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演算藝術史——「機械創造」中的創新】與拉蒙.羅培茲.曼塔拉對談
機器沒有任何意圖、自我目標、心理狀態和情感,它只是一個由極其聰明的人設計製造的軟件。科學哲學家所謂的強人工智能(Ston...
【演算藝術史——「機械創造」中的創新】人工智能與藝術:邁向計算創造力
新科技,特別是人工智慧,正徹底改變創意過程的本質。電腦在音樂、建築、美術和科學等創意活動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事實上,...
【演算藝術史——「機械創造」中的創新】人類、機器的相互探索——不自然的提示詞與創造力的機械性
語言學家諾姆.喬姆斯基(Noam Chomsky)認為人類在思考方式、學習語言與生成解釋的能力,以及道德思考方面上,還是...
走讀作為形式 —當代藝術家的(非官方)文化路徑
走讀作為關鍵字,如何延伸本專題針對新類型公共藝術的提問?「走讀」肯定不因為新類型公共藝術的提出,才得以成為一種藝術形式,...
歡迎到大林蒲吃一盤蚵仔煎—曾彥婷談「咱的塑膠夢」計劃
藝術家曾彥婷於2020年發起創作計畫「咱的塑膠夢」,以田野調查及研究為方法,長時間在高雄大林蒲、鳳鼻頭和邦坑仔三個聚落踏...
叫你的阿嬤來囉-藝術現實與現場的觀察芻議
如同藝評人黃海鳴所述,藝術家被賦予太多社會服務的使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配合各種活動,來振興當地的產業,如果這種需求是這麼...
環境美學:當代藝術與永續,環境美學對傳統審美領域的挑戰
環境參與的一個核心方面是多項感官品質察覺(the presence of sensory qualities)。傳統的藝...
從珊瑚到高山,一場向世界敞開的生態慶典:對談蓋爾迪納雙年展總監Doris Ghetta
蓋爾迪納雙年展(Biennale Gherdëina)成立於南提洛州(South Tyrol)的小鎮Val Garden...
多元、混雜與加速—從線上銷售平台Artsy的經驗,窺見一個混合型市場全貌
2022年九月,全球線上藝術品平台之翹楚Artsy公佈了年度市場洞察報告,以其強大的線上數據庫優勢,並透過對全球範圍內的...
2022巴塞爾全球藝術市場收藏調查釋出了些什麼訊息?
又到了年度審視各該年份藝術市場的第四季末。不意外地,由於2020至今年初全球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各產業都受到一定程度的衝...
文章導覽
1
...
9
10
11
12
13
...
18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