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為前空軍總司令部。(©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攝影/呂國瑋)
在台灣,過去政府規劃文化空間活化模式,多數以活化空間為目的,透過OT與BOT等方式來進行,如此思維之下,通常空間是主體,而人和組織是客體,而非為了實踐空間上的理想而去經營。文化部於2017年「全國文化會議總結」報告的總結回應中,其中包括打造過去位處台北市中心仁愛路的前空總舊址,為「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簡稱文化實驗場),以建構文化實驗生態系的政策目標,並強調「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將不只是另一個文創園區。」
然而,這個不再複製過去的宣告將引導出何種「文化實驗」?文化實驗場的建立與過去文創園區的政策模式將有何區別?是否也象徵政府下一個階段新時代文化公共政策的宣示?
台灣文化館舍3.0的新指標
文化部長鄭麗君在針對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議題受訪時表示,面對台灣過去文化館舍治理議題表示,「不管是OT或是BOT等方式都是對政府管理上較簡易的,即把空間委託給民間管理,但政府在這樣的模式下,對於空間文化政策的賦予和承擔都是比較不足的。」也因為這些空間過去被賦予「活化」為目的,他們必須在活化空間的經營管理下有一定的自償,因此相關園區經營不一定能完整秉持對於人和創意支持的宗旨。
何謂「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鄭麗君談背後社會創新、文化生態系、社會參與所象徵的文化館舍3.0
而面對文化實驗場,鄭麗君希望避免過去空間活化模式,非以此為唯一目的,「我們希望在這樣的基地上,建立一種新型態的藝文機構,這種藝文機構是前所未有,是一個支持文化創新生態系的『實驗』場域。」
回看台灣文化館舍的建立,美術館與博物館硬體館舍的出現,從無到有是1.0的階段發展;而2.0階段則是跨域型藝文機構的出現,然台灣現下正將進入迎接3.0的時刻。「面對台灣文化館舍3.0的升級階段,我們希望不只是處理一個當代文化的展示機構。文化實驗場過去曾是研發基地,我們希望面對未來他有『再基地』的可能。」未來文化實驗場將成為台灣文化館舍3.0新階段的指標,它將被規劃成為文化創新生態系所發生的場域,也同時可以是當代文化的孕育基地,並透過展、演、映的方式,和公眾進行對話。
鄭麗君更進一步解釋對於這個新型態文化機構的擘劃,這個新型態的跨域藝文機構,除了孕育社會創新的思考。更強調對於孕育文化後端的重視,與被期許創生出一個文化創新生態系,去孵化各式各樣文化創新的想像和行動。
空軍總司令部基地舊址現轉型為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攝影/呂國瑋)
C-lab「以軟帶硬」的六年建構計畫
今年8月,文化實驗場正式啟動。有別於過往文化建設都是硬體先整建完成,再成立軟體組織營運。當代文化實驗場希望打開文化機構的想像力與社會參與,讓空間不僅是由行政部門規劃,也能讓軟體組織在規劃前期就進駐參與。如目前以活化財團法人台灣生活美學基金會(簡稱生美基金會),來作為當代文化實驗場營運的中介組織,從2018年起以「以軟帶硬」的方式展開六年的建構計畫。
六年建構計畫將分為兩階段,包括今年到明年(2018-2019年)第一期階段計畫,將設立五大實驗平台,包括「當代藝術」、「聲音影像」、「記憶工程」、「數位人文」及「社會創新」等面向。期待以此基礎建構出「文化創新」生態系,促進跨域協作或合作共創的各種實驗計畫。同時營運團隊也將針對「文化實驗場」提出下階段的長期發展策略和整體規畫(master planning)。
而在第二階段(2020-2023年)則將根據前期定案的規畫,逐步落實各主題實驗平台、共創工作空間、展演場館、教育基地、國際進駐場域、民眾參與區域,強調對於創作後場的支援,以及完成相關附屬設施的設置和整建,成為連結台灣和國際的創新實驗機構。而負責營運當代文化實驗場的生美基金會,文化部未來也將進一步規劃,提供其逐步機構化的相關法制基礎。
Creators見面會現場。(©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攝影/呂國瑋)
中正堂。(©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攝影/呂國瑋)
復育文化生態系為何重要
台灣在過去現代化的過程中,強調經濟發展的歷程,使得文化價值成為附屬,過去的傳統藝術是在生活、巷弄間穿梭,到了現下卻成為無形文化資產需要被保存。鄭麗君認為如果我們只是如同文資般保存某些文化生態,而非以「復育」生態的想法來看待,那些文化終究會佚失,成為保鮮膜式的文化保存。「保存文化不應只是利用科技來當作一種考古,或僅作為未來社會的文物來看待,我必須思考科技有沒有辦法用來實際協助各種文化中『人』的傳承,任何文化從創作、演出到欣賞,都需要一段不短的進程,這個支持欣賞的可能,就需要完整生態系的支撐。」
文化部以此為決策,的確是在抵抗現代化潮流中各種文化的失落,希望透過文化實驗場的復育功能,去重新建構各種文化被討論的動能、協作的氛圍、與跨領域實踐的機制。
鄭麗君也例舉文化實驗場副執行長龔卓軍過去的策展方式,重新把在地的信仰利用當代藝術的角度重新發現,「用當代心靈重新思考,就會產生激盪,那並非要回答什麼,而是那個激盪本身就會產生對話與生態。」如何用當代的觀點去重新凝視文化,也企圖透過文化實驗場,將一群敢想像「不可能」的人匯聚在一起,並積極建置能夠孕生出這般生產網絡的新場域。
文化部長鄭麗君針對「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談論其發展的脈絡及未來的擘劃。(©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文化實驗場的創新生態系V.S.文策院的產業生態系
而目前文化實驗場的創新生態系,與近期文化部所積極催生的「文化內容策進院」(簡稱文策院)所說的產業生態系有何差異?鄭麗君解釋,文化實驗場是文化內容「0到1」的孕育基地,文策院則是協助將文化內容跨到各個產業鏈擴散,是「1到無限大」,是支持內容產製和傳播。
因此文策院的作用,是協助文化內容面向國際打「國家隊」,以及文化金融體系的建構、文化授權、國家傳播政策等面向。而未來關於國家文化生態健全的建置,會由「文化實驗場」與「文策院」攜手共創,而未來文策院將會進駐華山文創園區,進而思考華山升級2.0的未來,「文化實驗場」與華山的「文策院」、台北市政府營運的設計聚落——松山文創園區,將成為台北都會創新能量的三大重鎮。
國家文化政策應該做最基礎與最前瞻的事
由於「文化實驗場」各種設定,都指向國家文化建設的前瞻性,在毫無前例之下,周旋於行政院中央各部會的資源整合溝通,以及所在地台北市地方政府的協調,包括文資審議、都市計畫、未來的交通工程,以及對未來城市文化願景、紋理的想像,這些跨部會、跨中央與地方的協調過程勢必漫長與艱辛,但鄭麗君強調,「文化生態是要被佈局的。」
她認為這是對於其思考文化治理想像的具體實踐,「我認為國家應該做最基礎與最前瞻的事情。」建立文化實驗場也是在呼應文化平權,當文化的資源不公平時要由國家去平權,這是文化扎根的工作,「前端工作不一定有產值,無法輕易估量成果,但卻能夠激發創造力和想像力,而當代文化實驗場就是這種前端的工作。」
Creators見面會現場。(©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攝影/呂國瑋)
「實驗性」能在國家治理的標準化下發揮?
然而,文化實驗場講究開放、重複試錯、創新的「實驗性」,是否能在國家治理的標準化下完整發揮?
鄭麗君強調如同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於文化管理的「臂距原則」,可以跳脫政府架構的限制,文化部強調對於藝術創作與自由的尊重,所以才委由生美基金會,以中介組織的意義來經營。文化實驗場一方面有國家資源、場地的支持;一方面國家又尊重中介組織的專業治理,尊重藝術自由的精神,以「臂距原則」的方式去推動。而文化實驗場背後所象徵的國家級的藝文政策意涵,也代表了國家資源對於公共化與實驗性的支持宗旨。
民眾如何參與文化實驗場
文化實驗場舊址為空軍總司令部(簡稱空總),是一堵封閉的圍牆,而過去藝文機構的民眾參與部分,多數是被動的,但未來文化實驗場許多提案計畫都是對公眾開放,並企圖引導公眾可以參與。實驗場圍牆也將在進行藝術化後拆除,當圍牆消失,空間與公眾、社會就會產生重新的連結。
並透過各地的生活美學基金會營運的美學館,讓實驗性的精神也擴及在地連結,而以國家政策推動的文化實驗場域,如此規模在國際仍屬罕見,也能讓文化實驗場具有高度,並與國際各種類型的實驗室進行廣泛連結。
鄭麗君最後強調,希望透過建立文化實驗場「讓這些創新互動、協作和對話能夠順利孕育與發生,讓人和人的文化交流在此扎根與共融。」
空軍總司令部基地舊址現轉型為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空軍總司令部基地舊址現轉型為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新世紀的社會創新將由文化來驅動
文化部在現下決策成立以「當代文化」為基地的實驗場,置放於台灣現代化歷史演進的過程中又有何啟示意義。鄭麗君最後補充,選擇在空總轉身成為文化實驗場,是有其歷史脈絡。.
文化實驗場過去基地為空總,其前身為台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於1939年成立,為台灣日據末期由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設置之振興工業發展、並因應軍事需要而成立的最高研究單位。工業研究所過去啟動20世紀台灣工業化的歷程,到了戰後成為空總則與人民的生活脫節。而當空總遷出基地與再被規劃使用時,文化部積極思考的不僅是「活用」,更是「再使用」的可能。
文化部長鄭麗君針對「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談論其發展的脈絡及未來的擘劃。(©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鄭麗君強調20世紀的台灣是以工業化來驅動發展的時期,步入21世紀,當重新思考台灣如何展望21世紀的未來時,台灣文化始終是我們擁有最核心的軟實力,在對於文化的企盼下,文化部期待透過建立當代文化實驗場,來帶動、孕育台灣當代社會的文化。「更希望台灣當代文化這股創造力,成為台灣下個階段發展,社會創新的驅動力,並想像台灣下一個世紀的社會創新,是由文化來驅動。」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追蹤作者
現為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nodate)總監,從藝文網路媒體再度回返紙質與內容生產的實驗。熟悉台灣藝文生態產業結構,並關注跨文化圈的共通困境,致力編輯感官內容的閱讀體驗。近期埋首爬梳台灣刺青產業歷史,企劃主編《刺花 Tshiah-hue》、製作《調皮 The Skin Surfing》卡帶專輯,前中年的興趣是步行、茶道和花藝。
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曾任「典藏ARTouch」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