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作
「藝術詐欺」,政府無法可管?(中)
「多重結盟」的一幫人再串演了世貿一館的「七世福」古佛展、佛光山臺北道場的「花開自性」展、臺灣文獻館的「說悅堂文物」、「南...
藝聞摘要:朱銘美術館重新開放、梵谷博物館專家揭露梵谷早期贗品、細江英公逝世、魯賓藝術博物館關閉轉型、内蒙古出土迄今體積最大紅山玉龍
典藏Artouch雙週藝聞:2024年10月1日至10月14日。
「藝術詐欺」,政府無法可管?(上)
今(2024)年8月1日臺大校友會館有一場震撼畫壇且意義深遠的聚會,就是由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及中華民國畫廊協會聯合...
【藝術CSI】面對偽作,猶如一齣無可奈何的嘲諷劇
當鑑定「生意」產生之時,往往就是糾紛發生的時候。有需求就會有人尋找空隙,創造另一種利益結構,同時吸引專業能力欠佳的單位接...
如果文物有履歷──談書畫「著錄」的重要性
今年七月,一批私人藏品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倜儻筆墨.大師與大師的內心世界」展出,其品質參差,頗具爭議性。國史館為國內最高...
【藝術CSI】鑑定制度的建立與挑戰:當代藝術市場中的盲區探索
鑑定和鑑價息息相關,都是藝術資產的核心,但矛盾的是,市場長期氛圍卻不利鑑定系統化推動,如買賣極不透明有礙權源檢查、專家證...
【新刊】特藏開箱
「特藏」即圖書館特殊館藏,它們不同於一般圖書,可以是珍本古籍、書畫繪本、名家手稿、金石拓片甚至甲骨文或唱片,可謂圖書館中...
造假有罪——以美國奧蘭多美術館的巴斯奇亞偽作展為例
事實上,早在七個月前,也就是2021年7月下旬, FBI已對該館發出傳票,要求提供展覽相關的通聯記錄。查封展品後的一整年...
【藝術CSI】QA大解密!破解古董書畫贗品作弊/幣技巧
今日被稱作「贗品」的古玩,通常是指將近代仿製的新品當成老舊之物。仿造者假稱其為古董,誘導大家高價購買,則可能涉嫌詐欺。時...
立青文教基金會呼籲:對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特展之常玉作品進行三項檢測
研究常玉的權威機構立青文教基金會呼籲,針對「倜儻筆墨」展出之常玉作品,應由具公信力之單位進行「風格分析」、「作品來源」以...
文章導覽
1
2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