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在台灣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展出的「妙香祕境—雲南佛教藝術展」是中華文物交流協會與佛光山文教基金會關於合作舉辦文物展覽第二個五年合作計劃框架協議下的展覽。雲南簡稱為滇,位於中國的西南邊陲。雲南佛教歷史悠久,公元2000年,考古工作者在昭通市水富縣東漢崖墓的墓道中發掘出一尊犍陀羅風格陶質造像,這說明早在東漢時期,佛教已經傳入雲南,但是由於當時本地巫教盛行,佛教並沒有太大發展。唐宋時期,佛教從中原、西藏和東南亞地區大規模傳入雲南。雲南佛教有兩個鮮明的特點:第一,雲南有獨具特色的南詔大理國佛教;第二,雲南是中國唯一同時保留藏傳佛教、漢傳佛教和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地區。依據雲南佛教的這兩個特點,展覽分為四個部分:
一、蒼洱佛韻─南詔大理國佛教
南詔大理是唐宋時期在今雲南大理地區建立的兩個相續的地方政權。大理位於雲南省中部偏西,司馬遷在《史記.西南夷列傳》中就記載了從中國西南到印度有一條商貿之路。唐宋以後,隨著茶馬貿易的興起,大理成為「茶馬古道」上的重要交通樞紐。隨著物資交流帶來的也是文化交流,在南詔大理國佛教中可以很明顯看到多元文化交流的痕跡,主要受到漢傳佛教、印度佛教和藏傳佛教的影響,在《南詔圖傳.文字卷》裡就記載:「或從胡、梵而至,或於蕃、漢而來」,也說明南詔大理佛教來源的多元性。
◎阿嵯耶觀音
觀音是所有菩薩裡身相變化最多的菩薩,但阿嵯耶觀音唯雲南獨有。在《南詔圖傳》中,阿嵯耶觀音幻化成了一位美髯梵僧來到巍山,細奴邏的妻子和女兒一次次將食物供養給了梵僧,梵僧深受感動,為細奴邏授記,細奴邏建立了南詔,為南詔王,所以在《南詔圖傳》裡稱其為「建國聖源阿嵯耶觀音」。這尊阿嵯耶觀音通體鎏金,身形纖細修長;菩薩梳高髮髻,髻上繞絲束,戴化佛冠,冠上所飾為阿彌陀佛;面帶微笑,面頰圓潤而豐腴,眉如彎月,前額正中有白毫,秀目微睜,雙目前視;菩薩上身袒露,胸佩瓔珞、臂腕環釧、鐲,腰飾花結,下著長裙緊貼雙腿,裙子上有U字形花紋,衣紋清晰舒展;雙手結妙音天印,赤足。阿嵯耶觀音造像既有明顯的東南亞造像藝術風格,又有大理當地白族人的相貌特徵,是佛教傳入大理以後本土化的產物。雲南省博物館一共收藏有七尊阿嵯耶觀音造像,這尊〈阿嵯耶觀音〉做工精細,一般稱之為大理國後期官造樣式。
宋大理國〈銅鎏金阿嵯耶觀音立像〉,高49公分,雲南省博物館藏。(雲南省博物館提供)
◎大黑天立像
密教中將大黑天認為是大日如來降服惡魔時所化現的忿怒像,大黑天是南詔大理國佛教中最重要的護法神之一,在〈張勝溫畫卷〉中繪有「大黑天七相變」。目前中國所見的大黑天造像主要分布於雲南大理─西藏─敦煌一線,在大陸還有零星散布。根據大黑天神的造像風格,可以將其分為三個體系:以〈張勝溫畫卷〉為代表的雲南大黑天造像體系、西藏的藏密大黑天造像體系和敦煌藏經洞出土的大黑天圖像為主體的敦煌大黑天造像體系。在這三個體系的大黑天造像中,以南詔大理佛教中的大黑天形象為最早,首先是因為漢文密教典籍中最早出現有關大黑天的記載是在唐代,這與南詔大理佛教中大黑天形象出現基本是同步;其次從造像角度來分析,從大理國大黑天身上所飾骷髏冠、瓔珞上的骷髏數量來看,並未嚴格遵循後期大黑天造像發展到程式化後的規定,其更接近印度教中濕婆的形象。
宋大理國〈銅鎏金大黑天立像〉,通高49公分,雲南省博物館藏。(雲南省博物館提供)
◎石雕釋迦牟尼坐像
這件〈石雕釋迦牟尼坐像〉1990年出土於圖山遺址。圖山位於大理州巍山縣,是南詔的發祥地。圖城進行過兩次發掘,第一次是1958年,發掘出一批有字瓦。在1990年的第二次發掘中,考古專家又發掘出佛、菩薩、羅漢等造像180餘件。這件石雕佛陀頂上有大大的肉髻,雙手當胸結說法印,身穿袒右肩式袈裟,明顯受到中原地區造像風格的影響。在圖山遺址中所發現的造像中,出現了一佛二脅侍菩薩、楊枝觀音等題材,這是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石窟雕塑中比較常見的題材。南詔早中期文物中,並未發現阿嵯耶觀音以及大理國常見的密宗造像,這說明南詔大理國佛教發展早期,受到中原漢傳佛教影響是最大的。
唐南詔〈石雕釋迦牟尼坐像〉,殘高62公分,寬30公分,巍山縣博物館藏。(雲南省博物館提供)
二、自性圓通─漢傳佛教
早在漢代,佛教就傳入雲南,但當時雲南巫教勢力強大,由於佛教力量薄弱,找不到落腳點而成為「過路佛教」,直到唐初佛教的影響才逐漸擴大,在雲南出現了「佛巫並行」的局面。漢傳佛教在雲南的影響是最久,傳播範圍也是最廣的,在雲南中部和東部的各民族中廣為流傳。在雲南出現過很多名剎與高僧,如明末清初的擔當和尚、民國時期的虛雲長老。
◎擔當神品書畫
擔當俗姓唐,名泰,字大來,雲南晉寧縣人,曾師事董其昌。擔當詩書畫皆精,時有「三絕」之稱。在年輕時,擔當曾遊歷各地,壯美的山河激發了他的愛國熱情,而官場的腐敗,也加深了他對明朝的不滿。眼看明朝滅亡,他感到報國無門,就到雞足山削髮為僧。擔當存世的詩、書、畫作品很多,內容廣泛,多是反映他愛國熱情和堅貞不屈的品格。這幅〈高士圖〉為擔當的代表作之一,畫中用墨以濃墨為主,人物用筆簡潔,其中的禪意耐人尋味。畫面左上角自題詩一首:「此畫是誰作,此人何落落,若非陸士龍,定是荀鳴鶴」,落款「擔當」二字。擔當用陸士龍、荀隱兩位西晉時期的名士與自己相比,可見其對自己的才華頗為自信。
清擔當〈高士圖〉,紙本墨筆,雲南省博物館藏。(雲南省博物館提供)
◎銅聖觀音坐像
這尊收藏於祿豐恐龍博物館的觀音像是雲南現存最大的一尊明代聖觀音銅像。此尊菩薩頭戴花冠,聯珠式的瓔珞像網狀罩於胸前,體態勻稱,造型端莊大方。面部為方圓形,面部寬大,雙目低垂,體現出菩薩的莊嚴與寂靜。菩薩所坐的蓮台蓮瓣寬肥飽滿,具有明代造像的明顯特徵。
明〈銅觀音坐像〉,高132公分,祿豐縣恐龍博物館藏。(雲南省博物館提供)
三、雪域佛光─藏傳佛教
藏傳佛教又被稱為藏語系佛教或金剛乘佛教。在唐代,吐蕃勢力已經到達滇西北地區,苯教和藏傳佛教隨著吐蕃軍事擴張傳播到了滇西北地區;在朗達瑪滅法時期,由於康區地處藏文化邊緣地帶,地理環境複雜多變,苯教與佛教都在這裡保存了下來。藏傳佛教各個教派在雲南都有傳播,明代在滇西北地區影響最大的是噶瑪噶舉派。到清代,由於中央王朝的支持,格魯派最終取得滇西北藏區宗教主導權,今日雲南藏傳佛教的格局基本形成。苯教與藏傳佛教對生活在藏區周邊的納西、僳、普米等民族的原始宗教也產生了很大影響。
◎密聚金剛畫像
這幅畫像原來供奉於大理白族自治州賓川縣雞足山悉檀寺。明洪武十五年(1382),明軍攻克大理後,木氏首領阿甲阿德率眾歸順明朝廷,被賜以「木」姓,木氏成為明朝廷在滇西北的依靠力量,直到清雍正時期改土歸流,木氏土司實際統治滇川藏交界地區近五百年。《明史.土司傳》記載:「雲南諸土官知史書,好禮守義,以麗江木氏為首」,可見當時麗江木氏土司在學習和接受漢文化方面是首屈一指的。木增是木氏第十三任土司,他生活在木氏土司鼎盛時期,被當地人尊稱為「薩當傑布」或「木天王」。明代萬曆年間,木增為母求壽,表祝國誠心,經朝廷奏准在雞足山建祝國悉檀禪寺,萬曆皇帝將這幅唐卡賜予了悉檀寺。在畫面右上方提有「祝國悉曇禪寺隨藏供養,大明萬曆歲次丁巳年吉日御製」的題記,並鈐有「廣運之寶」明代皇家內府藏章。在這幅唐卡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畫面上方右側「大寶法王」的祖師像。大寶法王是噶瑪噶舉派最高宗教領袖,有明一代雖對藏傳佛教實行「多封眾建」的政策,但對噶瑪噶舉派特別青睞。由於統治康區的需要加之木氏土司也是虔誠的佛教徒,木氏土司與噶瑪噶舉派結成了親密的貢施關係。由於受到木氏土司的支持,到了第十世噶瑪巴卻英多吉時期,滇西北地區一度成為噶瑪噶舉派的傳教中心,這幅〈密聚金剛唐卡〉也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畫面中的大寶法王並不是頭戴黑寶冠身穿袈裟的傳統樣式,而是帶有明顯的明代宮廷風格,融合漢藏佛教藝術技法,十分珍貴。
明〈密聚金剛唐卡〉,雲南省博物館藏。(雲南省博物館提供)
◎大威德金剛
大威德金剛,藏語中稱為「多吉久謝」,意為「怖畏金剛」,因其能降服惡魔,故稱大威,又有護善之功,故又稱大德,是藏傳佛教格魯派主修的護法神。藏傳佛教中認為,為了教令法界、降伏惡魔,每一尊佛都會以忿怒的形象出現,即所謂的教令輪身。大威德金剛呈忿怒相,是文殊菩薩的教令輪身。這尊〈大威德金剛〉共有九面,最下一層有七面,主尊一面為大水牛形,有像張弓一樣粗大的牛角,上翻肥大的水牛鼻,張著血盆大口,頭上戴著五骷髏冠;最上一面為寂靜像,表示其主尊;大威德金剛有34隻手,兩隻主臂擁抱著明妃羅浪雜娃,其餘手中持有各種法器。16條腿分為兩組,每只腳下都踩著不同的動物,代表八位天王和他們的明妃,他們象徵著修法過程中的邪魔與愚癡。大威德金剛的樣子看起來非常兇猛,也表示了「調伏」的概念。
清〈大威德金剛〉,高28公分,底寬17公分,雲南省博物館藏。(雲南省博物館提供)
四、雨林梵唄─南傳上座部佛教
南傳上座部佛教,巴利語為Theravàda,Thera意為「長老、上座」,vàda意為學說、部派。由於上座部佛教是由印度向南傳到斯里蘭卡、緬甸等地,故稱為南傳上座部佛教。上座部佛教使用巴利語傳誦經典,所以也被稱為巴利語系佛教。史料記載7世紀,南傳上座部佛教開始由泰國傳入雲南西雙版納地區。到了明代,西雙版納的南傳佛教進入大發展時期,至今已經成為雲南乃至東南亞地區的重要佛教中心之一。雲南上座部佛教主要流行於德宏、臨滄、普洱、紅河等地區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等民族中。雲南上座部佛教很顯著的一個特點是與世俗生活結合得非常緊密,「家家會賧佛,寨寨有佛寺」每個村寨都有自己的佛寺,佛寺裡的佛爺由村子裡的家庭輪流供養;每天早上僧侶都要舉行托缽儀式,以培養僧人不斂私財的習慣與信徒布施的信心;至今傣族男子依然恪守一生必須出家一次的傳統。
◎翡翠佛
早期的上座部佛教恪守佛陀「以法為師」的教導,不造佛像,而以佛足、菩提樹、蓮花等隱喻和暗示的手法象徵佛陀加以禮拜。隨著佛教世俗化的加強,造像開始出現。上座部佛教沒有大乘佛教和藏傳佛教那麼複雜的神格體系,只供奉釋迦牟尼佛,以佛陀的覺悟像和涅槃像最為常見。雲南周邊的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等東南亞地區都有悠久的南傳佛教信仰傳統,各個地區的造像藝術風格又略有差異。這尊〈翡翠佛〉是民國時期龔氏家族專門定製的供養佛像,其身後有題記:「誥封一品夫人南甸宣撫使司印婦信女龔刀悶本修、欽賜花翎協鎮銜世襲南甸宣撫司宣撫使信官龔定國、世襲南甸宣撫使司宣撫使印章龔綬、方寶鳳等同熏沐供養」。正面座上有題記:「民國第一甲子年孟春月吉旦」。民國第一甲子年為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明朝時期設立南甸宣撫使司,土司府衙署在今德宏州梁河縣。傣族首領刀氏世襲其職,轄地最廣,南甸宣撫使號稱「十司領袖」。至民國初年,改姓龔氏,傳至新中國建立初共29代。
民國南甸宣撫使司供養〈翡翠佛〉,通高49公分,盈江縣文物管理所藏。
◎賧佛
「賧」為傣語,意為供養。賧佛是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地區對於佛教祭祀活動的稱謂,可以分為廟賧、族賧和家賧。在傣族地區,遇到重要的節日或者人生生老病死等大事,都要進行賧佛,「賧」是南傳上座部文化中積累資糧的一種方式,民間有「多賧多福,少賧少福」的說法。由此也產生了很多專門在賧佛時候使用的祭祀用品,從材質上來說,除了金、銀等貴金屬,還有竹編。傣族的村村寨寨都掩映在翠綠的竹林中,傣族人住的是竹樓,用的是各式竹器,竹編是傣族的傳統工藝美術形式,歷史悠久,造型古樸,美觀實用。這件器物整體髹金漆,為圓塔形,分為若干級。盒蓋為傘形,中部略隆起。器物全身布滿浮雕纏枝卷草花紋,有明顯的一粒粒金砂晶瑩閃亮,還鑲嵌有各色料石和紅、白、藍玻璃碎片。這是傣族賧佛時用來放置供品的器具,在賧佛儀式中,信徒將食物、衣物、蠟條、錢幣等貢品放入供器中,成十上百的擺放在釋迦牟尼佛像前,場面十分壯觀。
現代〈漆木鑲石塔形盒〉,高59公分,口徑19公分,底徑20公分,雲南省博物館藏。(雲南省博物館提供)
◎貝葉經
貝葉經就是寫在貝樹葉子上的經文,源於古印度,貝葉經的製作工序非常複雜:從貝葉樹上砍下葉片,用鋒利的刀將貝葉一片一片修割整齊,三至五片卷成一卷捆好放入鍋中煮。然後將貝葉壓平曬乾再訂成匣,500至600片貝葉訂為一匣。訂好後用刀輕輕把貝葉匣修光滑,並用專製的墨線弓,按照刻寫格式,把墨線輕輕打在貝葉上。然後用鐵簪子在上面刻寫經典。刻寫好以後,用植物果油摻鍋底的黑煙,塗於刻好字的貝葉上,再用濕布擦拭一道,貝葉上的字跡就清晰顯現。因它是用鐵簪將文字刻寫在貝葉上,並塗以顏料,不但字跡清晰,而且擦不掉抹不去。由於貝葉經過水煮等工藝特殊處理,可以防蟲、防水、防變形,經久耐用,這也是貝葉經可以保存幾百年上千年的原因。
傣文貝葉經《神話傳說故事集》,一套十束,共151頁,長49.2公分,寬5.1公分,雲南省博物館藏。(雲南省博物館提供)
本次展覽一共展出96套,125件文物。展品包括了造像、佛經、法器、書畫、火葬罐,這些珍貴的佛教文物,猶如繁茂菩提樹上的片片菩提葉,輾轉千年而輕輕飄落於你我面前,令人歡喜。借這次展覽的機會,我們試圖向觀眾介紹一個歷史悠久而又豐富多彩、具有多樣性而又充滿生機的雲南,希望台灣觀眾在欣賞這些佛教珍品的同時,瞭解雲南佛教的歷史與文化,增進彼此的文化交流。
妙香秘境─中國雲南佛教藝術展
展期:2018.12.09-2019.03.10
地點: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地址:高雄市大樹區統嶺里統嶺路1號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