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香港邦瀚斯2025秋拍特報:從「中行廬」張群珍藏到「明清書法」專題,喬晶晶的拍場敘事學

香港邦瀚斯2025秋拍特報:從「中行廬」張群珍藏到「明清書法」專題,喬晶晶的拍場敘事學

香港邦瀚斯2025秋拍「中國書畫」將於10月28日舉槌,10月10日至12日於台北BELLAVITA寶麗廣塲B1藝文空間預展。近現代書畫「中行廬」張群專題珍藏推出八件張大千作品與一件張群書法,首次釋出市場,講述張群與張大千兩人半世紀的情誼;古代書畫「明清書法」專題,明代祝允明《草書自作詩卷》、清代丁敬、蔣仁、黃易、奚岡《西泠四家尺牘》獲得關注,以及清宮舊藏趙孟頫《洗馬圖》等,精彩紛呈。

今年秋拍,香港邦瀚斯中國書畫部主管喬晶晶,再次以學術視野與市場敏銳度為基礎,將中國書畫的選件與研究推向更具深度的路徑。喬晶晶畢業於中央美院美術史系,投身拍賣行業已二十年,專注於中國書畫領域,親歷中國書畫市場的成熟與演變。2024年加入邦瀚斯,於上一季策劃「中行廬」張群專題獲得高度關注和市場肯定,她將同一套編輯與研究的要求,延伸至今秋。 本季延續這一脈絡,「中行廬」珍藏推出八件張大千作品與一件張群書法,皆為首次釋出市場,此次團隊仍推出紮實的研究專刊,拍賣所得則將充實 Chang Family Academic Endowment 學術永續基金。談及「秋拍策略」,喬晶晶說:「與其說策略,不如說方法。尋找各價位皆具購買理由的作品,我們在買方與賣方間切換位置,設身處地去想對方的需要。」頂級、來源完整的新鮮貨人人想要,但現實是拍賣行未必能夠場場皆備,可遇不可求。拍賣行的挑戰不在於「尋奇」,而在於如何維持住品質與信任。

香港邦瀚斯中國書畫部主管喬晶晶於北京預展導介「中行廬」張群專題。香港邦瀚斯提供。

張大千與張群的半世紀情誼

張大千《倣金農枇杷、自作詩》,設色紙本、水墨灑金箋,成扇,1927年作。估價30萬至50萬港元。香港邦瀚斯提供。
張大千《江畔行吟、王文治詩》,水墨金箋,成扇,1932年作,估價36萬至60萬港元。香港邦瀚斯提供。
張大千《倣老蓮山水》,設色紙本,扇面鏡心,估價15萬至28萬港元。香港邦瀚斯提供。

今年秋拍,從張群的「古畫收藏」轉向聚焦於張大千與張群的長年交誼。一組橫跨1927至1975年的7件扇作,讓人從小尺幅中看到藝術與歷史的交錯。喬晶晶把關鍵年代拆解成一條清晰的風格年表,以小尺幅細讀大千畫史:1927年《倣金農枇杷、自作詩》、1932年《江畔行吟、王文治詩》、約1933年《倣老蓮山水》:臨古密集期,各自對應金農、石濤、陳老蓮等明清宗法,為「講圖式與筆墨」的學習階段,而在《倣老蓮山水》中,張大千一改前二柄摺扇中對張岳軍「先生」「仁兄」之稱,而改作「老長兄」,可見此時二人關係已較之前密切。此扇當年應甚得張群鍾愛,常携身邊,箋紙略見磨損,家人為長久收藏,改裝成片,烏木扇骨單獨留存,護愛之心可見一斑。

張大千《翠屏千仞、〈隆中對〉》,設色、水墨金箋,成扇,1944年作,估價120萬至200萬港元。香港邦瀚斯提供。

1944年《翠屏千仞、〈隆中對〉》,為大千敦煌歸來後之作,此扇應是描繪峨眉,設色青綠、沒骨重彩,作於泥金扇面,層層積染而色墨互映。1951年《秋林獨步》,時大千正客居台北陽明山前山公園旁的旅館,畫面呈現「濕潤感」地氣,董巨脈絡與南方山水氣息糅合個人感受,此扇應是二位先生八月見面時,大千的臨別情贈。

張大千《秋林獨步》,水墨紙本,成扇,1951年作;另面顧瑞華《行書王維詩》,水墨紙本。估價45萬至80萬港元。香港邦瀚斯提供。

時間進入1970年代,張群已屆八旬,大千亦到古稀之年,經歷數十年的離亂滄桑,二人的友誼至此已是血濃於水。此時的大千對外已不再作摺扇,他在1970年巴西所訂潤例載明「疊扇不應」,因此1970年代大千成扇絕少,除畫予張群先生兩柄外,僅見畫給張學良、趙漢鐘等數柄而已。1974年《松山遠眺、自作詩》,畫中高士登臨峰頂,駐杖獨立,大千將潑墨語言滲入扇面,「有收有放」,筆墨交融,渾然天成,傳統筆墨與現代表現互為經緯,虛實相生。

張大千《松山遠眺、自作詩》,設色、水墨紙本,成扇,1974年作,估價45萬至80萬港元。香港邦瀚斯提供。
張大千《文山老梅、自作詩》,設色、水墨紙本,成扇,1975年作,估價45萬至80萬港元。香港邦瀚斯提供。

1975年《文山老梅、自作詩》為大千「得心應手」的晚境。此扇繪於美國「環蓽庵」,為大千回憶往昔與張群的美好賞梅遊歷之景,題識中提及的「文山」、「天祥」即台灣橫貫公路沿線的兩處賞梅勝地。大千畫如寫信,夾帶著對臺灣的思念,其時張群協力促成他返臺就醫,1976年終能成行正式返臺定居,1978年「摩耶精舍」建成。大千於摩耶精舍的首個除夕,1979年作《四季花屏》畫贈張群,以芍藥、荷花、芙蓉、梅花,寄託年華流轉,譬喻二人情誼長青。友誼與生命線在畫幅裡彼此呼應,「像讀寫給老友的信,只是語言換成了圖像。」

張大千《四季花屏》,設色紙本,鏡框四幀,1979年作,估價140萬至250萬港元。香港邦瀚斯提供。

喬晶晶梳理歸納這七件扇作的重點價值。一、光陰的故事:大千與張群同鄉,從未識到稱呼轉變、題跋語氣的親疏,這組作品串起半世紀的人生脈動。二、視線的移位:若是單件「幾千萬」潑彩,焦點往往只在圖像本身,這組扇作讓注意力帶回藝術家與上款人之間的真實關係。三、個人史與大歷史的交疊:20世紀中國的關鍵節點,被精鍊呈現在私人尺幅上,歷史不是抽象背景,而是真實地落在兩個不凡個體的身上。喬晶晶說明:「張群是大千先生作品的重要上款。但他有多重要?這組扇子讓答案具體起來。」

明清書法專題、清宮舊藏《石渠寶笈》

除「中行廬」珍藏之近現代書畫精品,邦瀚斯本季在古代書畫數量比例上調,具學術深度地組織了「明清書法專題」,囊括五十餘位明清書家之作,如祝允明、傅山、宋玨、翁方綱、劉墉、梁同書、王文治、丁 敬、蔣仁、黃易、奚岡、鄧石如、包世臣、何紹基、趙之謙等,可一窺明清書法嬗變之軌跡。

祝允明《草書自作詩卷》,水墨紙本,手卷,黃仲明署簽、周天球題跋,估價600萬至800萬港元。香港邦瀚斯提供。

祝允明《草書自作詩卷》,書《九愍》、《水詩》、《代江南水災謠》,題款庚午年,正當吳越大水氾濫、田禾盡沒、百姓流離之際。祝允明目擊災情,以詩紀實,字字泣血,展現出「文以載道,詩以傳情」之精神,其筆勢奔湧若驚雷,既融懷素草法之飛動,又植晉人風骨,線條粗細跌宕,結字疏密隨心,開啟明季帖學「破拘滯、重意趣」之新風。卷首具黃仲明署簽,並鈐王南屏藏印,得近代兩大鑑藏家遞藏,更添一重學術與收藏史上的權威分量。

丁敬、蔣仁、黃易、奚岡《西泠四家尺牘》,水墨紙本,散冊頁六開八頁,估價380萬至480萬港元。香港邦瀚斯提供。

乾嘉金石派核心人物四封書信同現,既具書法藝術性,亦富文獻閱讀性。「西泠四家」丁敬、蔣仁、黃易、奚岡為浙派印學書學之中堅,以篆隸古拙、行楷靈動,開拓碑學風氣,一掃帖學柔媚之弊,成為後世學書典範。四家書蹟珍罕,丁敬、蔣仁尤為難得。流傳有緒的《西泠四家尺牘》共四通八頁,丁敬致杭世駿言家事、論詩率真懇切;蔣仁致黃醒源書中語氣謹慎;奚岡致內兄「雪巖」情感細膩;黃易與趙魏往還,專論金石。四家尺牘皆見真性情,讀之如面對其人。

趙孟頫(次等)《洗馬圖》,設色絹本,手卷,乾隆帝題跋,估價600萬至900萬港元。香港邦瀚斯提供。

而,清宮舊藏《石渠寶笈》著錄的畫作,喬晶晶提及一件可上溯清宮弘曆(乾隆皇帝登基前)收藏體系的趙孟頫《洗馬圖》。卷首弘曆以「寶親王長春居士」署詩於登基前夕,筆勢飛動,氣象開闊;畫中平川清溪、駿馬群遊,牝牡追逐,生意盎然,寓太平之象,亦反映滿清尚武與皇權象徵。此卷於雍正十三年入藏清宮,乾隆登基後移入御書房,並於九年後收錄《石渠寶笈》。該卷宮廷裝裱與鈐印系統完整,後經日本藤田美術館典藏,2017年曾於紐約重要拍場現身,這類可稽可考的旅程,本身即是理解標準體系的範例。同時,她也提醒市場對「生貨」、來源新鮮(fresh)的熱衷固然可以理解,卻不應使其凌駕於作品本身的藝術品質與價格判斷;新鮮是加分,但不會是唯一答案。

談及市場結構,喬晶晶指出香港作為自由港,天然具備稅務、物流與國際化優勢,能連接全球華人藏家,結構更為多元;過去偏重「大名頭」與潮流化,如今買家成熟,審美趨向也更加操之在己,拍賣團隊做功課細緻化。這種轉變意味著未來市場將更加豐富,每位藏家能自信地憑藉自身的審美標準作選擇。至於張大千,她認為始終是最穩定的板塊之一,因其作品量足夠、面貌多變,且與多地區藏家有情感共鳴,「好的大千總能提供足夠的收藏理由。」

邦瀚斯書畫團隊橫跨香港、臺北與北京新成員,既有古畫資深專家,也有藝術史、人類學背景的研究者,「我們相信任何作品都不是憑空生成,社會學與人文脈絡同等重要。」多元的專家結構,有助於面向不同世代、不同偏好的客群精準溝通。此外,對於初入門的藏家,喬晶晶提出三點建議:首先要親身參與,先憑直覺挑選,再與專家討論,逐步認識自己;其次要建立與顧問的信任關係,讓收藏過程變得可學、可樂,而不是充滿疑慮;最後要有長期心態,不必急於在短期內湊齊完整收藏,應降低投資回報的期待,把收藏視為精神資本與長期資產配置。她說:「藝術收藏是一個很享受的事情。專業的人都未必撿得到漏,又何必讓投資凌駕於審美與樂趣之上?」

今年秋拍,香港邦瀚斯中國書畫精品紛呈,更藉由專題敘事與研究成果,讓人從拍場讀見藝術家的生命軌跡與歷史的複調。當一組扇面化為半世紀的友誼書信,當明清書法、西泠尺牘與宮廷典藏並列於市場,拍賣不再只是價格形成之地,而是歷史被理解、被感受的現場。

香港邦瀚斯2025年10月現場拍賣

10月28日 | 中國書畫
10月29日 | 觀物:閑雲山莊閒趣軒藏文房雅玩
10月29日 | 幻化:中國歷代雕塑造像
10月29日 | 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
10月30日 | 虔敬之境:烏爾里希·馮·施羅德典藏
10月30日 | 誠虔韻映
拍賣地點 | 香港邦瀚斯(香港皇后大道東50號太古廣場六座)
香港預展 | 10月24日起,詳情瀏覽www.bonhams.com
台北預展 | 10月10至12日 | 台北BELLAVITA寶麗廣塲B1藝文空間
(10月10日 | 下午1時至下午6時、10月11日至12日 | 上午11時至下午6時)


藍玉琦( 274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