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

剩餘物中的狂喜:李傑,這些年
要理解李傑的作品,從那些影像內容與文字間去解讀,是一種方法,但無法保證是否會徒勞無功;然而若從那些「無法控制」的過程去與...
上海式時間機器:一段虛構的對話
2000年11月的某一天,正值第三屆上海雙年展期間,我坐在南京西路的上海美術館舊館門口,手裡拿着藝術家章清的作品—一份雙...
在後疫情時代的荷蘭設計週一窺「既是設計又不是設計」的設計
務實的產品設計、使用者經驗設計、介面設計、平面設計這些傳統設計領域,就真的跟實驗性、概念性、批判性高的設計計畫與設計研究...
從ACG到WINDOWS,當代藝術的媒介演化環境
「視窗世代」的當代「視覺藝術」,其所呈顯出的特質與面貌,一如史澤曼(Harald Szeemann)所強調的藝術生成方式...
讓生態活下去:氣候及環境危機與機構轉型
疫情之下,生態轉向(ecological turn)變得更加急迫。譬如因著旅行限制,藝術家不得不被迫思考不飛行及減少碳足...
是體驗式經濟,還是沉浸式藝術?從視覺認知到「情境體驗」
無論是藝術、攝影、電影、時尚、建築、設計、居家風格等,在今天一切都逃不過情境體驗的無孔不入。從生活層面來說,今天我們到咖...
【下一站,首爾】立木畫廊:創辦人慕德偉與韓國總監Emma Son談首爾空間經營策略
自2017年設立首爾空間以來,立木畫廊陸續推出歐文.沃姆(Erwin Wurm)、吉爾伯特與喬治(Gilbert & G...
後疫情時代的地域分離與商業交融──2021年紐約軍械庫藝術展中的亞洲當代藝術
在全球最具權威性的藝術博覽會中,軍械庫雖然不及巴塞爾(Art Basel)的豪門聲譽和財團投資,也並非像弗里茲藝術博覽會...
當代策展的地理 —空間轉向
如同社區中的公用穀倉是透過共享的集中管理,Ruangrupa也將這樣的集體互助精神,用來組織與策劃第15屆卡塞爾文件展。...
當代藝術的增值與貶值
首先驅動收藏家的通常是渴望—擁有一位藝術家、尤其是一件作品的渴望。某些人顯然比其他人更受歡迎,全球對他們的需求極高,巴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