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專題的最後結構階段,一則「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預估最快西元2030年地球升溫將突破攝氏1.5度」的新聞,成為媒體爭相發佈的焦點;然而若無結構性的深層次反思相伴隨,既抽象又容易滑向奇觀式的末日預言,可能反而會阻礙我們真正體認生態問題的嚴重性。這裡的「生態」也並非僅僅指向狹義的自然生態,更是包含了社會、政經、文化、宗教倫理等不同層面及總體上的價值觀思考,訴求的是觀念上的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面對人類中心主義(Anthropocentrism)以及人類活動業已造成的生態失衡,藝術創作及實踐中巨大的反思力量層出不窮,卻並不能簡單理解為單純對自然或是生態議題的再現、再魅(re-enchantment),或是示範式的行動與實踐。
本專題試圖拋棄「藝術有/無用」的二元糾纏,從哲學思考、行業實踐的不同面向切入進行觀察與探討。專題以獨立策展人徐文瑞與生態批評學者李育霖的對談開篇,他們在共享的哲學參照系下,透過各自觀察視野與研究領域的交會,探討現有理論框架下如何看待生態文學、藝術創作。長期關注生態藝術、且自身也是創作者的周靈芝,以及竹圍工作室的洪秉綺、張筱翎,藉不同案例分享,分別就藝術家和機構平台的角色闡述各自的多年觀察。動物保育與美學研究者龍緣之則帶來跨域的多重視角,以許家維「黑與白」系列為例,探討人類審美偏好是如何在政經結構影響下、深入動物保育價值體系的構建之中。專題最後則藉廣東時代美術館的近期經驗,觀察作為展演製作與展示平台的美術館,在被捲入巨大資源浪費後,面對生態失衡是否有其能動性,又是否可能進行真正的行動?
✽特別感謝劉星佑在專題構思過程中給予的諸多建議。
相關閱讀:
〈生態創作的哲思與想像〉
〈生態創作的哲思與想像〉
嚴瀟瀟(Yan Xiao-Xiao)( 210篇 )追蹤作者
影像研究出身,關注藝術創作、展演機制範疇內的各方面生態,以及藝術與哲學、科學、社會學、神秘學等跨域連結議題。嗜以藝術為入口,踏上不斷開闢新視野的認知旅程。曾任Blouin Artinfo中文站資深編輯、《典藏•今藝術》資深採訪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總編輯,現任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