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典藏一段歷史——公立美術館的前輩藝術家典藏現貌與藍圖

典藏一段歷史——公立美術館的前輩藝術家典藏現貌與藍圖

典藏與研究一直都是公立美術館的重要命脈,前輩藝術家及其所形塑的台灣近代美術史在台灣各地美術館均是典藏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台南美術館全面正式開館,在重構台灣的公立美術館版圖的同時,將為台灣近現代美術史建構帶來怎樣的影響,也有待觀察。本篇文章將針對台北市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的現況做分析與調查。
典藏與研究一直都是公立美術館的重要命脈,前輩藝術家及其所形塑的台灣近代美術史在台灣各地美術館均是典藏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台灣的幾大公立美術館分別經歷或面臨著機構改制、空間佈局擴增或結構重組等不同革新,也同時對其各自的典藏研究策略產生影響。編輯部專程走訪台北市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這三大公立美術館,邀請各典藏研究部門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的典藏策略與結構,尤其是前輩藝術家作品的典藏及其相關研究、展覽、維護與修復等議題。此外,隨著台南美術館全面正式開館,在重構台灣的公立美術館版圖的同時,將為台灣近現代美術史建構帶來怎樣的影響,也有待觀察。
北美館於台北雙年展展出郭雪湖作品《圓山附近》。(北美館提供)
台北市立美術館:
研究、展覽與典藏實務有力結合

台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北美館)典藏方向中的線索之一,便是沿著台灣美術史的發展脈絡進行爬梳、整理,戮力收補重點典藏中有所缺漏的重要藝術家作品;典藏品的購藏流程則一向借重館員的研究能量,在館員推薦、委員會議討論的機制下穩健運作。自1990年代後期開始,北美館陸續在「台灣現代化起源」的議題方向上展開研究整理工作,推出集館內研究力量而成的「台灣東洋畫探源」(2000年)等研究型展覽,對台灣本土論述多有著墨,與前輩藝術家家屬、藏家建立穩固連結,並循此間線索、持續豐富北美館典藏中的台灣近代美術作品。現任北美館典藏組組長方美晶稱歷任館長、前任組長林育淳及典藏組與館員的深厚資歷,對需要長久佈線的典藏工作有很大助益,加上歷年來諸多研究型聯展、個展的舉辦,為北美館在前輩藝術家作品的典藏增添「人和」因素。
北美館「台灣製造.製造台灣」展覽一景。(北美館提供)
近5年北美館在前輩藝術家典藏方面的重點展示,方美晶舉2015年的重要企畫「台灣製造‧製造台灣: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展」為例,挑選館內典藏之日治時期台籍藝術家及來台日籍教師作品180件展出,其中55件為首度曝光,皆為北美館典藏之精華。展覽致力探討日治時期殖民體制下的臺灣社會逐步成型的主體意識,在本土意識同樣逐漸抬頭的當代台灣,前輩藝術家的創作及其時代背景被賦予了重新觀看的角度和意義。展覽對來台日籍教師在台灣近代美術史上所具重要影響力予以重視,北美館也持續尋求其中重要藝術家作品進入典藏的機遇。5年來新入庫典藏中既有購藏、也有捐贈所得,在公立美術館有限的經費條件下以擇其精要為原則。北美館近3年獲捐贈總額將近5千萬,其中既有台灣前輩藝術家王坤南、也不乏石川欽一郎(Ishikawa Kinichiro)等日本藝術家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延續「台灣東洋畫探源」展結下的緣分,北美館從鄉原古統之子鄉原真琴處獲贈其父多件名作,2016年鄉原真琴離世前,更將鄉原古統1936年甫從台灣遷回日本定居時創作的《春之庭》、《夏之庭》兩曲屏風贈與北美館典藏。方美晶表示藝術家家屬與美術館的情誼與合作意願,一直以來都為美術館典藏工作奠定基礎,無論是捐贈還是購藏都因此平添機緣,例如藝術家廖繼春、何德來等眾多名家及家屬捐贈大批代表作;藝術家陳進事親至孝的兒子蕭先生基於對北美館的信任才願意出讓作品;甚至藝術家家屬如呂基正親族在美術館意圖從藏家手中購藏作品時協助確認作品的真偽。
北美館「斜面連結」典藏實驗計畫中蔡明君策劃的「待續」展。(北美館提供)
典藏品的修復與保存課題,在前輩藝術家作品上顯得尤為突出,需由修復師來評估情況的緊急程度與複雜性。方美晶也介紹,或許受限於當時的物資條件,或許出於創作實驗性,前輩藝術家在創作媒材使用上的自由與多元,甚至與當代創作者相比不遑多讓,如許多膠彩畫在創作過程中混用了非傳統技法的膠,如郭柏川喜以宣紙畫油畫,林玉山創作《雙牛圖》時由於物資缺乏,畫紙是以舊時如廁用的粗草紙拼貼而成,又如呂鐵洲在同一幅膠彩畫上拼貼使用了不同吸水性的紙。受惠於近年檢驗修復的工具更加發達,以及修復師逐漸屏棄過去帶來巨大時間壓力的膠彩畫「濕揭裱」方式、轉而採用乾式揭裱法進行修復,加上修復師自身也需要具有材料的科學分析能力,面對最難處理的混合媒材作品時,也能盡力兼顧大方向。北美館編制內僅有1名專業修復師、人力有限,大部分修復工作需委外進行或尋求奧援,如近年為恢復林玉山、張李德和等藝術家的屏風作品以原貌,需將已用鏡面錶框的作品重新以日式屏風技術修復,同時又保有多元展示的可能,北美館在故宮人員協助下由專業修復師順利完成;而許多前輩藝術家的膠彩畫修復工作,也是跨海送至日本、借重日本國寶級修復師的專業協助來完成。2013年「隱藏的真實:典藏品修復展」集結了北美館此前二十多年的重要典藏品修復成果,並透過影像等媒介,展示科學檢測分析如何協助修復師發現藝術家獨特的創作軌跡。
林玉山《雙牛圖》,膠彩、紙,1941。(北美館提供)
北美館現有典藏庫房空間僅1800平方米,自美術館開館啟用至今已不敷使用。去年(2018)「台北藝術園區—北美館擴建計畫」的啟動,也宣告行之有年的新庫房規劃正式進入籌備,有望在2023年啟用。方美晶表示新庫房除了紓解現有庫房壓力,也為重新整理和規劃典藏品的舊分類結構提供了絕佳契機。在新庫房建成之前,北美館現階段的庫房紓壓策略,則以重整地面、增添垂直櫃架、購置低溫保存櫃架等方式進行。
以策展為方法,將典藏品走出庫房、獲得再展示、再詮釋的契機,是北美館近年來除了典藏展外最為倚重的典藏活化策略,其中又以黃海鳴、林平兩任館長分別擔任總策展人的兩次典藏實驗展計畫「斜面連結」(2013)與「舞弄珍藏:召喚/重想/再述的實驗室」(2016)最具代表性。前輩藝術家的作品在這些展覽計畫中多有呈現,尤其是「斜面連結」的三個子策展計畫之一、蔡明君的「待續」透過18世紀沙龍展將作品佈滿牆面的強烈視覺形式,讓1920年代以降的各時期藝術作品形塑出台灣社會百年記憶,也是前輩藝術家作品匯入歷史的直觀呈現。
另一重要的典藏活化範例則出現在本屆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中,郭雪湖的《圓山附近》成為聲音創作者范欽慧新作的發想緣起。據方美晶介紹,類似的再創作都會建立在與藝術家家屬、基金會的充分溝通基礎上,而在獲得對方支持後,美術館也會為原作把關、讓新的呈現方式不至於違背藝術家當初的創作理念。這樣的再創作可以刺激更多藝術家去做類似方向上的思考,原作的再露出也會增添其研究關注度。
去年(2018)北美館35週年慶之際出版的《典藏選粹》,集結了館內多年來的研究力量,從1983年開館至2017年所藏約5千件典藏品中擇取了166位藝術家的175件作品作特別推介,其中包括二十餘位前輩藝術家及其日籍教師。而北美館研究組組長詹彩芸坦言,前輩藝術家的研究檔案闕如,是館內相關研究並未大力著墨的一大障礙,從整個台灣美術史的研究上看也是一大瓶頸,無論是美術館內行政事務繁忙的研究人員、還是學院內負有教學任務的學者,都難以全心投入漫長而費時的田野調查和檔案工作。目前北美館與館外美術史學者的聯繫,主要表現為研討會合作、購藏審議咨詢等形式,詹彩芸表示期待未來能發展出更多面向的合作。就目前國內公立美術館典藏品相當程度的同質性而言,方美晶和詹彩芸均表示,要塑造北美館典藏上的獨特性和差異性,館員需要接受挑戰、在行政庶務之外對典藏品進行細緻研究和爬梳,在構建北美館典藏特色的同時,也可為未來的典藏、展覽政策奠定基礎。採訪、整理/嚴瀟瀟
國立台灣美術館:
催生台灣近現代美術專屬空間與架構

國立台灣美術館(以下簡稱國美館)致力典藏並研究台灣現代與當代美術的發展,在整個台灣美術史發展的縱線上及藝術創作各面向有全面性的關照,館內藏有許多重要的台灣藝術家作品。文化部日前與台中市政府協商,研擬提出「台中文化城中歷史空間再造計畫」及其他相關計畫,希望能將台中州廳的建築古蹟及舊市議會整頓打造成台中州廳園區(以下簡稱中州廳),並預期由國美館與台中市政府合作進行場域利用活化,也希望中州廳在台中市政府文資處修復完備之後,能規劃成為台灣近現代美術專屬展場以及國家級的攝影機構和檔案中心;目前這項計畫仍在評估當中,然而在這個構想藍圖下,國美館勢必將成為當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國美館在文化部重建台灣藝術史計畫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典藏管理更是這個計畫裡重要的一環。過去,國美館一直沿著台灣藝術史發展的脈絡及藝術家創作系譜,著力收藏重要藝術家和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但礙於經費有限,難免會有遺珠之憾;近幾年由於重建台灣藝術史計畫案的經費補助,得以將以往未能納入典藏的作品補拾起來。而除了作品實質的收藏之外,藝術家相關的文獻手稿、藝術團體的史蹟史料等等,重要性不亞於藝術作品本身;過去國美館接受捐贈或購藏大多以作品為主,對於史蹟和史料等採取的方式是較為被動地受理,藉由這個計畫案,美術館的角色也化被動為主動,在檔案建構與梳理上更為積極。此外,檔案的蒐集、整理和數位化,長期的目標是設置成檔案中心,檔案中心的建立預期提供民眾與研究者們更快速便捷的查詢
國美館典藏庫房內部一景。 (國美館提供)
就在去年(2018)底,文化部承接由許鴻源博士所創立、位於美國爾灣的順天美術館的一批收藏;這批600逾件從日治時期至當代的台灣藝術作品也由文化部指定國美館進行典藏維護。藏品在回台灣前會先在駐紐約台北文化中心(TPECC)舉辦告別展覽,爾後轉由國美館進行適當的研究、維護和修復。國美館典藏管理組組長薛燕玲提到在完善的整理之後,將會以許鴻源收藏精神作為宗旨,於目前仍在規畫建築再利用的中州廳古蹟、國美館本館,甚至巡迴全國各大館舍舉辦展覽;目前第一檔展覽安排在2020年於本館舉行,屆時也將邀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蕭瓊瑞擔任策展人。
因應時代趨勢與科技發展,國美館將為許鴻源博士這批藏品進行數位化的整理並架設主題網站;其餘如文創商品的開發、科技技術(如AR、VR)的運用,還有如何進行教育推廣,也都是美術館除了展示藏品之外的努力方向。
這幾年,國美館的典藏流程更為嚴謹。在收藏作品前,館方會舉辦收藏研究小組會議,由典藏組提供初步的收藏對象,在研究與訪視收藏對象後,於館內提案討論。近來,國美館也重新梳理收藏的架構,力圖補足過去收藏作品缺失的媒材類型,力求豐富藝術史脈絡;尤其步入當代後的藝術作品類型,不侷限於平面和架上繪畫,諸如觀念藝術與新媒體藝術等,皆是藝術史上不可疏漏的區塊,在典藏這類型作品之時,也無可避免會面臨到全新的挑戰。為此,國美館也訂定了新的收藏機制,邀攬跨領域的專業人才來配合。例如為了袁廣鳴《難眠的理由》(1998)以及吳天章《春宵夢II》(1995)兩件裝置作品,館方特別商請專擅資訊的工程師來進行硬體設備上的維護;為了因應藝術在時代思維上的轉變,更舉辦了國內與國際級研討會,交流典藏維護管理的經驗。
除了當代藝術與青年藝術家作品購藏計畫面臨到衍生而出的典藏管理與維護的問題,在前輩藝術家的作品蒐集上,也更加講究科學檢測的部分。國美館與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皆有修復上的合作,尤其在前輩藝術家的作品上,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學系有密切往來。館方在近幾年更添購了幾項科學檢測機器,透過儀器上的數據分析,研究人員可以更加清楚畫作上的結構、有無增補與油畫顏料成分,除了紅外線與紫外線等光學檢測外,國美館也採購了針對藝術畫作全平面掃描分析的設備M6,M6能更針對畫作不同的成分做出分析,可以依據不同年份的創作者來建立資料檔案庫,往後這些數據也能幫助人們更加了解藝術家創作的使用習慣,以及時代特色與差異性。典藏組表示今年底也預計再添購多光譜儀器,未來能更精確的運用在畫作的分析上。
國美館四大美術館舉辦的聯合大展「花之禮讚」展場一景。(國美館提供)
國美館各組都配有研究人員,展覽的舉行一般由展覽組發起,再依據研究人員專業領域的不同,與各組織間展開跨組室的合作。例如甫於2月結束、由國立故宮博物院、東京富士美術館、奇美博物館,以及國美館四大美術館舉辦的聯合大展「花之禮讚」,在國美館的部分,就是由薛燕玲擔任策展人,挑選館內典藏台灣美術史中以「花卉」為題材的作品配合展覽主題;另外國美館館藏精品常設展「國美無雙」、「聚合.綻放—台灣美術團體與美術發展」等展由研究組、展覽組、典藏組、教育推廣組共同規劃,展示了國美館開館以來依據台灣藝術史的脈絡下,高達1萬6千多件藏品的典藏與研究工作,除了展示了台灣美術發展的樣貌,也讓參觀民眾了解到每一件作品背後研究與管理的勤懇。
國美館館藏精品常設展「國美無雙」展場一景。(國美館提供)
這5年中,國美館也陸續購藏了幾件重要的前輩藝術家作品:郭柏川的《街景》(1930)、李梅樹《看畫冊的少女》(1936)和郭雪湖《秋江冷豔》(1940)等;除此之外,在當代藝術以及亞洲區的藝術收藏上更是不遺餘力。
郭柏川《街景》,油畫, 72.5×91 cm,1930。( 國美館提供)
此刻正值台南美術館二館於完成古蹟活化後正式啟用,讓台灣的美術館群再添助力。薛燕玲也衷心期盼在台灣藝術史的建構之下,各大美術館之間的競合關係也能以更多合作方式取代競爭,各館舍的定位能更加多元與分化。採訪、整理/柯舒寧
郭雪湖《秋江冷豔》,水墨,152×56.25cm×4p (四連屏,總尺寸: 152×225cm),1940。( 國美館提供)
高雄市立美術館:
宏觀視野與在地美術史並重的多元典藏脈絡

在2017年6月正式法人化後,高雄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高美館)面對轉型的新契機與挑戰也更加全面。其中,美術館的典藏關注亦因體制上的轉變有了因應的調整與聚焦。本刊特地專訪高美館典藏部主任陳秀薇,就一系列聚焦於近現代藝術與典藏的內容進行說明。陳秀薇說道,除了近年高美館法人化前後的差異,歷任館長也有其各自擘劃的重點與延續,進而讓典藏有著階段性的豐富面向。從最初的黃才郎擔任館長時所訂立「美術史美術館」、李俊賢館長的「南島」論述、謝佩霓館長提出專注影像、女性、原民、東方媒材的當代表現收藏的四大面向,到現任館長李玉玲的承襲、推行的去單一中心的「大南方多元史觀」(South Plus)等,高美館試圖從美術史的爬梳與另翼研究,鋪展出其對於台灣近現代與在地美術史的收藏脈絡。
自1994年創館初期,高美館的典藏內容以雕塑和書法為收藏重點。整體的典藏朝向以整個台灣美術史為方向進行典藏,透過地毯式爬梳,各類別皆聘請專門委員提供以年表式所整匯出的藝術家名單。初期規畫是透過經緯般的縝密方式編織出最完整的藝術家典藏計畫名單;而當時會以雕塑與書法為主軸,也是試圖與台北市立美術館和國立台灣美術館有所區隔,藉由高美館園區幅員地廣的優勢,更為適合安置大型雕塑作品;同時,館內也設置長期專題陳列室,希望透過作品來展示與建構台灣美術史。
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庫房一景。(高美館提供)
但在典藏經費受限的現實條件下,高美館現有的4900逾件典藏作品以購藏為主及為數不少的捐贈作品為輔。而每個時期也依據策略與經費對於典藏方向進行調整,近年在法人化後的典藏重點在「大南方多元史觀」的主要架構下,以聚焦關鍵作品、多元脈絡並行、擴大典藏格局三個面向進行。這裡所談及的「南方」超越了一般性的地理概念,而是廣義上以非主流史觀的切入點所進行的學術研究,高美館並預計於今年9月建構全新的多元史觀特藏室、另在年度中也將舉辦「原住民藝術國際研討會」、「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以及2020年的「南.島:當代藝術祭」之未來規畫,透過特藏室、研討會、展覽等不同形式對此概念進行彙整與具現。而關於多元史觀想法的初始,亦是肇因於在談及藝術史中如抽象繪畫等流派時,所例舉的藝術家往往忽略了南部藝術家,彷彿在正統台灣藝術史的書寫中,這一塊是未曾發生的。舉例來說,在藝術家們從傳統轉進向當代的1950年代前後,許多南部的藝術家也在這個過程的努力卻未曾被認識,希望藉由高美館的存在,將這些美術史缺漏的部分挖掘出來,甚至補足那些被遺忘的部分。
劉啟祥《畫室》, 油彩、畫布, 160.5×129.5 cm,1939。( 高美館提供)
故典藏部門偕同研究發展部、展覽部,共同進行藝術史或藝術家的相關委託研究,並以出版或展覽的階段性方式呈現,如專書《南部展:五〇年代高雄的南天一柱》與《藝術家莊世和檔案調查暨作品資料庫建置》研究計畫等,彙編了藝術家未曾面世的大量文獻檔案與作品資料。也由以往從典藏計畫名單思考的方式,逐漸轉變為透過研究先行的田野調查工作為主軸,先針對藝術脈絡及藝術家的作品進行更為深刻的認識,而後再擇選欲購藏的關鍵作品,這也作為是高美館未來典藏方向的參照與補遺前置工作。
與此同時,高美館也持續透過從「美術高雄」出發之著眼點,特地針對在地藝術家進行研究型個展的學術積累與展覽呈現,透過這些基礎工作,從研究、展覽到典藏,再進而藉多元管道的推廣,建構屬於城市自身的文化記憶圖像。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關鍵—新進典藏展」,便是結集年度所有的重要關鍵典藏作品,其中尤以劉啟祥和莊世和兩位指標性藝術家之作品為首,特別邀請學者撰寫專文,作品並闢專室展出。劉啟祥的《畫室》(1939),除了藝術家本身是南部美術史靈魂人物的重要地位外,該作為其早期大型群像的代表作;莊世和的《詩人的憂鬱》(1942),是透過委託台灣藝術檔案中心的研究,提出其為台灣抽象繪畫的前衛先驅,這也是過去主流藝術史少有觸及的討論。依據這種年代的論據,或可以發現並補遺過去藝術史的缺漏,也進而提出所謂的南方觀點。
莊世和《詩人的憂鬱》, 油彩、木板, 24×33 cm,1942。( 高美館提供)
而在未來典藏的幾個主要方向上,高美館則以強化藝術研究的延展力、建構群眾對典藏之認同感、在地與國際並行、提升空間與服務面向等,讓典藏作品並非僅儲放於庫房一隅,而是更為主動地推廣給公眾。除了與館內展覽部、研發部、教服部的跨部門協作,透過研究、策展與教育等不同面向外,高美館也委請編制外的學者與策展人針對「大南方」的論述進行的深度調研,透過規劃特展、活絡提借、衍生品的創製等,從各個面向深化典藏品地實質運用。如研發部與教服部透過規畫教案、設計桌遊等方式進行推廣教育,典藏部與其它部門亦陸續開發不同的衍伸性商品,這些也都是運用典藏品的元素所延伸出來的多元面向。
高美館兒童美術館:藝術,在這裡。(攝影/王萱)
除了上述提及,在典藏空間的調整也在高美館的規畫藍圖中,現有位在地下室的四座庫房已漸不敷使用,目前朝向在高美館園區內新建一座高雄三座法人化館舍(高雄歷史博物館、高雄電影博物館)的共用庫房,暫名為「城市聯合庫房」。這計畫目前雖仍處於規劃階段,但高美館仍以目前的經費(前瞻補助前三年),仍就園區內建置庫房委託建築師進行研究專案,這也是館方的遠程目標之一。在未有實質的經費的現況下,館方仍認為更長遠的視野擘劃依舊是重要的前置工作,在期望能做足準備的思考中,未來將朝向開放式庫房的設計,並增加跨領域的合作與推廣,讓庫房本身也具備展示與教育意義。而現階段同時透過「以軟帶硬」的方式,以「典藏保溫計畫」,藉由提高館內典藏品活用於展覽佔比,增加作品被認識的可能。而同時,兒童美術館目前也正舉辦一檔認識典藏品與庫房的展覽「藝術,在這裡」,將典藏庫房的網架陳列在展示現場,讓一般民眾能夠更瞭解美術館庫房的典藏工作與流程。透過「保溫」,讓民眾持續關注、認識並期待能延續出長期的庫房建置目標,並期待建構屬於南方的在地史觀論證,更為有力地考掘出屬於高美館獨特的典藏面向與視野。採訪、整理/王萱
ARTouch編輯部( 163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