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美術341期
法力無邊:臺北故宮祕藏之藏傳佛教法器
跳神時喇嘛所穿戴髑髏五佛冠,由象牙及動物骨骼切割雕琢成,原貯藏於皇帝居住的養心殿。乾隆二十年(1755)清宮引入西藏夏魯...
走入乾隆皇帝的信仰世界:臺北故宮「呼畢勒罕─清代活佛文物大展」文物脈絡選介
乾隆皇帝作為國家最高統治者,其一舉一動皆具深意,他所選擇的信仰更是蘊含複雜的政治目的。清廷扶植格魯派(Gelug)以管理...
故宮「轉世利生」國際學術研討會紀實:藏傳佛教活佛體制17世紀以來的發展
去年(2020)12月16、17日在臺北故宮文會堂舉辦「轉世利生─十七世紀以來的活佛體制」國際學術研討會。聚焦17世紀之...
人間祕寶:兩岸故宮藏傳佛教文物
「呼畢勒罕」是蒙語活佛之漢譯,以清宮扶持之藏傳佛教格魯派四大活佛為主軸,精選相關書畫、器物、圖書文獻等文物,介紹清代皇權...
春節
爆竹聲中一歲除,新春初一百官入朝「叩賀」,謂之朝賀。春節期間,無論皇宮與民間,皆燃鞭炮、貼春聯,百姓著新潔衣服,出門迎春...
來去逛逛!:韓國六大重要古美術博物館介紹
本次介紹的韓國中央博物館、古宮博物館、民俗博物館,其典藏恰可全面展示朝鮮半島王室貴族與庶民百姓的生活文化樣貌,歷代遞嬗的...
韓國美術入門研究資料庫11+1選
在臺灣,鑑於韓國美術相關研究電子資源較為少見,由中央研究院明清推動委員會與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西學與中國研究群主辦的「...
文人、地主與行旅者:透過朝鮮山水與莊園畫反映的韓國自然觀
在韓國的朝鮮繪畫中,山水畫類是過去半個世紀以來,許多學者關注的焦點。山水畫作為特別被專門研究的一類,不僅是因為朝鮮時代的...
人像天地:朝鮮王朝人物與肖像畫之歷史及重要議題
本文欲探討朝鮮時期的韓國繪畫,並聚焦人物畫與肖像畫。主要研究目的有二:其一,將回顧韓國藝術史的發展,檢視我們對藝術史學科...
禮之藝術:朝鮮宮廷繪畫的儀式與政治
宮中畫員最重要的差事便是替王製作肖像,其中王的肖像用途為奉安祭享,而官員肖像則是為分封功臣。描述王的肖像詞語,於歷史文獻...
文章導覽
1
2
3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