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到九十九,下至剛會走,要說打雕刻,人人有一手。」這首在曲陽流傳的民謠,佐證了曲陽石雕的興盛。
曲陽是中國著名的雕刻之鄉。曲陽盛產白石,俗稱大理石或漢白玉,石質潔白瑩潤、純淨細膩、堅韌耐磨,既易受刀,又耐風化,是絕佳的雕刻用材。據《曲陽縣誌》記載:「黃山自古出白石,可為碑誌諸物,故環山諸村多石工。」至遲在漢代,曲陽工匠已經開始利用本地出產的白石進行雕刻。北魏晚期,曲陽工匠開始雕刻佛像。曲陽特產的白石,經過技藝高超的曲陽工匠之手,成品造型細膩,又散發著乳白色的溫潤光澤,予觀者純淨、高潔的視覺感受,更能襯托佛與菩薩的神聖、慈悲,很快就得到時人的喜愛與推崇,流行於華北平原的廣大地區,成為獨具特色的造像形式。
目前河北博物院院藏許多從北魏至隋唐時期的曲陽造像,這些造像是曲陽工匠不斷吸收周邊造像風格,並融入本地雕刻傳統而創作的,具有獨特的地方風格,同時昭示著不同時代的美感訴求。為推廣宗教藝術與促進兩岸交流,河北博物院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特別合作推出「佛.緣—河北曲陽白石佛教造像藝術展」,以下精選部分展品與讀者分享。
圖.資料提供︱河北博物院、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編輯部
1 北齊天保七年(556)〈觀世音菩薩立像〉
通高25.5公分,座長12.5公分、寬6公分,曲陽修德寺遺址出土,河北博物院藏
菩薩面相方圓,頭戴三葉寶冠,頸飾項圈,肩挎帔帛。帔帛自腹前交叉結帶下垂,再反折於肘後,飄落於蓮臺上。上身著僧衹支,下著裙,跣足立於覆蓮臺上,蓮瓣寬大。長方形基座背面刻發願文:「天保七年十月三日,上曲陽縣高元紹造觀音像一區。」
圖.資料提供︱河北博物院、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編輯部
2 北齊武平四年(573)〈雙觀世音菩薩立像〉
通高26.5公分,座長14.5公分、寬7公分,曲陽修德寺遺址出土,河北博物院藏
雙菩薩身材修長,並立於臺座上。值得注意的是兩尊菩薩的面容互異,右像為鵝蛋臉,較為清秀;左像面容方圓,較為敦厚。頭戴三葉式花蔓冠,肩挎帔帛,袒上身,下著裙。一手握蓮蕾,一手提香袋。基座正面浮雕雙獅、化生童子托博山爐,背面刻發願文:「武平四年三月廿日,佛弟子趙秀為亡兄造竝官世音像一區。」
發願文透露著供養者的心聲發願文是指刻寫於造像上的文字,通常位於基座或是背面。發願文的內容通常是時間、供養人籍貫、姓名、施願對象、造像神祇名稱、造像目的等。當我們閱讀發願文,可以鮮明地感受這些信徒的情感。例如這件〈雙觀音立像〉是趙秀為了去世的哥哥所造,祈求觀音保護兄長脫離苦難。
圖.資料提供︱河北博物院、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編輯部
3 北齊〈思惟菩薩像〉
通高35公分,座長18.7公分、寬11.2公分,曲陽修德寺遺址出土,河北博物院藏
菩薩頭戴花蔓冠,後有圓形頭光,寶繒和頭髮自兩側下垂。帔帛自兩腋下飄垂至座。半跏趺坐,左手抱足踝,兩腿刻雙鉤陰線衣紋。兩側脇侍已佚失。長方形基座正面雕刻雙獅、二童子托博山香爐。
圖.資料提供︱河北博物院、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編輯部
4 北齊〈雙思惟二菩薩二弟子像〉
殘高30.5公分、長30公分、寬11公分,曲陽修德寺遺址出土,河北博物院藏
雙菩薩頭戴花蔓冠,腦後有圓形頭光,以手支頤,半跏而坐,腳踏蓮臺。兩側有合十而立的弟子,最外側的兩尊脇侍菩薩僅餘一頭像。雙樹背屏僅存樹幹。長方形基座正面雕雙力士、相對而坐的雙獅,正中央雕博山爐。
圖.資料提供︱河北博物院、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編輯部
5 北齊~隋〈菩薩立像〉
殘高145公分,曲陽修德寺遺址出土,河北博物院藏
菩薩頭部與手臂殘缺,袒裸上身,佩雙層帶墜項飾,身披帔帛,瓔珞自肩披掛而下,於腹部交叉後下垂,下著長裙,裙腰翻出荷葉邊。玉帶上以淺浮雕手法刻出蓮花化生、火焰寶珠、淨瓶等圖案。整體造型謹嚴端正,細緻精美。
圖.資料提供︱河北博物院、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編輯部
6 唐〈菩薩立像〉
殘高158公分,曲陽修德寺遺址出土,河北博物院藏
菩薩頭及雙手殘缺,頸刻三道,上身袒裸,佩項飾,斜披珞腋,身著貼體長裙,裙上掛滿瓔珞,跣足立於仰蓮臺上。菩薩身軀豐圓,重心放在右腿,身體曲線呈S形,體態婀娜,優美而飄逸。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佛.緣——河北曲陽白石佛教造像藝術展」
7 唐〈羅漢立像〉
高29.5公分,曲陽修德寺遺址出土,河北博物院藏
此像面容清秀,口唇塗朱,雙手殘缺,合於胸前,外披袈裟,內著僧衹支。衣飾簡潔貼體,流暢自然,袖部殘存彩繪痕跡。從其姿勢來看為羅漢立像,但亦有可能是比丘或弟子像。
曲陽修德寺遺址考古
1953~1954年,河北省曲陽縣修德寺遺址出土了北魏至唐中期的佛教造像2200餘件,與山東青州龍興寺、四川成都萬佛寺並列為中國佛教寺院三大考古發現。修德寺位於曲陽城外西南方,根據寺塔碑文,可知建於北宋元祐年間(1086~1094)。寺塔地宮出土了隋仁壽元年(601)恆岳寺舍利塔下銘一件,由此可知修德寺的前身為隋朝恆岳寺。曲陽白石造像被埋藏在恆岳寺佛殿遺址下方,造像均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並集中掩埋,原因應與唐武宗「會昌法難」有關。不過,「安史之亂」期間,曲陽成為戰場,可能才是造成該地區造像生產停滯的主因。
修德寺塔今貌。圖.資料提供︱河北博物院、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編輯部
曲陽造像的風格與題材簡史
北魏(386~534)題材:釋迦、彌勒、觀音特點:多背屏式帶基座造像。北魏晚期「褒衣博帶,秀骨清像」式佛像蔚為流行,曲陽造像也受到了影響,佛像身著褒衣博帶式袈裟,面容清臞,身軀瘦削。衣紋繁縟,特別是下擺的裝飾傾向十分明顯。
東魏(534~550)題材:除釋迦、彌勒、觀音,新出現了釋迦多寶、無量壽佛、思惟像特點:曲陽造像的規模擴大。前期基本延續北魏風格,後期出現新的變化,佛像的身體漸趨飽滿,衣紋趨向簡練。彌勒佛的數量減少,觀音的數量增加,顯示人們對拯救現實苦難的需求,已經超過了對未來的憧憬。
北齊(550~577)題材:觀音信仰深入民心。另有彌勒、思惟、釋迦多寶、阿彌陀佛,像座新出現了神王、伎樂特點:佛教發展盛況空前,僅鄴城就有佛寺4000餘所,僧尼近8萬人,全境僧尼數量約200萬人,曲陽造像的規模和水準亦達到了高峰。這時期的曲陽造像尤以雙佛立像、雙觀音立像、雙思惟菩薩坐像最具特色。此類雙身造像、一鋪多尊造像大量出現,是北齊曲陽造像最鮮明的時代特徵。
隋(581~618)題材:觀音、彌勒、思惟、釋迦多寶、阿彌陀佛特點:開皇六年(586),曲陽縣因盛產石料而被改名石邑縣,確認了曲陽作為北方石刻中心的地位。隋代早期造像延續了北齊的風格,但雕刻水準大不如前。隋代中期,雙身像和背屏式造像逐漸消失,圓雕作品興盛。佛像肌體豐滿,衣紋非常簡潔,特別講究衣紋貼體並透出身體曲線的效果。大型圓雕菩薩像多精雕細刻,華麗的瓔珞滿飾全身,雍容華貴。
唐(618~907)題材:佛像為主,羅漢、力士、伎樂單尊像出現特點:造像背屏大多已消失,單體圓雕造像成為主流,寫實之風盛行,造像軀體各部位比例準確,身軀健壯,胸肌飽滿。菩薩像採歇站姿,不再僵硬地直立,而將重心放在其中一腿。身軀富於曲線變化,姿態顯得更為柔美、動感,不似北朝時期的菩薩像那麼平板。天寶(742~756)以後,曲陽地區受戰亂、毀佛事件影響,造像逐漸衰落。
佛.緣——河北曲陽白石佛教造像藝術展
地點: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展期:即日起~6/11
古美術編輯部( 238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