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觀點

「Taipei Dangdai 2025台北當代」那些讓我們駐足的作品:編輯推薦十選

本篇報導將由編輯部從本屆台北當代現場精選數件亮點作品,帶領讀者深入其各自的創作語境,探看它們如何以獨特視角,觸發我們對世...
更多

「[無]信仰」在地漂蕩的智慧──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在戰火中開幕

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以「[無]信仰:漂蕩世界的臺灣智慧」為題,聚焦臺灣在動盪世界中的建築韌性與文化視野。開幕式...
更多

典藏觀點

攝影景框內的「造像」裝置——托馬斯・德曼的媒體擬像與今道子的超現實空間

托馬斯.德曼(Thomas Demand)於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的個展《歷史的結舌》展出近70件融合紙雕與攝影的作品,呈現...

印象畫廊「方道文山流」 特展從結構談秩序之美

「方道文山流」特展,在基隆美術館圓滿落幕後,移師印象畫廊本館接力展出,多了空間結構的變化與景深,更像是一場在劇場裡的展演...

晚期銅器的嶄新視角: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鎔古鑄新─宋元明清銅器藝術」特展

【文化預算追蹤】文化預算議題背後,文化部如何看待更深層的結構困境與解方?專訪文化部長李遠

日前,文化部開箱了第一屆「百大文化基地」,110處獲選基地遍佈臺灣各地,這一計畫的另一重要意義,是其為文化部進行跨部會合...

Running Man:跟訪國際策展人漢斯的臺北一日疾走

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應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之邀,來臺進行講座與參訪。典藏雜誌...

【專題】演算法的靈光:在AI浪潮中重探藝術的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