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古美術
帝王怎麼運動:明初至清末的宮廷遊戲和西式運動
運動競賽,自古有之。明代宮廷內的運動相對較無軍事鍛鍊目的,主要為娛樂效果;比之清代描繪運動競技的場面,更具有政治宣示的意...
張珩舊藏書畫之散佚:從盧芹齋一次中國書畫展覽說起
1948年紐約57街畫廊的這次展覽,區區只有26件中國書畫,但其重要性當今無論國內外任何一間拍賣行,任何一次有數百件書畫...
橋本末吉與橋本典藏:東京國立博物館「橋本典藏受贈紀念:明代宮廷繪畫與浙派」
橋本收藏包括從明代至近代的中國繪畫,而2023年捐贈的15件作品,皆為明代宮廷畫家及受其影響的民間職業畫家之作,統稱為「...
文物中的運動會:古代也有跳水、體操、高爾夫球?
炎炎夏日,想來點水上運動嗎?奧運場上,跳水選手縱身一躍,落入水中,以優美姿態、協調性與平衡感比拚。其實早在中國古代,人們...
字字盡是傅申浮生,老筆風雲韻千秋: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別具隻眼—傅申教授古書畫鑑賞題跋紀念展」
傅申題跋鈐印,除姓名章與書畫審定章,見一方印「浮生若夢」。一日,傅申去蕙風堂,偶遇此印「浮生若夢」,頓想到這就是自己啊!...
當代博物館防震實踐:故宮、史博館、碗盤博物館防震措施專訪
1999年921地震後,臺灣防震意識提升,不僅修訂建築耐震法規,使建築物提升至能承受6級震度不倒塌,文化資產方面,199...
溫故知新 :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重新開館紀念特展
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The Museum of Oriental Ceramics, Osaka,簡稱MOCO)創立...
山嶽翻騰乾坤醉:中國古代地震觀測與應對
古代中國對地震的成因已有部分認識,如周代便誕生陰陽不調引發地震的理論,認為「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烝,於是有地震」。戰...
喜馬拉雅藝術之門:美國魯賓博物館巡迴展
巡迴展覽在概念上借鑑了魯賓博物館成功的入門展覽「喜馬拉雅藝術之門」,這個展覽最初與館內教育部門合作開發,後來在與跨學科教...
地震島臺灣:地牛神話與震災中的神
原住民直接把地震的起因投射在動物身上,有許多與牛相關的地震神話,伊能嘉矩曾採錄淡水平埔蕃的地牛神話,日本學者佐山融吉採錄...
文章導覽
1
...
7
8
9
10
11
...
43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