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藝術&投資專題
【藝術自然史Ⅰ】從微生物到生態系, 生物學與藝術的歷史交錯
當代生物藝術中其不僅是源自於生物學知識的發想,亦不僅僅止於顯微鏡觀察的視界,而是以生物學技術進行創作,細胞與微生物乃至於...
【藝術自然史Ⅰ】花爛映發:西洋繪畫中的植物辨識與象徵
從圖像學的觀察角度來說,文藝復興繪畫的植物圖像顯然具有三重特性,它們一方面作為畫面構成所需,飽含美感與裝飾性特質;畫家以...
【24/25】2025藝術環境趨勢:臺灣「生態」藝術史的跨域策展潮流
2024年2月,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跨.1624—世界島臺灣」特展,納入臺灣海洋史觀,回顧了自1624年以來,臺灣如何成...
【專題】藝術中的自然史Ⅰ
在跨學科合作蔚為風潮的今日,自然史與藝術的融合,不僅揭示了科學與文化互動的歷史軌跡,也為當代藝術創作注入新的靈感,開拓了...
【24/25】2025藝術環境趨勢:週期性調整的全球市場中,地緣水土的表與裡
2024年11月上旬,具有中國現當代藝術市場指標意義的ART021和西岸藝博會在上海的暖秋開幕,兩個藝博會的定位、體積和...
【專題】24/25
回顧2024,我們看到市場、文化與藝術策展之間的動態張力,也看到全球政治、經濟與社會變遷對藝術場景的影響。展望2025,...
【調頻至90.0】讓我們重建一個中心: 「她的新電影」、「孽子們的天空:台灣同志電影選」影像作為陰性介質
2024年,當性/別運動已能以不同樣態在公眾場合上驕傲盛放,重探的意義在於將陰性的目光投向那些曾經被邊緣、混沌不明、被噤...
【調頻至90.0】搭建起一座橋的必要?專訪《醒來,奶油般地》鄭琬融、《移工怎麼都在直播》江婉琦
採訪結束後,鄭琬融寄來了一首日本詩人多和田葉子《一詩一書》中,她十分喜歡的一首詩作—〈我不想搭起一座橋〉。想要搭建起一座...
【調頻至90.0】夠了!稍微收起你的陽具崇拜吧:「長椅小姐」杜依玲的陰性策展途徑
對於杜依玲來說,「長椅小姐」不只是一種人設,更像是一種策展方法。在訪談時,她總是會提到:「如果是長椅小姐的話,應該會如何...
【專題】調頻至90.0:正在滋長的陰性藝術現場
在各大機構都將眼光對焦在各式的陰性創作者身上時,我更希冀這個專題除了記錄這個現場外,可以再拉出另一條平行於這個現場的軸線...
文章導覽
1
2
3
...
6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