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
遊戲三昧:黃庭堅的〈花氣薰人帖〉
《花氣薰人帖》可以說是黃庭堅最膾炙人口的作品,對臺灣觀眾更是如此,近年來衍生出許多相關影音創作與商品。翻開過去的研究史,...
從翰墨丹青到雅玩珍藏: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幕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自7月3日起正式接待公眾,於開幕當天吸引超過6,000人入場參觀。香港故宮一共呈現由北京故宮博物院借...
范寬點描畫法的鼎足三作
2004年美國《生活》雜誌選范寬為「過去1000年當中,100位對人類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中的第59名,《谿山行旅圖》還被...
最後一位國寶押運人索予明仙逝,享嵩壽102歲
故宮國寶文物來臺最後一位押運人,「索公」索予明於6月19日在家中逝世,享嵩壽102歲。索予明的一生,時代的記憶,「人與事...
廣大圓滿、無礙大悲:淺析四件故宮館藏宋代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文物
在觀音信仰中,《大悲咒》是一部極為重要的經典,宣說了觀世音菩薩發願讓廣大眾生圓滿安樂、無礙大悲的大悲願力。此經原名為《千...
新故宮計畫延宕遭檢討,開發金「故宮碗」成質詢話題
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26日赴立法院進行「新故宮計畫」執行進度報告與備質詢。「新故宮計畫」執行狀態不如預期,且新建工程...
戰爭情勢影響博物館文物安危,國內如何因應?立院質詢故宮戰時應變及南院停電後續
俄羅斯對烏克蘭發起戰事,位於烏克蘭境內的博物館文物也岌岌可危。台灣博物館是否亦有針對可能的戰爭危機有因應對策?多位立法委...
【阮慶岳專欄】建築的態度:戰後台灣建築師群像系列一——王大閎
王大閎1917年生於北京,13歲進入瑞士的栗子林中學,後就讀英國劍橋大學建築系,與美國哈佛大學建築研究所。建築代表作品,...
【小典藏|愛看展】從數位看經典:「經典之美—故宮數位印象展」美感再發現
展覽以故宮的典藏精選為核心,討論現代人如何透過AI人工智慧與8K高解析影像等,重新解讀包括〈海錯圖〉、〈早春圖〉、〈谿山...
故宮年度計畫公布:10月鎮院國寶展重磅登場,南院增建新景觀橋
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2021年重磅展覽不斷。眾所矚目的「鎮院國寶─范寬、郭熙、李唐」特展將於今年10月6日登場,將同時...
文章導覽
1
2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古美術專題
古美術專欄
古美術市場動態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Line
Apple Store
Google Play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