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觀點

真實森林中的尋找與研究 那些在「紀實」邊界重思真相與想像力的創作

攝影師林多庫赫勒.索貝克瓦(Lindokuhle Sobekwa,1995-)以試圖追尋七歲時,他那在一次「交通意外」後...
更多

理論—小說與法醫建築的虛構政治學 從許哲瑜「災變論」說起

在洪建全基金會的展場中,這次的「災變論—許哲瑜個展」由多頻道錄像組成,冷調色溫的影像在黑盒子中營造出法醫建築的冷峻氛圍。...
更多

典藏觀點

解析蘭花圖像系譜、與跨國共製的在地視野:專訪史博館「 臺灣蘭花百姿 」策展人陳奕安

國立歷史博物館「臺灣蘭花百姿」特展,正是一場回看臺灣蘭花意涵的展覽,透過植物標本、科學畫、藝術品與歷史圖像,重新爬梳蘭花...

【畢業專題】「我重生了,回到藝術大學畢業的那一年。這一世我要____。」

《典藏.今藝術&投資》自2024年8月起,以「藝術高教危機」為主軸探討藝術教育制度面臨的困境。此次專題進一步將焦點移往藝...

英雄不必獨自作戰──「歡迎光臨介力屋」,介力屋的戰隊邏輯與身分流動

聲音的複數行動:國美館「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

縱使時序及社會背景都與歐洲脈絡不同,但臺灣聲音藝術發展的確在解嚴前後有著截然不同的面貌,在90年代也和地下刊物、小劇場、...

「We TAIWAN」在大阪世博:從文化韌性到遊戲溝通,臺灣文化外交再出擊

本次活動是文化部在國際文化交流上的一次重要嘗試,旨在透過多元形式、科技融合與獨特的臺灣韌性敘事,期待能為臺灣在國際社會中...

從〈江戶名所圖屏風〉到〈臺灣八景〉:故宮南院「江戶浮世之美」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