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五丁目的美術史專欄】喜歡拉斐爾還是林布蘭?蒙娜麗莎到底哪裡好?兩位20世紀初期東亞觀光客的美術館經驗

【五丁目的美術史專欄】喜歡拉斐爾還是林布蘭?蒙娜麗莎到底哪裡好?兩位20世紀初期東亞觀光客的美術館經驗

【Shoinmachi 5 Art History Column】Raphael or Rembrandt? What's So Great About Mona Lisa? Museum Experiences of 2 Early 20th Century Visitors from East Asia

1900年代,康有爲前往海外各國旅行,對書畫藝術也頗有興趣的他,自然不會錯過各國的美術館。在他留下的遊記中,提到最多次,盛讚不已的古代畫家,就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拉斐爾。受康有為影響,林獻堂對拉斐爾的作品可謂心馳神往。1927年,出身霧峰林家望族的臺灣仕紳林獻堂率先展開環球旅行,他在旅途中的日記、遊記,可說是20世紀初期臺灣人對西洋美術的初次接觸與觀察紀錄,具有特殊的意義。
前言:林獻堂與米勒《晚禱》的相遇與錯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藝術家口袋名單,除了參考藝術史建立的排序之外,自己親眼欣賞藝術品,進行評價的過程同樣重要。 時間回到20世紀初期,此時貢布里希(E. H. Gombrich, 1909-2001)的名著《藝術的故事》還沒問世,我們所熟知的西洋藝術史正在慢慢被翻譯、引進東亞。例如1910年代《臺灣日日新報》曾設有世界名畫的專欄報導,介紹西洋美術史上...


您已經是會員?
典藏
免費加入會員,閱讀專屬藝文報導
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加入會員


劉錡豫( 37篇 )

台灣美術史的學徒,經營《書院街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粉絲專頁,從事藝術與藝術史的非虛構書寫跟推廣。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