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高森信男專欄】2010年代國際藝壇交流筆記:比較遠的亞細亞
新加坡雖理所當然地身為東南亞的一份子,但其社會結構及藝術制度皆可視為不同於多數東南亞國家的體制典範。此外,在「南向」思維...
張大千在印度:兵馬倥傯中的大千淨土
目前所知,張大千赴印度的初衷,乃是在中華民國駐印度大使羅家倫的協助下,受到印度美術學會(The All India Fi...
從抗爭到共創之路——重返母系社會的策劃行動
ruangrupa團隊將邀請參展的權力下放,展出形式與內容,甚至製作資金也可由參展單位決定。這種亞洲藝壇常見的民間資金介...
【高森信男專欄】幻の首都圈:從華盛頓特區至中正紀念堂,論「華國」建築中的英美基因
散布於台灣各處的戰後中華式樣現代建築,其實更像是未竟的南京首都建設計劃的延展。這些用鋼筋水泥砌成的假斗拱和假裝飾,是已逝...
「方域之外」:從邊境到邊境,一場島嶼視角的疆域書寫
「方域之外」企圖透過被忽視的藏語社群/孟加拉語社群/穆斯林社群等身分尷尬且跨域多方的藝術視角,嘗試重新檢視南亞次大陸所蘊...
【印度駐地日誌】缺乏藝文補助機制下的藝術機構與藝術人生
2019年7月到10月間,我在印度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駐地計畫,從德里開始,造訪了位於喜馬偕爾邦與查謨—喀什米爾邦的藝術機...
【印度駐地日誌】踩在藏人流亡陰影裡的唐卡藝術
2019年7月到10月間,我在印度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駐地計畫,從德里開始,造訪了位於喜馬偕爾邦與查謨—喀什米爾邦的藝術機...
世界的盡頭:佛教造像藝術中所見之西方文明遺緒
佛教信仰不但源遠流長,而且教義不斷演進,其所衍生出的相應造像也多姿多彩,成為人類文明的瑰寶。尤其是印度佛像從一開始便出現...
公元400~700年印度與中國雕塑藝術大展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