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玉玲

【對觀察的反思】Pulima藝術獎及其提名觀察人的書寫與步伐
Pulima藝術獎的觀察人與創作者之間的關係,似乎很難直接忽略殖民歷史背景,以及文化、身分政治上的差異來討論書寫的創造性...
民族對國家的協商實驗場──臺灣原住民當代藝術觀察
徐文瑞與伊誕・巴瓦瓦隆(Etan Pavavalung)共同的三年合作「當斜坡文化遇到垂直城市」、「未來潮」、「我們與未...
「天與地之間——臺灣原民當代藝術特展」明於澳洲昆士蘭「第十屆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開幕,參展作品搶先看
澳洲昆士蘭美術館與現代藝術館主辦的「第十屆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將於明天(4)正式揭開序幕,展期持續至2022年4月25...
如何展?如何看? 如何去談論? 當前原住民藝術展演的突破之道
因新冠肺炎疫情延宕至明年的第59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將以撒古流.巴瓦瓦隆(Sakuliu Pavavaljung...
外交新碰撞!「2020台北雙年展」今年11月登陸法國龐畢度中心梅茲分館
在疫情未見趨緩的此刻,臺北市立美術館卻傳來好消息,今宣布甫於3月閉幕的第12屆台北雙年展「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將於1...
原力很時尚,感動很立體: 一起創造太平洋藝術的網絡節點
許多原住民當代藝術家傾向先驗主義或是泛靈論,看待一塊木頭、一塊石頭都有獨特生命與靈魂。特別是,原住民族與祖先祖靈的聯繫,...
2020橫濱三年展在「餘暉」中領跑後疫情時代國際雙三年展,三位台灣藝術家參展創新高
第七屆日本橫濱三年展(Yokohama Triennale)在延期兩週後,於本月17日順利開幕,成為後疫情時代首檔實體登...
母性的柔軟與堅韌:纏繞-武玉玲個展
武玉玲曾如此書寫:「光的溫度是溫暖的,風輕輕吹來是香的,是誰布滿了這片景色,飄散的枝葉就像記憶書寫的紙,落滿在漫步的腳邊...
國藝會與文化部攜手,臺灣藝術家前進橫濱三年展
由國家藝術文化基金會(以下簡稱「國藝會」)與文化部駐日本臺灣文化中心(以下簡稱「臺灣文化中心」)攜手支持,3位臺灣藝術家...
Pulima藝術獎:原住民當代藝術的激盪
本屆Pulima藝術獎21件得獎作品,即將在今年2018 Pulima藝術節期間展出,展期自11月3日至隔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