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當代藝博會
當韓國熱、中國冷,藝博會能為台灣藝術生態耕耘何種未來?
當前的亞洲藝術市場似乎來到了另一個盤整期,但台灣依舊有將近20場藝博會以平台之名,各自在不同的客群、地域與範疇裡圈地。在...
集結60間海內外頂尖畫廊,2022年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公布參展畫廊名單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TAIPEI DANGDAI),將於 5 月 20 日(五)至 22 日(日)假台北世貿中心一館正式...
重返賽局,岳鴻飛談Taipei Dangdai第三屆:臺灣品牌識別度的逐漸明晰
岳鴻飛肯定的說,台北當代今年一定會舉辦,雖然隔離政策可能還是存在,但展會會試著嘗試以不同的方式,讓外面國際的當代藝術可以...
藝饗台北,典藏台北當代歡迎酒會
為了讓台北當代藝博會產生更大的周邊效益,作為展會支持夥伴的典藏藝術家庭也極力促成觀光局、台灣高鐵等單位的資源挹注,1月1...
Massimo De Carlo 畫廊:穩健步調跨越歐美與亞太
1987年創立於義大利米蘭的Massimo De Carlo 畫廊(簡稱MDC畫廊),始終緊密維繫於自義大利出發、輻射歐...
從台灣境外國際藝博元年看台灣畫廊特質新象限
2019年元月舉辦的「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TAIPEI DANGDAI Art & Ideas,簡稱「台北當代藝博」)...
卓納畫廊(David Zwirner):深廣度兼具的商業藝術帝國
自1993年於紐約開啟經營之路,卓納畫廊始終與風格創新鮮明、卻又難以為流派所簡單歸類的藝術家合作,並且一直抱持以服務藝術...
白立方畫廊(White Cube):持續耕耘亞洲市場
作為1990 年代「英國青年藝術家」(YBAs)推手,白立方畫廊從最初與安東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
馬格斯畫廊(Sprüth Magers):女藝相伴
馬格斯畫廊創辦於德國科隆,現立足於柏林,畫廊的靈魂人物為兩位傑出的女性——莫妮卡.斯普魯斯(Monika Sprüth)...
尚凱利畫廊(Sean Kelly Gallery):多元樣貌突顯學術深度,2019 插旗亞洲
1991年於紐約成立的尚凱利畫廊,創辦之時即與諸多重量級藝術家合作迄今,包括: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
文章導覽
1
2
3
4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