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夜巡行動——見證林布蘭巔峰代表作的重生

夜巡行動——見證林布蘭巔峰代表作的重生

有史以來規模最龐大的《夜巡》公開修復工程——「夜巡行動」(Operation Nightwatch),是荷蘭博物館「林布蘭年」的重要盛事。這幅畫作從完成至今,近四個世紀至少經歷25次修復。了解多次「畫作醫美手術」的緣由為何,必須從《夜巡》的多舛命運談起。
2019年適逢荷蘭光影大師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1669)逝世350週年,為了紀念這位舉世聞名的畫家,荷蘭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正式宣布今年為「林布蘭年」,並規劃了一系列相關活動盛大慶祝。接續甫結束的「所有的林布蘭」特展(All the Rembrants),有史以來規模最龐大的公開修復工程——「夜巡行動」(Operation Nightwatch)——已於上個月初如火如荼展開。
林布蘭1640年代作《夜巡》,荷蘭國家博物館常展,阿姆斯特丹博物館收藏。(©Rijksmuseum)
繪畫史上最大規模的直播修復計畫
作為歐洲巴洛克藝術的代表,林布蘭是荷蘭史上公認的偉大畫家, 象徵著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繪畫的輝煌。林布蘭年少時便已成名,然一生大起大落,中年意氣風發,晚年窮極潦倒,一直不變的,是他對創作的堅持不懈,為後世留下數量豐富的油畫、素描及蝕刻版畫。而現藏於荷蘭國家博物館的《夜巡》(The Night Watch),不僅是這些留存作品中,尺幅最龐大的作品,更是代表林布蘭畫風進入成熟期的一個重要分野,可說是其畫家生涯的巔峰代表作之一。
度過將近四個世紀,從完成至今《夜巡》已經歷過大大小小至少25次修復,然此次的修復規模前所未有。此次盛大啟動的「夜巡行動」預計將歷時數年,荷蘭國家博物館投入數百萬歐元,集結了世界各方專家成立特別修復團隊。除了修復作品本身,更期望能在現代高科技的協助下,進一步徹底深入研究這件意義重大的作品,追溯長久歲月在《夜巡》身上留下的時間軌跡,並試圖還原林布蘭的創作過程。
不同於先前幾次的修復工程,「夜巡行動」跨出以往的博物館私密場域,直接在大眾面前公開展示。 目前,《夜巡》已從原先常設展出的榮譽畫廊(Gallery of Hornor)移至專門打造的挑高透明玻璃室。在利用精密X光儀器完成初步的整體掃描後,隨即將現地開始進行修復,讓館內參觀民眾得以見證這件名畫的重生過程。同時,館方也將透過網路進行全程實況轉播,並陸續上傳紀錄至官網,供全世界的民眾隨時觀看。藉由此次的公開直播修復計畫,館方期待落實藝術屬於大眾之理念——「畢竟,《夜巡》屬於我們每一個人 」。
 
時間的痕跡:命運多舛的名畫
「夜巡」,這個流傳已久的暱稱從來就不是作品的真實名稱——而畫中的黑夜,也不曾是黑夜。局部褪色的顏料、龜裂的塗層、黯淡的凡尼斯保護漆、日漸累積的塵垢,時光加諸於《夜巡》上的種種痕跡明顯可見。這些歲月的痕跡,實實在在地影響著觀者對這幅畫的感知。事實上,這幅由阿姆斯特丹民兵火槍隊(Kloveniersgilde)集資委託的群像作品,最初並沒有任何正式的名字。被館方記錄為《 寇克隊長手下的第二區民兵隊》(Militia Company of District II under the Command of Captain Frans Banninck Cocq),畫中描繪了隊長法蘭斯班寧寇克(Frans Banninck Cocq)率領全隊即將出動的一刻。場景極度晦暗的色調似乎暗示著此次出行發生在夜晚,而後世的人們也是如此相信著。一直到了1940年代,館方在一次清理畫面時,移除表層暗色的凡尼斯,原先畫中的日光才得以再度面世。
 
除了長時間導致的暗沉與積塵,數百年間,這幅脆弱的畫作遭遇過多次搬遷與蓄意破壞。耗費林布蘭數年心力,《夜巡》在1642年完成後,依約被安置在民兵隊總部的大廳。1715年,畫作遷往當時位於水壩廣場(Dam Square)的阿姆斯特丹市政廳。此次搬遷對作品影響甚鉅,由於預計懸掛的牆面尺寸不合,畫布直接遭到裁剪。對照現藏於倫敦國家畫廊(National Gallery, London),由同時代荷蘭畫家格理特.盧登斯(Gerrit Lundens)所繪製的《夜巡》摹本,可看出現今原作的邊緣明顯有部份構圖缺失,被裁切的部份則被遺棄,從此下落不明。
傳格理特.盧登斯(Gerrit Lundens)所作《夜巡》摹本,倫敦國家畫廊借展,Thomas Halford神父於1857年捐贈。推測原作遭裁切的部分以白線標示。(©Rijksmuseum)
如此經過百年,1816年《夜巡》再度搬遷至位於特里普屋的博物館大廳(Big Hall, Trippenhuis)展示,直至1885年移入現今的荷蘭國家博物館,成為鎮館之寶。二戰期間,《夜巡》被拆框捲起,輾轉藏匿於各地防空洞、堡壘及地下石穴,在館方全力守護之下得以完好無損。然而,躲過無情戰火的名畫,卻逃不過和平時期的人為蓄意傷害。1911年及1990年,《夜巡》分別遭受到參觀民眾的攻擊,前者試圖以小刀割破畫布,所幸只在表面的凡尼斯層留下些許刮痕,未傷及畫作本身;後者則使用硫酸噴液破壞作品,但因警衛及時阻止處理,傷害估計僅侷限於上有凡尼斯的保護層,沒有釀成嚴重損失。
二戰期間,《夜巡》被藏匿於位於馬斯垂克的洞穴中,荷蘭國家檔案館。(Public domain)
另人印象最深刻、也最具破懷性的攻擊事件,發生在1975年的九月十四日。一位疑似精神失常的民眾直奔作品,揮舞著鋸齒小刀用力戳刺畫布。雖然警衛與周遭觀眾試圖上前制止,突如其來的攻擊已造成不可逆的嚴重傷害。《夜巡》下半部有多處破損,被割下的畫布散落畫前。館方耗時八個多月才修復好這件珍貴作品,但終究無法回到完好如初的狀態,修補痕跡至今仍隱約可見。
1975年,《夜巡》遭到嚴重毀損,荷蘭國家檔案館。(Public domain)
上述種種加諸於《夜巡》的損傷,也是荷蘭國家博物館決定啟動「夜巡行動」的主要目的之一。透過這次的大規模修復計畫,不僅是肉眼可見的畫面表層,館方更希望能徹底檢驗分析畫作的「內部」,如內層顏料等各種物質方面的細節。一方面,可確認幾世紀以來,不同時代的修復方式對作品的細微改變,以及修補過的畫布狀態是否良好;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確保如先前潑酸事件等意外,長時間下來是否對畫作仍有遺留的後續傷害。
荷蘭國家博物館修復師正在移除畫作表面的凡尼斯,1946-1947年。(©Rijksmuseum)
光影、戲劇與動態: 看見林布蘭的真實
《夜巡》被公認為林布蘭一生中的重要代表作,反映出林布蘭作為一個畫家的破格與堅持。有別於當時大多數的團體肖像畫中,按照人物階級排列的井然有序,林布蘭的群像打破了單純制式的排序傳統。他筆下的人物佈局往往別出心裁,利用特定的情節來組織整個群體,整體構圖充滿戲劇性及活潑動態。細看《夜巡》,可發現畫家在構圖上的巧思無處不在。運用如旗幟、火槍、佩劍、手杖等物品的細長線條,配合光影對照及顏色深淺的烘托,林布蘭不著痕跡地將觀眾視線引導至畫面最重要的人物身上。
畫家透過旗桿、長槍、手杖及佩劍等細長物品(藍色箭頭處),自然地將觀者視線聚焦中央。暗色背景突顯出白衣女孩及副手威廉.路庭伯(Willem van Ruytenburch),二位人物的明亮身影又進一步襯托出中間身著黑衣的寇克隊長。(©Rijksmuseum)
領頭的寇克隊長踏出步伐,向前方伸出的手似乎穿越過畫布,來到觀者眼前,邀請眾人一同出行。一束強烈的光線打在寇克隊長手上,在副手威廉.路庭伯(Willem van Ruytenburch)的白金大衣上形成陰影,恰好籠罩在細膩的刺繡圖樣之上。精緻的獅紋,正是象徵著阿姆斯特丹市的紋章,「在民兵火槍隊的手下,阿姆斯特丹市被安全地守護著」—— 如此微小的細節巧妙地暗喻著。
威廉.路庭伯(Willem van Ruytenburch)外衣上繡有精美的阿姆斯特丹市雙獅紋章,《夜巡》局部。(©Rijksmuseum)
有趣的是,在捕捉阿姆斯特丹第二民兵隊蓄勢待發的瞬間,林布蘭也試圖在他的作品中增添時間進行的元素。由人群左方向右看過去,可發現畫中依序出現隊員裝填彈藥、開火射擊、清理槍枝的表現。為了增加畫面的豐富度,林布蘭更大膽將委託者以外的人物也一併畫入群像之中,例如最右方出現的鼓手雅各.傑利斯(Jacob Joriz)。與其他家世或經濟背景雄厚的民兵隊員不同,鼓手出身普通,其微薄的薪水也無法負擔單人高達上百荷蘭盾的委託費用,但為了讓構圖更完整,林布蘭還是將其納入,進一步引入「聲音」這個全新的感官元素。暗處背景中,五官模糊、幾乎融入陰影的人們,也扮演著同樣的功能性角色,襯托出前景幾位主角的重要性,增加整體人群的層次感,使畫面不過於單調。
 
除了阿姆斯特丹市民兵隊之外,《夜巡》中還描繪了幾位謎樣的人物。身穿白色洋裝的小女孩究竟是否真實存在?寇克隊長身後,頭戴桂冠,正舉槍擊發的士兵,又是何人?關於這些未知人物的解讀眾說紛紜。有一說認為他們是林布蘭將抽象概念實體化後的產物,象徵著民兵隊的榮光,是宛如吉祥物般的存在。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認為小女孩的面容與林布蘭逝去的第一任妻子莎斯姬亞.凡.優倫堡(Saskia van Uylenburgh)十分相似。林布蘭在不少畫作中以他的愛妻作為模特,但不僅是他的親人,畫家也常將自己畫入作品之中。林布蘭對於自畫像的執著非常強烈,在他的時代,或許沒有其他畫家的自畫像數量能超越他了。事實上,林布蘭的身影也出現在《夜巡》之中,頭戴貝雷帽,畫家低調隱匿於背景暗影之中,在隊員背後露出一隻眼睛,似乎在悄悄窺視著畫作之外。
頭戴貝雷帽,只露出一隻眼睛者即為畫家。此是《夜巡》中隱藏的林布蘭自畫像。(©Rijksmuseum)
至此,似乎已探索了許多《夜巡》的細節,但關於這件作品,尚有更多的未解之謎待去尋找答案。尤其對於林布蘭創造這幅巨作的技法,以及所使用的媒材成份等,我們至今仍所知甚少。據悉,林布蘭在繪製《夜巡》時是第一次使用石英來打底。這個打底方式日後成為辨識林布蘭作品的特色之一,但除此之外,關於林布蘭後續是如何完成整張畫作,中間的創作過程仍充滿未知。延續前人的研究成果,館方的研究團隊也希望能透過這次「夜巡行動」的前期研究,獲得更多的線索。此次安排的X光掃描,是館方對於這幅名畫首次的全面採樣分析,研究重點將以林布蘭畫筆下的鈷藍、紅、黃色澱顏料,以及黑色與礦物顏料為主,期待能透過分析這些畫家常用的顏料,更了解林布蘭的繪畫技巧。
觀賞林布蘭的作品宛如探險,處處充滿驚喜,等待著觀者去發掘。《夜巡》並非史上第一個公開原地修復的作品,也不是第一件進行直播修復的繪畫,但「夜巡行動」絕對是結合了以上兩者,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研究修復計畫。同時,「夜巡行動」也是繪畫藝術愛好者千載難逢的機會。不只是單純觀賞牆面上的作品,「夜巡行動」的參與者不受時間的限制,跨越地理的距離,能從更多元的視角去欣賞不僅這件作品的表象,甚至透過掃描結果洞悉其內在。十分期待,藉由這次的「夜巡行動」,我們與這位光影大師之間的距離,能再更靠近一點點。
Linde( 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