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許家維 X 許峰瑞:面對科技與現實間的「不適感」,我們如何「離線瀏覽」?

許家維 X 許峰瑞:面對科技與現實間的「不適感」,我們如何「離線瀏覽」?

然而許家維想探問:「今日人們瀏覽影像的習慣方式為何?」其實多數的人都是藉由滑手機與平板來瀏覽影像,有時候我們滑臉書(Facebook)的頁面偶然看到一則影片PO文,可能下一秒我們又連線到YouTube,「今天的影像經驗和以往進電影院的經驗已經不同了,拍攝器材、技術包括空拍機等的發明都有所影響,以前我們還會講是數位和膠卷之爭,今日的問題不只是像素、數位的問題,可能涉及到AI或是大數據的思考與影像應用。」
作為一個以影像實踐為主體的雙年展,由鳳甲美術館主辦的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正式邁入第六屆。今年持續邀請雙策展人共同生產的模式,以許家維、許峰瑞「藝術家 X 策展人」的組合開展了今年的策展主題「離線瀏覽」。
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策展人許家維(左)與許峰瑞(右)。(鳳甲美術館提供)
如何在隨時上線時代,拉出一點距離
「離線瀏覽」又如何與錄像藝術命題產生交錯的思考? 許家維因常年擁有豐富的國際邀展經驗,因此能在許多國際大展中參訪與偵測大量作品,近期他觀察許多當代藝術家處理影像問題的時候,是以資訊社會的背景來做一些創作,當中所涉及到的語言、電影與錄像的敘事方式已經產生了質變,藉由這次參與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的策展工作,他也試圖藉由作品邀請帶出這樣差異的參照。
錄像藝術的發展從過去,便一直持續處理與媒介的關係,包括早期的電視機,到近年以電影拍攝方式、敘事方式來處理。然而許家維想探問:「今日人們瀏覽影像的習慣方式為何?」其實多數的人都是藉由滑手機與平板來瀏覽影像,有時候我們滑臉書(Facebook)的頁面偶然看到一則影片PO文,可能下一秒我們又連線到YouTube,「今天的影像經驗和以往進電影院的經驗已經不同了,拍攝器材、技術包括空拍機等的發明都有所影響,以前我們還會講是數位和膠卷之爭,今日的問題不只是像素、數位的問題,可能涉及到AI或是大數據的思考與影像應用。」國際錄像藝術展進入到第六屆,每一屆都試圖討論觀影機制的改變,關於「今日我們面對的影像語言是一個什麼狀態?」,這也是策展團隊考慮主題時首先思考的層面。
再來為何以「離線」來談影像?許家維解釋若是從作品物質的角度來看,大部分的作品都是離線的,「多數不會插網路線」,如同繪畫作品也多數是離線的,但我們從不會刻意去強調《蒙娜麗莎》是「離線繪畫」,「離線之所以有感,是因為現在是一個隨時上線的時代。」如此「離線」才有了意義。
「2018 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離線瀏覽」展覽現場。(鳳甲美術館提供)
隨時上線的資訊社會帶給我們許多便利性,但背後有許多正反面的利弊機制在其中。包括在社群媒體上,我們是使用者,也是內容供應的勞動者;這些方便、免費的平台,其實是收集你的個人資訊來做使用交換,或是我們現在使用方便、準確的關鍵字搜尋,背後也是無數的血汗勞動由一個又一個關鍵字所建構起來的,這些資訊社會的生態也造就許多平台資本主義的產生,「我們以為自由、方便的背後其實存在許多不透明、不平等的機制。」然而當我們又無法在日常徹底擺脫網路使用時,這個展覽試圖提出我們怎麼思考、辨識在資訊社會的對應狀況?而不只是單純的當一個使用者。「『離線』的第一層的意義,在這個已經不是傳統賽博空間(Cyberspace)的概念的現下,是怎麼在這個隨時上線的時代,拉出一點距離,釐清這個社會狀態的面貌。」
許峰瑞也談到當他為了這次策展,在搜尋一些錄像藝術的展覽與論述,多數都是偏向本質論的講法,例如要怎麼討論其媒介、材質和影像的特性等。但他認為與其這樣還不如回到思考:「什麼樣的影像最常存在我們生活機制?什麼樣的影像是被大量普遍的使用?」對他而言,影像是緊跟社會的傳播技術的「再轉化」,包括過去廣播、電視、電影、數位的位元等發展歷程,「因此我思考的回應比較是我們怎麼去看未來影像媒介的轉換和未來的可能性,以及當人把自己交付給科技時,在虛擬與現實間所產生的不適感,我們如何與科技技術相處?尋覓出比較好的共生方式?」
而「離線瀏覽」的「瀏覽」這個動詞,則和觀影機制改變有關,許家維與許峰瑞兩人談到目前專注凝視影像的經驗越來越少,多數的人就是用手機、平板載具隨便看看、快速瀏覽一下,這樣機制的改變背後也促使影像語言的轉變,更多了一種網絡化的思考模式,面對這樣的經驗,面對當今影像創作的趨勢,而生產了「離線瀏覽」這個主題。
網絡化.關鍵字方法論.全景式敘事
本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的徵件,最後從500作品中選出最後44件作品,這當中選件的過程與共識又是如何交織?兩位策展人在思考策展的主軸和藝術家作品內容時,這個過程是相輔相成的。許家維回憶有幾件作品好早就確定,也是展覽架構比較關鍵的作品,後來的選件就圍繞這些已經入選的作品,讓議題更加具體。
希朵.史戴爾(Hito Steyerl)《隱身指南:一個他X的教育宣導影片》(How Not To Be Seen. A Fucking Didactic Educational .Mov Fil)。(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Andrew Kreps Gallery, New York)
包括希朵.史戴爾(Hito Steyerl)《隱身指南:一個他X的教育宣導影片》(How Not To Be Seen. A Fucking Didactic Educational .Mov Fil),藝術家近年許多作品都和資訊社會發展密切,並關注到資訊社會構成的方方面面,不僅是網際網路這個單一面向。《隱身指南:一個他X的教育宣導影片》以幽默而諷刺的網路教育影片,試圖教育觀者如何在資訊社會隱身,並提出一個資訊社會發達的年代值得深思的問題:在一個透明、被記紀並容易分享的年代,人們是否還能選擇藏身在強勢的系統運作規則背後?貫穿作品白色塊狀組合,是美軍過去在西部沙漠設立給衛星等監視系統校準使用的圖示,史戴爾以這舊式的使用圖示,嘲弄監視科技的無所不在。
希朵.史戴爾(Hito Steyerl)《隱身指南:一個他X的教育宣導影片》(How Not To Be Seen. A Fucking Didactic Educational .Mov Fil)。(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Andrew Kreps Gallery, New York)
新加坡藝術家何子彥(HO Tzu Nyen)的《東南亞關鍵字典》(The Critical Dictionary of Southeast Asia),也是此展主題思考關鍵脈絡的作品之一。作品為通過演算法即時生成的影像作品,藝術家根據自身對於東南亞這一地域產生出26個概念,以不同角色、概念及類型之敘述及許多在線影像剪輯構成,此作品的特殊之處在於,每次影像播放都會隨時連線網路,並重新剪輯生成即時影像。許家維強調這件作品呈現了影像在網絡化思考下的可能,「這件作品是一種關鍵詞式的思考模式,跟一般電影、影像敘事是很不一樣的,而這種網絡化的思考方式,是可以為現今的影像作為一種新的方法論的參照。」
何子彥(HO Tzu Nyen)的《東南亞關鍵字典》(The Critical Dictionary of Southeast Asia)。(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Edouard Malingue Gallery)
上一屆的國際錄像藝術展「負地平線」,處理很多邊境、移動的問題思考,這次兩位策展人試圖提出另外一種方法論,即便也在處理國族主義、邊境問題,但思考的方法論不同了,「當我們用網絡化的思考方式,某個概念和百年前的概念有關,網絡化的思考其實也在解放原本既定的詮釋框架,這些事情鋪展開來,就會打破詮釋框架。」
許家維再提,作品脈絡的另外一個區塊是和角色扮演遊戲有關,如陸浩明、彼得.倪爾森(Peter Nelson)與亞歷克斯.麥爾斯(Alexis Mailles)三位藝術家共同創作的《自動存檔:堡壘》(Autosave: Redoubt),即是以二戰時期九龍半島和香港本島間的地下保壘和隧道為背景的射擊電競遊戲。第一人稱的全景式經驗和電影的單一敘事完全不同,《自動存檔:堡壘》是把世界建構起來後,等觀眾進來,敘事才完成,「就算這個玩家不見得會走到這裡,你的世界還是要完全的完整,這種全局的觀點都是在打破線性的敘事模式,是把線性的敘事關係重新解放。」或是哈倫.法洛基(Harun Farocki)的作品《嚴肅遊戲I、II、III》(Serious Games I, II, III),也是探討虛擬戰爭遊戲與真實場景邊界間的難辯樣態。
陸浩明、彼得.倪爾森(Peter Nelson)與亞歷克斯.麥爾斯(Alexis Mailles)共同創作《自動存檔:堡壘》(Autosave: Redoubt)。(鳳甲美術館提供)
哈倫.法洛基(Harun Farocki)《嚴肅遊戲 III:沉浸》(Serious Games III: Immersion)。(Immersion @ Harun Farocki 2009)
如何以空間呈現「瀏覽」狀態?
而在作品空間呈現上著力甚深的許峰瑞,在和許家維討論空間時的共識,即是希望參觀的瀏覽方式「不只有一條動線」,不要僅是單一的敘事閱讀。在鳳甲美術館展館僅有兩個出口的限制下,他們試圖顛覆一般對於鳳甲展場格局的刻版印象,如巧妙搭了台階於入口處,或是因為吉列.立貝羅(Gilles Ribero)的《尖角體》(Fraktur)所呈現的演奏會影像,讓觀眾有很好的理由打開鳳甲藏有鋼琴的演奏空間,而空間有兩處入口,但一處以無法打開的玻璃隔絕,許峰瑞也解釋:「那個看得到作品的拒絕進入,也是希望觀者能重新意識到,資訊社會的方便性,沒有那麼多的理所當然存在。」
吉列.立貝羅(Gilles Ribero)的《尖角體》(Fraktur)。(鳳甲美術館提供)
而位於展場明亮落地窗的作品位置,放置了一套桌椅,為張奕滿《一則關於台北的敘事》,也是企圖反思資訊社會的速食閱讀,我們快速消化資訊也快速遺忘,但這件作品卻試圖要參與者背誦完整個故事才被准許離開,「這試圖把我們的閱讀習慣全部顛倒過來,思考看看能否有不一樣的觀賞與閱讀經驗。」許家維也補充為什麼要那麼多作品,即是呼應瀏覽的狀態,大家各取所需,不再像之前那麼強調電影敘事或是作品本身,而是用展覽創造大量的資訊狀態。
張奕滿《一則關於台北的敘事》。(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Amanda Wilkinson Gallery)
「離線瀏覽」展區中還有許多刻意維持日常特性的空間狀態,讓作品自然地融入閱讀區和茶水區,「這也是呼應展題,我們如何與資訊社會自然地共處,不用遮掩或是去順應,而是舒舒服服地共處。」
「藝術家 X 策展人」是抵銷還是加乘?
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過去一直以雙策展人制的方式來進行,以呈現更多元、豐富的觀點與視野,此屆「離線瀏覽」由具藝術家身分的許家維與策展人身分的許峰瑞作為策展組合,兩人又如何看待此種共同創造的合作關係?
許家維過去曾以策展身分策劃「理解的尺度:台泰當代藝術交流展」(簡稱「台泰展」),但他並不把此視為「策展」,這比較像是「創作計畫」。「『台泰展』的策展比較像是提出一個方向,促成藝術家共同去做些什麼,沒有舊作品,就是大家一起行動所創造的新作。」但面對「離線瀏覽」,他卻是刻意地和平常的創作脈絡保持距離,「和我作品中談歷史、殖民的面向差很多,但我作為藝術家轉換成策展模式,我就不會想重複我平常的創作脈絡,策展的角色對我來說就是可以處理我創作以外的東西。」而錄像藝術的發展,也是他一直持續關心的議題,包括自己創作影像語言的問題,尤其因為展覽機會大量閱覽國際作品,他直白地說「台灣的錄像藝術的範圍或是討論的內容其實太過單一,敘事內容多數是關於家庭或是歷史殖民等,但其實國際上有非常多元的敘事方式、方法論和討論面向,這也是我想藉由這個展覽提供一些不一樣的案例與參照的理由。」
「2018 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離線瀏覽」展覽現場。(鳳甲美術館提供)
許家維也以其作品的生產方式作為參照,其實他的作品探討的議題多數並不是從他自身經驗出發,他習慣把自己丟入非生活日常的議題、環境去製作作品,「我的創作模式比較是我當下對什麼好奇,我就去行動與執行作品,我一直在面對跟我無關的事情。」他也揣測這屆找他來擔任策展人,或許是希望有藝術家感性的角度介入,「但其實找來一個想當策展人的藝術家,我沒有想過當作創作脈絡來做策展,而是對策展這件事感興趣,對做我創作以外的事務感興趣,納入一些台灣目前都還沒有討論的作品、方法論的位移等,我就會想要在展覽呈現我這幾年的思考與觀察。」
而許峰瑞也表達原本知道是和藝術家一起搭擋策展,其實對於合作的順遂有點忐忑,一開始兩人還討論過由他來策劃「許家維策劃展覽」的模式——「策展人策藝術家策展」的概念,但後來的工作方式比較像是他們各自擅長哪個部分,就相信對方的判斷。在個性上也有互補,「包括我可能想呈現的內容有過於批判和尖銳的部分,過於直線或是暴力的感覺時,許家維會提醒我要更具備圓融的整體感,不要過於二元或是絕對的感覺。」
許峰瑞最末回應,其實他和許家維的想法很像,「我們都被唯名論和身分綁住,或是認為策展就是權力的制高點,但對我來說策展就是一個創作、展覽就是一個創作、整個過程都是一個創作。你可以說我是策展人想當藝術家,但其實我們都是在面對『創造』這件事。」這也是他事後回想這個第一次的雙策展經驗,會順利走到結尾的理由,「我想這個展覽我和許家維的共識就是面對錄像,不只是討論材質和敘事而已,而是自問透過這個展覽為文化生產有什麼推進與貢獻。」

2018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離線瀏覽

展期:2018.10.20-2019.01.13
地點:鳳甲美術館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大業路166號11F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

文字女工與一位母親,與科技阿宅腦公的跨域聯姻,對於解析科技、科學與藝術等解疆界議題特別熱衷,並致力催化美感教育相關議題報導,與實踐藝術媒體數位轉型的可能。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並擔任文化部、交通部觀光局指導的「台灣藝術指南」專冊、「台灣藝術指南TAIWAN ART GUIDE」APP研發計畫主持,以及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曾任《典藏.今藝術》企畫編輯、副主編、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理事,現為藝術新媒體「典藏ARTouch」總編輯。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