的情思變化」。類博物館的範圍包括紀念館、廟宇與廟前文化、名人墓園、民俗村、主題樂園、文化遺產等。這些尚未機構化而具博物館形式的文化園區,黃光男先生一再強調其具有的文化休閒及文化產業雙重功能。
法國在一九七○年代就開始流行「生態博物館」(Eco-museum)的概念,一九九○年代初期法國博物館行政部門終將生態博物館納入文化行政的輔助範圍。十多年來,生態博物館也開始在台灣受到重視,宜蘭縣的蘭陽博物館和台北市北投溫泉物館皆具有生態博物館的理念。生態博物館與「類博物館」兩個概念範疇顯然有重疊之處。不過因本文談到賈克朗,他於一九九○年前後文化部長任內,確也曾試將生態博物館加以定位,納入專業經營與政府輔導的範圍,這一點似乎又跟黃政委不謀而合,英雄所見略同。
黃光男先生學人兼藝術家從政,現職政務委員原係文化決策與文化規劃的關鍵職位,在文化視野與專業見識有賈克朗的功力與修持,於其行文論述之餘,文化界很盼望他有賈克朗一樣受到長官賞識、信任及充分支持的好運氣,為台灣的文化建設,展現鴻圖,開創功業,協助新成立的文化部,完成兩三處類似法國總統級的重大文化工程。
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及教育研究所,獲有法國巴黎大學教育學博士學位,並曾在英國倫敦大學教育學院博士後研究。
現為台灣師範大學名譽教授。過去曾任該校校長及教授職務,並任兩廳院董事長。行政經歷包括教育部長、常務次長、行政院政務委員、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政府派駐法國及荷蘭代表等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