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宮
我讀「三公」─故宮「鎮院國寶」特展觀後感
國寶絕不是與生俱來的身分,而是一種與觀眾互相證成的存在。國寶應在不斷被觀看和闡述的過程中,累積文化能量;觀眾也應不斷在這...
北京故宮是空殼子嗎?日本籍評論家野島剛談兩岸故宮
「北京故宮是個空殼子,好東西幾乎都在臺北。」自從我開始採訪故宮這個主題,包括臺北故宮高層的人,許多臺灣人都這麼告訴我。是...
可以怎麼看「權力的形狀」?國立故宮博物院「權力的形狀─南薰殿帝后像特展」
「權力的形狀」自然不是故宮第一次展出這418幅帝后聖賢肖像。民國13年故宮博物院成立後,曾於寧壽宮展出帝后像,可惜展出內...
法力無邊:臺北故宮祕藏之藏傳佛教法器
跳神時喇嘛所穿戴髑髏五佛冠,由象牙及動物骨骼切割雕琢成,原貯藏於皇帝居住的養心殿。乾隆二十年(1755)清宮引入西藏夏魯...
走入乾隆皇帝的信仰世界:臺北故宮「呼畢勒罕─清代活佛文物大展」文物脈絡選介
乾隆皇帝作為國家最高統治者,其一舉一動皆具深意,他所選擇的信仰更是蘊含複雜的政治目的。清廷扶植格魯派(Gelug)以管理...
故宮「轉世利生」國際學術研討會紀實:藏傳佛教活佛體制17世紀以來的發展
去年(2020)12月16、17日在臺北故宮文會堂舉辦「轉世利生─十七世紀以來的活佛體制」國際學術研討會。聚焦17世紀之...
康熙皇帝的七個「小心」:故宮推出圖書文獻展
「千萬小心、小心、小心、小心、小心、小心、小心」。數次小心,是什麼樣的情況讓康熙皇帝再三囑咐,心繫至此?即日起至2020...
《明太祖坐像》駕到,故宮四大特展霸氣登場
國立故宮博物院暑期強檔巨獻,7月1日起「巨幅書畫」、「受贈名品展—現代書畫選萃」、「筆墨見真章—歷代書法選萃」,7月5日...
這一次,讓我們從荷蘭出發──專訪台北故宮「亞洲探險記──17世紀東亞交流傳奇」策展團隊
國立故宮博物院即日起展出「亞洲探險記─十七世紀東亞交流傳奇」特展,一共展出180組件,是台北故宮第一次與荷蘭阿姆斯特丹國...
變天時代的收藏和鄉土革命意義的風景畫——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館在台北故宮
我們能不能夠理解到,印象派「見證」的歷史脈絡,是在啟發每個歷史時期DNA中開放與包容的「當代性」?這一次普希金博物館特別...
文章導覽
1
2
3
4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