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林(Rachel Maclean),1987年出生於蘇格蘭首府愛丁堡,先後取得愛丁堡藝術學院碩士、美國波士頓美術館學院學士等學位。在創作上,她擅長運用攝影、數位輸出、錄像等媒材,將妖嬈扮妝與華麗色彩帶入視覺畫面,藉以探討個人身分、流行文化、社會階級和政治相關的議題,作品充滿了豔麗絕美、誇張異想,並帶有怪誕詭奇的藝術風格。
在錄像創作方面,麥克林對「諷刺喜劇」特別感到興趣,包括《Harry Enfield》、《The Fast Show》、《Mighty Boosh》與《The League of Gentleman》等電視喜劇,以及羅蘭森(Thomas Rowlandson)和霍格斯(William Hogarth)的諷刺漫畫,都是激發她創作靈感的來源。她從黑色喜劇得到諸多啟示,也常思考社會現實與政治議題,尤其是消費主義中的意識型態、權力階級,以及政治事件的荒誕諷刺,加以重構組合而成為其創作核心。
流行文化與消費主義的象徵隱喻
麥克林喜愛使用綠幕拍攝影像,這些經由後製處理的動態圖像,常以輕鬆方式加以拼貼,把卡通式角色代表著不穩定的身分,有時看似空洞、出現鬼魅,甚至發生敘事情節的巨大扭轉。在影片中扮演所有人物,道具、服裝以及相關物件並置於舞臺環境,製造出飽和圖像。這種扮妝令人聯想到雪曼(Cindy Sherman)和麥卡錫(Paul McCarthy)以自我身體為媒介,透過扮妝符號來闡述身體意識的背後的意涵,麥克林也不例外。
麥克林Rachel Maclean│飛越彩虹Over the Rainbow 錄像 42min 2013 Commissioned by The Banff Centre, Canada, as part of a 6-month Scottish Arts Council Residency 圖│忠泰美術館
從童真趣味出發,麥克林常以通俗且賞心悅目的畫面,帶領觀者進入她的想像世界。她的《飛越彩虹》(Over the rainbow),把畫面轉換為類似兒童電視的粉色效果,穿插色彩繽紛且討喜的角色,並援用經典電片《綠野仙蹤》曲調唱腔,與自然風光融合在一起。在《嶄新的世界》(A whole new world)中,她化身為雕像女神,深處於一處夢幻之境,望著正在燃燒即將化為灰燼的城邦。色彩絢麗的女神,不斷喃喃自語,彷彿祈禱著未來世界的美好。
另她也從大眾傳媒的角度,表現一種諷刺性幽默。例如《大笑貓》(Lolcats)、《病菌》(Germs)與《看著我》(Eyes to Me)等作品,分別以廣告影片形式,敘述現代人對電視和網絡的過度依賴,盲目崇拜消費而帶來的迷思比喻。《餵食我》(Feed Me)則以充滿童趣色彩的人物造型,加入塑料玩具及糖果屋的繽紛圖像,歌劇表演時透露出一種純真的表情,彷似一處夢幻樂園。麥克林認為,兒童純真的臉孔並非真正的幼稚,在消費主義時代所帶來的影響,已讓原本天真純潔的孩童,在過度商業化的消費模式,悄然變成了奢華、貪婪、邪惡且荒唐的掩飾品。
麥克林Rachel Maclean│看著我Eyes to Me 錄像 2014 Commissioned by Film London for Channel 4 Random Acts 圖│忠泰美術館
影片中玩弄年齡與性別的概念,兒童純真的形象、稚拙的肢體動作、奸笑詭異的表情,是麥克林系列作品中擅用的手法。她認為,童話故事的主角,總讓人想到善良形象,但表象只是虛幻,其實是一種偽裝,這種形象包袱,也是軟弱無知的標籤。或許影像結局讓人產生恐慌而不舒服,但這也直接擊中當今消費主義體系下所潛藏之慾望和恐懼的網絡核心,麥克林透過童話故事與動漫角色的扮妝再現,提出對於當今流行文化的焦慮與嘲諷。
以動物形象隱喻政治角力
麥克林在《獅子與獨角獸》(The Lion and the Unicorn)作品中,扮妝成各種分身角色,這些人物有著刻意扮妝的形象,同時以豔麗的動漫式色彩、空洞表情的自戀模式,產生彼此對話。畫面充滿著流行時髦樣貌的人物,一種近似無厘頭的肢體動作,彷彿是娛樂世界所追求的誇張矯飾。在影片的對話中,女王獨白是摘自於英國女王伊利莎白二世的聖誕發言;獅子的話語取自前英國首相卡梅隆(David Cameron)的演講內容;獨角獸之發言則是選用了前蘇格蘭首相薩孟德(Alex Salmond)的電視訪談。他們三人分別以各自表述的口白,做為自身政治立場之區分,風格鮮明的人物形象成為國族與政治權力象徵。
麥克林表示,《獅子與獨角獸》的創作靈感,來自英國皇家的盾形紋章(coat of arms)。這面「紋章」上,盾徽周圍用古法語寫著「心懷邪念者蒙羞」(Honi soit qui mal y pense),下端懸有飾帶,飾帶上用法文寫著「我權天授」(Dieu et mon droit)。盾面上的圖案是一種象徵符號,金獅代表英格蘭,獨角獸代表蘇格蘭,豎琴代表北愛爾蘭。也就是說,英國並沒有所謂的國徽,英國人民效忠於他們的國王和女王,並將皇家徽章奉為國家最高貴的象徵,因此英國皇家徽章便有國徽的含意。
《獅子與獨角獸》在這種神經質的幽默表演下,她以一人飾演多角的模式,對話之中,同時以身分自相衝突的橋段,暗地裡介入關乎國族與政治邏輯的從屬立場,刻意營造出國家機器如何可能的逆轉。換言之,麥克林使用英國女王與動物圖騰的符號象徵,獅子與獨角獸成為同一個身體的集結組合,濃烈扮妝和荒誕情節,並置於英國國旗、動物象徵等符號隱喻,指涉國族從屬疑問,形構了一齣自相衝突且諷刺意味濃厚的荒謬劇。這件作品表面看似通俗,深層之處卻精細刻畫一段晦暗歷史,不僅探索錯綜複雜的國家身分建立過程,並觸及蘇格蘭與英格蘭建立聯邦之各自獨立的敏感議題,對政治現實問題提出強烈反思。
針砭政治並影射蘇格蘭獨立運動
麥克林作品《先生,可否請…》(Please, Sir…)以雙螢幕錄像裝置對照呈現,透過人物角色、口白對話、絢麗多彩的服裝造型,體現有關流行文化、媒體符號與政治現象等議題。此作取材自馬克.吐溫(Mark Twain)的歷史幻想式小說《王子與乞丐》,故事背景在1547年,兩名長相雷同的男孩,在一次偶遇中驚奇地發現彼此容貌相似而認識。初次見面時,兩人都很羨慕對方的生活,於是相約交換身分,試圖在陌生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先生,可否請…》的情節架構,即以《王子與乞丐》故事為基礎,借鑒於王子和窮人故事,區分貴族與貧民的角色分別置於相對畫面。在雙頻道錄像作品中,麥克林一人飾演多個角色,扮演成皇室貴族,臉上塗抹濃厚妝容,戴著一頭捲髮和尖長的假鼻子;另一畫面則扮演成窮人男童,穿著愛迪達(adidas)運動服,帶有顯眼的啤酒標誌和英國國旗。狂歡者的誇張化妝之姿,對比滿口爛牙的貧者容貌,代表階級分歧與貧富差異的對話言論。此外,她也從英國電視選秀節目及流行文化的浮誇元素,拼湊集合而出的戲劇效果和場景裝置,共構一齣超越時空的幻想情境。敘事過程著重於身體扮妝及對話表演,在滑稽外表及令人感到不舒服的情況下,極力暗示典型的英國政治議題。
在影像中,值得關注的是,從英國階級制度背景下的民族團結的前景,隱喻蘇格蘭獨立的公民投票過程。回顧這段錯綜複雜的歷史,過去300年來,蘇格蘭獨立運動的呼聲從未間斷。融入當下政治現象,成為《先生,可否請…》的影像結構,刻畫童話情節卻表達社會真實,麥克林把前後對照式的投影畫面,代表了一個故事的兩面性和兩種含義。某種程度上,展示了身體語言中被隱藏的憂鬱與悲傷,另一方面,也回應階級品味的傷口、社會流動性的變異,以及褪色的團結跡象,呈現一種寓意的嘲諷影射。
將皮諾丘童話轉為政治怪誕的諷刺
麥克林代表蘇格蘭參加今年威尼斯雙年展之作《自討苦吃》(Spite Your Face),在威尼斯著名的聖卡特琳娜教堂(Church Santa Caterina)呈現。此教堂開創伊始,乃為維護道德權威和政治宗教力量而建。在這座具有巴洛克式建築和道德象徵的空間裡,麥克林投影出前後的兩個巨大螢幕的雙螢幕錄像作品,畫面人物色彩繽紛且閃閃動人。
麥克林Rachel Maclean│自討苦吃Spite Your Face 單頻錄像 2017 Commissioned by Scotland+Venice for the Venice Biennale 2017 圖│忠泰美術館
此作品靈感來自義大利作家科洛迪(Carlo Collodi)於1881年所寫《皮諾丘的冒險》,原著中描述老木匠蓋比特(Geppetto)所雕刻製造的木偶皮諾丘(Pinocchio),因藍色仙子賦予生命,告訴他若能證明自己「勇敢、誠實和無私」就能變成真正的小男孩。無論是1881年的原著《皮諾丘的冒險》或1940年改編的《木偶奇遇記》,都被後人定位為一則簡單的道德童話,瞭解認真工作的益處,以及體察中產階級價值觀為準則的寓言故事。
「Spite Your Face」做為雙關語,意旨「別割掉自己的鼻子,和自己的臉孔作對」(Don’t cut off your nose to spite your face),以此引伸為「自討苦吃」之意。影像裡,麥克林所扮演的木偶人皮諾丘並不純潔可愛。從一個憨厚姿態到不斷的說謊,鼻子不斷增長的男孩,在扭曲和奇怪的現實中,表現出誇張的對話反應。木偶人的鼻子愈來愈長,道德良善的圭臬方針也愈來愈模糊,彷彿令人置身於暗黑幽靜的蔭谷。隨著權力的高低起伏,社會地位也跟著波濤興起,在道德良善與爭權奪利之際,有的人聞風起舞,抑或趨向權勢靠攏。頓時,周遭的人正在歡樂起鬨,慶祝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虛偽事實。
為什麼選擇皮諾丘的童話故事?麥克林表示,「在威尼斯,有很多關於皮諾丘的商品。我對這個童話感興趣,採用這個方法來談論現實中的政治觀念,以及關於當前政治形勢的一些想法。」引用這個題材,她並非單純搬演這齣童話內容而已,而是對皮諾丘「勇敢、誠實和無私」的移情敘述,其中某部分依循皮諾丘的反應而做了不同情節的改變。她補充說:「這件作品是對皮諾丘的延伸敘述,除了遵循皮諾丘式的人物性格,他們也會遇到當前現實世界中的殘酷狀況。所以,觀眾要去辨識什麼是虛假?什麼是謊言?什麼是真理?此時,猜疑和信任的拿捏準則,也是最令人感到困惑的糾結迷團。」
此外,《自討苦吃》的另一指涉,對應了2016至2017年期間,英國脫歐公投事件,以及美國總統選舉前的分裂運動,深層意義在於對凝重政治氣氛的重新反省。跨越國際上的政治鴻溝,這件作品雖然沒有看到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John Trump),或是英國總理梅伊(Theresa May)的個人形象,卻以強烈針砭時事手法,清楚刻劃出像風一樣的政治漩渦,全球政治氣候的快速轉向,隨機變遷且不可預測。麥克林藉由童話寓意,針對政治生態給予直接評論,並諷刺當下現實社會的政治角力,質疑真理、良知和權力之間存在價值,以及反烏托邦式的時事批判。
從消費批判轉向社會批判
綜合上述,麥克林的錄像作品,大量挪用童話故事,讓人毫無防衛地進入了她的影像世界,讓觀者幽然沉浸其中,在絢麗亮彩的糖衣外表下,展現一種近乎怪誕且荒謬的敘事結構。另一方面,作品透露出人類慾望、社會暴力、弱勢者缺乏安全感的控訴,乃至敏感的政治觀察。此外,她更擅長於巧妙扮妝的意象,裹入歷史包袱、虛構寓言和政治諷刺,呈現出一種高度視野的社會現象辨析。
整體來說,今日全球政治現象,像風一樣呼嘯來襲,快速轉向總令人捉摸不定。麥克林以童趣幽默的方式,塑造角色、身分轉換和語境重構的並置手法,透過錄像作品傳達出一種既輕且重的力道,闡述矛盾對立的政治立場,一股反抗的力量存於其中,給人重重一擊。再者,從自我的身體扮妝、消費主義、社會現象到政治事件諷刺,不斷抽離又折返於現實的邏輯思考,召喚了所有社會意識及偽道德規範的模糊界線。
Tags
陳永賢( 1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