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評論的「挑戰」】留下來,與離開的人:王聖閎談藝評與編輯的第一現場(上)

【評論的「挑戰」】留下來,與離開的人:王聖閎談藝評與編輯的第一現場(上)

「屬於自己的評論語言為何?」藝術評論總是在梳理藝術家創作中比較創造性的一面,藝術家當然可以反問評論者「在你文字中比較具創造性的部分又是什麼?」同時,他也思考藝評所生產的「在地藝術知識」,可以透過什麼方法或是策略來建構?「藝評人是和藝術家與作品會有直接對話關係的人,而在這對話中生產出來的書寫,與台灣當代藝術的知識生產體系的關係又是什麼?」
「如果你真的想觀察一個人,那麼你唯一的選擇,就是正視並深刻地看待自己。」——高槻耕史,《在車上》(Drive My Car,2021)台詞 2017年對我而言,是職涯重大轉折的一年。 剛放完育嬰假的我重返編輯台的工作事項,同年完全超乎自己預期的獲得國內出版獎項的肯定,也為自己專職在編輯與企畫工作的階段,有一個句點的交待。回到工作崗位,急迫的,是過去熟悉的編輯同事,選擇在此階段轉換人生的...


您已經是會員?
典藏
免費加入會員,閱讀專屬藝文報導
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加入會員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

現為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nodate)總監,從藝文網路媒體再度回返紙質與內容生產的實驗。熟悉台灣藝文生態產業結構,並關注跨文化圈的共通困境,致力編輯感官內容的閱讀體驗。近期埋首爬梳台灣刺青產業歷史,前中年的興趣是步行、茶道和花藝。
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曾任「典藏ARTouch」總編輯、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