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觀點

解決當代重要議題,需要跨越知識共享的恐懼: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策展的幻鏡:從文化熬煮到世界建構」講座側記

2025年4月13日下午,國際知名策展人、倫敦蛇形藝廊(Serpentine Galleries)藝術總監漢斯・烏爾里希...
更多

攝影需要時間的瞬間——「時代劇場: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1990年代,隨著亞瑟・羅特斯坦(Artur Rubinstein,1915-1985)著作《紀實攝影》的中譯本於臺灣出...
更多

典藏觀點

穿梭、突破是為了建立連結——貢坎「異時.相繫」尋覓理想之境

以小男孩穿梭於不同黑洞的「傳送藝術」概念,崛起於藝壇的泰國當代藝術家貢坎,現正在當代唐人藝術中心黃竹坑空間舉辦首次香港個...

當代藝術的合作路徑:協作、文化交錯與多重聲音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論壇暨展覽

而自創立以來「桃源國際藝術獎」便採不限媒材、地域的徵件制度,核心在於拓展藝術形式與文化邊界,本次入選的藝術家們年齡橫跨2...

臺灣建築從「無」中長出智慧── 專訪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策展人薛丞倫

展覽之前,一群藝術家的生成:探訪2025北藝大美術系開放工作室

我造訪的時刻,正是藝術家們的創作期,與其說是參觀,更像是走入他們的生活圈中,聽藝術家講解作品、被介紹工作室的種種。對比在...

美術館裡的小吃店:黃麗音「Lili Deli 麗麗食品」透過現成物景觀反思消費產業鏈

黃麗音所使用的現成物,往往來自她生活周遭,如小吃攤的桌椅、櫻桃、魚骨、包裝紙、後照鏡、玻璃泡泡、購物車等,這些散見於生活...

臺灣水墨巨擘「李奇茂百年展」史博館盛大開幕,69件經典致敬傳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