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人
【書評】《臂距之外》:從英國的經驗回望檢視行政法人在台灣的處境
黃心蓉教授的新作《臂距之外:行政法人博物館的觀察》是國內第一本具脈絡性、系統性的專書。首先帶領大家深度瞭解英國行政法人及...
風起,「蘆葦叢中美術館」夢可真?修補,新北市藝文搖籃,責任重!
耗資達21億元、位於新北市鶯歌區的「新北市美術館」,主體建築工程可望於今(2022)年7月完工。「蘆葦叢中美術館」究竟是...
九品芝麻官、行之未然的文化部組織機構改造─以梁永斐兼任國美館、史博館館長為例
在國立歷史博物館現任館長廖新田借調4年期滿,將歸建臺灣藝術大學任教,館長一職將由現任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梁永斐同時兼任。對...
英、法、日三國制度研究,發展行政法人冀為台灣借鏡
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林曼麗及學者張瑜倩、陳彥伶、邱君妮等共同著作的《博物館/美術館的未來性:行政法人制度研究》於2...
【美術館專業專題】透明的來源、上下內外對接與跨部門互動:專訪高雄市立美術館的展覽生成
高美館行之有年對於不同展覽型態的掌握,目前根據來源可粗分四大類別:公開徵件、外部提案、館內策劃、國際特展,整個展覽生成遵...
共同守護與監督「北美館藝術園區擴建計畫」:直擊本社「二次美術館的時代來臨了嗎?」論壇五大爭點
本社10月31日在北師美術館自發舉辦「二次美術館的時代來臨了嗎?從北美館增建新館談起」論壇,邀集藝術界與建築界代表齊聚一...
【二次美術館時代專題】李玉玲的高美館5年,從Co-Branding 到Re-branding
熱情,是投入工作的基本態度,一旦她想做的事,就全力以赴,百折不撓,至於信念,則是自己對價值的堅持,讓她始終不卑不亢,連向...
博物館可以文創化嗎?
如果每個博物館都學故宮博物院,不但可以大量提高參訪人數,同時可以幫政府解決一些財務問題。財經人員異想天開,以為只要找到適...
博物館的未來?談行政法人在台灣
行政法人初設時,國會、監督機關甚或行政法人董事會、執行長,可以說是摸著石子過河,半直覺半試驗地摸索監督機關和法人間、董事...
保持了「一臂之距」然後呢?文化機構行政法人化的再造之路
從中央到地方,「行政法人」儼然成為最夯、卻也令各館感到最慌的詞彙。為何一夕之間藝文機構竟然應該跟政府保持一臂之距(arm...
文章導覽
1
2
3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