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蹲下,是為了更高的跳躍 :2023工藝品十大,宮廷藝術、明清家具常勝軍

蹲下,是為了更高的跳躍 :2023工藝品十大,宮廷藝術、明清家具常勝軍

2023年工藝品十大,品項多元,除過往十大常見的明清家具、清代宮廷玉璽、青銅器及佛教造像,另外還有多年未上榜的古琴,甚至首次有錢幣進入排行。十大上榜最高價未突破7000萬元,相較過往(2022年榜首1億5333萬4000港元,約合人民幣1億2913萬7895元),略顯下滑,但上榜低標仍維持在3000萬元左右。

2023年各國邊境恢復正常開放,奔赴各地拍場的場景回歸日常。多數人年初預測2023年或許會出現「報復性消費」或「衝動消費」,衝一波買氣。在工藝品範疇中,則顯得有點不慍不火,到底是大貨未出?還是買家更加沉穩,準備等更好的時機呢?

2023年工藝品十大,品項多元,除過往十大常見的明清家具、清代宮廷玉璽、青銅器及佛教造像,另外還有多年未上榜的古琴,甚至首次有錢幣進入排行。銀幣項目向來有著固定玩家,也有獨立拍賣場,這兩年市場更出了幾枚破千萬的拍品,如2022年北京誠軒拍出的人民幣4657萬5000元(以下未特別註明幣值者皆為人民幣)的〈癸卯奉天省造光緒元寶庫平銀一兩銀幣樣幣〉,刷新了錢幣拍市場紀錄;而2023年於上海匡時拍出的〈戶部「光緒元寶」庫平五分金質試樣幣〉,因其稀有性,加上錢幣本身狀態良好,在PCGS評分中拿到了極高的分數,因此以5290萬元成交,又刷新了錢幣拍賣的新一頁。

此次工藝品十大榜首由清乾隆〈御製翡翠和闐玉扳指七枚〉奪下,再加上排名第五的清乾隆〈乾隆帝御寶和闐青玉交龍鈕璽〉,足見「清代宮廷」品牌以及帶有政治歷史意義的拍品,還是備受青睞。

另外,在一票工藝品項目中,明清家具一直都是穩紮穩打的類別,風雨撼不動,此次一共有四件明清家具上榜。

2023年工藝品十大上榜最高價未突破7000萬元,相較過往(2022年榜首1億5333萬4000港元,約合人民幣1億2913萬7895元),略顯下滑,但上榜低標仍維持在3000萬元左右。入榜高估價者多數成交金額即落在估價範圍,並未有明顯超溢;但中低估價者,如第九、第十名的〈黃花梨有束腰六足折疊榻〉、〈黃花梨四出頭官帽椅〉一對即創造不錯的佳績,顯示中低估價策略仍顯有效。

(換算匯率以拍賣當日為準。製表|劉洋名、王怡文)

1. 清乾隆〈御製翡翠和闐玉扳指〉七枚,
連〈御製詩剔紅紫檀落花流水三魚紋蓋盒〉
香港蘇富比.6493萬6000港元

2023年工藝品十大榜首,不意外地由出身清代宮廷的清乾隆〈御製翡翠和闐玉扳指〉七枚拿下。該拍品估價為5000萬至7000萬港元,現場以5400萬港元落槌,含佣金成交金額達6493萬6000港元。這並不是這套拍品第一次上拍,1997年就曾於香港佳士得上拍,當年拍得497萬港元,十年後的2007年再次上拍,斬獲4736萬港元。這次再度登上拍場,無疑想博得更高的價格,可惜表現僅能說是在預料之內。據悉前兩次拍賣得主皆為臺灣人,不知此次花落誰家?

《說文解字.韋部》:「韘,決也,所以拘弦,以象骨、韋,繫著右巨指。」扳指自古有之,是射箭時套在拇指上的道具,又稱韘。扳指多數以皮革製作,保存不易。經過世代更迭,在實用性之外,扳指也產生了玩賞性質,時至清代,見到最多的即為玉扳指。該拍品一套七枚玉扳指,收存在一漆器圓盒中,盒中設計有安插扳指的插座,可知是特地為了收藏扳指而製,足見乾隆皇帝對於這些扳指的品鑑愛惜,特意精心地將其搭配成套收貯起來。此外,愛作詩的乾隆皇帝也為扳指賦詩,目前乾隆皇帝留有約50首與玉扳指相關的御製詩,並且常將詩詞刻於扳指之上,如此次拍品便可見到此種情況。

2. 明末清初
〈黃花梨獨板面大架几案〉
北京保利.人民幣5520萬元

黃花梨家具是近十年來工藝品十大常客,今年更有三件黃花梨家具擠入前十大。榮登2023年工藝品十大榜眼的明末清初〈黃花梨獨板面大架几案〉,估價待詢,現場起拍價為2900萬元,拍賣節奏有條有理,連續喊了十口價,最後落槌於4800萬元,含佣金以5520萬元易手,前一手收藏家據悉為福建知名藏家,珍藏多年才願意割愛。

「明清家具+黃花梨」,幾乎等於致勝密碼,真正的關鍵在於黃花梨材料本身昂貴不凡,體積大者更是少而又少,加上明清家具優雅宜人,其中蘊含的韻味可不是今日說要模仿就可以仿得來的。這件〈黃花梨獨板面大架几案〉案面長354公分,寬54公分,整體屬原裝,無任何修補損傷,保存了該案最原始、最完整的風貌。架几框架採用四面平式結體,頂面、側面出半透榫。頂牙羅鍋棖、屜框、管腳棖以大格肩榫與腿足相接,飄肩做法。交於一處的兩個方形屜框以半榫上下錯開。管腳棖下設刀牙板。架几看面皆打窪,形成凹棱狀造型,頗增平面變化。目前黃花梨家具世界拍賣最高價者為北京保利2021年秋季拍賣的〈黃花梨獨板架几式巨型供案〉(長453公分、寬56公分),達1億1500萬元。

3. 1903年〈戶部「光緒元寶」
庫平五分金質試樣幣〉
上海匡時.人民幣5290萬元

是次工藝品十大首次將金銀幣納入排行榜中,係因這兩年銀幣拍賣市場似乎出現了不得了的水花。1903年〈戶部「光緒元寶」庫平五分金質試樣幣〉,正面中央為「光緒元寶」,外框聯珠紋,聯珠紋外側上半圓又有光緒元寶滿文字樣,中央左右分別為「戶」、「部」,下半圓則為「庫平五分」,意為面額為五分。背面中央為正面雲龍紋,外框上半為「29TH YEAR OF KUANG HSU」(光緒二十九年),下半則為「HU POO」(戶部)。光緒元寶為光緒年間流通的貨幣之一,今日廣為人知者為銀元,因其背面有蟠龍紋,加上發行於世的為仿洋銀製成者,所以也經常被稱為「龍洋」。拍品估價待詢,現場起拍價為3500萬元,最後成交價刷破5000萬元大關,落在5290萬元。

1903年發行的光緒元寶由清代戶部中央造幣廠負責設計樣幣,並在天津設立造幣總局統籌紙造金、銀及銅幣,但最後金幣並未面市,因此世上「光緒元寶」五分金材質的幣應該留存甚少,登上拍場的更是少之又少。同時,此幣雕刻工謹,鑄模深峻,兩面金光閃爍,幣模磨痕及因多次複壓而留下的紋飾或馬齒的疊影都清晰可見,符合清代首批機制鑄幣的鑄造工藝水準。

此件〈戶部「光緒元寶」庫平五分金質試樣幣〉曾送專業硬幣分級服務公司(PCGS)評級並入盒,評級分數為SP64,在PCGS評級當中「SP」的意思即為「樣幣或有樣幣特徵的幣(Specimen)」。在金銀幣收藏當中,經過有信譽的評級公司入盒(如PCGS),算是收藏保障之一。當然也會有真盒假幣、假盒假幣等情況,所以在購買前可以掃描盒上的QR code或至官網輸入編號,確認盒內的藏幣與官網登錄的是否一致。

4. 清康熙〈御製紫檀雲龍紋雙聯頂箱櫃〉
香港蘇富比.5459萬5000港元

紫檀木是明清家具各材質中備受追捧的木料之一,而雕刻精細,體積大且完整的頂箱櫃在過去也曾締造過不錯的拍賣佳績──條件是,拍品需完整無缺。清康熙〈御製紫檀雲龍紋雙聯頂箱櫃〉可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櫃子本身,以及左右各一的頂箱。為什麼要特別提三個部分呢?因為這三個部分是收藏家自不同拍賣場蒐羅、並發現它們同屬一套頂箱櫃,可能再也不復相見的各組件,在收藏家的耐心及毅力之下,終於聚首。

該頂箱櫃總高372公分,面寬210公分,頂箱櫃體型巨大,要想將之安放室內,得有面積不小、宏偉寬敞的廳堂才行。主體由四塊紫檀木板構成正面的門板,每一塊較窄的外側板雕刻有兩條精美的龍紋,各自盤旋追逐著火焰珠,周圍是如意雲朵紋及翻滾的波濤。中央板上深刻有一對面對面的龍,氣勢兇猛,飛躍於火焰珠,相互盤旋,底面密集雕刻如意雲紋以及洶湧波浪。頂櫃上也同樣雕刻有龍紋。

前一手藏家花費約333萬歐元方集齊這套箱櫃,拍品估價待詢,現場起拍價2400萬港元,由現場賣家以落槌價4500萬港元競得,成交金額5459萬5000港元。

5. 清乾隆〈乾隆帝御寶和闐青玉交龍鈕璽〉
香港蘇富比.4885萬港元

談到週年紀念,人們會想到各種各樣的紀念方式,吃一頓大餐,或者客製一項特別的禮物給自己。乾隆皇帝就是一位會為了紀念日而訂製大禮給自己的人,而印璽大概是他的首選。乾隆五十五年(1790),紀年逢五,亦為八十聖誕之年,乾隆皇帝說什麽都要好好操辦一番,《八旬萬壽聖典》便記錄了乾隆皇帝八十大壽時如何慶祝。同時,乾隆皇帝也為八十歲的自己做了幾方印璽,包含「八徵耄念之寶」還有「天恩八旬之寶」等,「八徵耄念之寶」之印璽不乏往年工藝品十大得主,「天恩八旬之寶」之印璽則擠進了2023年工藝品十大。

此寶青玉質,交龍鈕,印面正方形,漢文篆書「天恩八旬之寶」六字,陽文,是乾隆帝製作的眾多關於八旬萬壽的寶璽之一,其製作的具體情況在清宮檔案中有明確記載。據《內務府造辦處活計檔》記載:乾隆五十四年「十月十九日,交青玉寶一方,帖『天恩八旬之寶』本文,傳旨:發往蘇州照本文刻字,要快。欽此。十二月二十四日,蘇州送到刻『天恩八旬之寶』青玉寶一方,呈覽,奉旨:交懋勤殿訖。」由此可知此璽製作於乾隆五十四年十月至十二月,由蘇州的刻字玉匠完成。

該拍品前一次上拍為2008年,同樣在香港蘇富比,拍得1858萬港元。是次賣家為香港富商何柱國,估價2000萬至4000萬港元,以4885萬港元成交。

6. 明初 寧獻王朱權製〈「飛瀑連珠」琴〉
北京保利.人民幣4197萬5000元

飛瀑連珠琴,連珠式,桐面梓底,原髹黑間紅漆,現已呈黑色。形制由古老琴式「連珠式」創改而成,造型靈動又不失典雅,動靜合宜。龍池右側刻楷書琴名「飛瀑連珠」。龍池上方刻行書「默默拙庵不解禪,茫茫世味莫逢源,一生和我惟琴韻,百事輸人豈語言」。落款「李氏拙庵識」,並鈐印兩方「心摹」、「手追」。龍池下方楷書刻「康熙又壬寅年,余遇此琴於塵垢中。扣之其聲鏗然,知為臞仙所製,乃一良材,不禁慨然。竟以輕價得歸,重為修理。一彈再鼓之餘,恍如知己談心,亦生平一快事也」,落款「襄平拙庵再識」,並鈐印二方「簡」、「之」。龍池納音朱砂斑駁,正中陰刻「皇明宗室雲庵道人親造中和琴」字樣。

明寧獻王朱權(1378-1448)為朱元璋第17子,自號臞仙,大明奇士、雲庵道人,後封於大寧(今屬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故稱寧王。明成祖朱棣即位後,朱權被削去兵權並遷至南昌居住,此後醉心於戲曲與琴學,著成《神奇秘譜》和《太和正音譜》,並精心製琴,其作品與衡王琴、益王琴及潞王琴並稱四大王琴。該拍品估價800萬至1500萬元,現場以800萬元起拍,競標者踴躍,最後以逾低估價三倍餘的4197萬5000元成交。

7. 商安陽時期〈青銅獸面紋斝〉
北京保利.人民幣3507萬5000元

該青銅獸面紋斝,形體碩大,通高49.6公分,挺拔秀美,鑄造精良,紋飾精美,整器鏽色自然厚重,尤顯歲月沉澱之美。器身侈口長頸,口沿上有一對束傘形柱,扁腹,扁環形獸首鋬,獸首高聳,器底近平,三棱錐足外撇。傘形柱飾雲雷紋和三角雲雷紋,口下飾仰三角雲雷紋,頸部和腹部均飾卷角夔龍紋,三足飾三角雲雷紋。綜合參考殷墟青銅禮器四期劃分方法,與青銅斝器型之流變,其時代為典型的商代安陽時期, 即商代殷墟二期。該獸面紋於器深內底部帶有銘文,其字形屬於酉字類,為古代釀酒器具之經典造型。

此件拍品來源赫赫,經手者都是古董收藏圈中的大老。最早的著錄出現於1942年黃伯川經眼錄《鄴中片羽》第三輯,書中收錄銘文清楚的拓片。黃伯川即黃濬,為清末民初北京琉璃廠古董商人。後入德國收藏家馮洛侯(Sammlung Hans Jürgon von Lochow,1902-1989)手中,同樣出版有圖錄。在這之後,該藏品再成為香港知名藏家仇焱之的收藏,並在仇焱之過世後於其舊藏拍賣會上拍,著錄豐富,流傳有緒。估價待詢,拍賣現場以2600萬元起拍,3050萬元落槌,成交價3507萬5000元。

8. 15世紀早期
〈藏中丹薩替銅鎏金西方廣目天王像〉
香港邦瀚斯.3796萬4000港元

2023年香港邦瀚斯秋拍的重點拍品15世紀早期〈藏中丹薩替銅鎏金西方廣目天王像〉殺出重圍,進入工藝品十大第八名。該件〈藏中丹薩替銅鎏金西方廣目天王像〉拍前備受注目,或許從其出身有關。

該件〈廣目天王像〉約製作於15世紀,體型碩大,身高達73公分,銅胎鎏金,神情威嚴,製作也相當精美。廣目天王為西方守護神,該〈廣目天王像〉左手持蛇行「那伽」,意為掌管冥土。本件〈廣目天王像〉來自於西藏丹薩替寺,為藏傳佛教中精彩的一頁。丹薩替寺曾有雄厚威望及財力,委託製作相當多的佛教造像。寺內有建造「Tashi Gomang」佛塔的傳統,以紀念甫過世的寺廟法臺(方丈),據研究該寺廟中一共有八座這樣的佛塔。佛塔上放置有2000至3000座佛教造像,組合成「曼陀羅」結構(如同唐卡上的壇城),據參觀過丹薩替寺的人們的回憶,加上1948年義大利攝影師Pietro Mele所留下的黑白照相可佐證,丹薩替寺中的佛塔上有著大量佛像、天王及浮雕裝飾,堪稱西藏造像美學的巔峰製作。可惜之後這些造像在後世四散,難以搜尋。幸運的是,一張Pietro Mele的黑白攝影剛好拍到了〈廣目天王像〉位於其中一座佛塔底,見證拍品的來歷,同張相片中的另一尊天王像目前則收藏於巴黎吉美博物館中。該拍品估價3500萬至5500萬港元,現場以2000萬港元起拍,落槌價為3100萬港元,含傭金3796萬4000港元。

9. 明末清初〈黃花梨有束腰六足折疊榻〉
中國嘉德(香港).3666萬港元

2023年工藝品十大黑馬落在第九及第十名,兩者皆是低估價衝高的例子。中國嘉德(香港)於2023年春拍推出「翠壟閑雲─閑雲山莊藏明式家具」專場,一共推出19件拍品,悉數拍出,榮獲白手套,總成交金額逾9903萬港元,當中貢獻了三分之一的即為明末清初〈黃花梨有束腰六足折疊榻〉。

此榻選用黃花梨木製作,有束腰,三彎腿,六足。軟席面,坐臥舒適,邊抹中部凹進,上舒下斂,底部修一道凝練的線,層次過渡自然若臺階。束腰與牙板一木連作,用料奢侈考究。正面牙條浮雕兩對相向的螭龍紋,中間為翻轉的卷草紋,圖案對稱,中間倒垂花朵一枚,兩端順勢翻轉為卷草,是典型的家具紋樣。其不僅木材珍貴,制式工藝也考究,為罕見的可折疊式:榻面大邊在中間斷開,以銅合頁連接,可以對折,能縮小一半的體積,便於移動或存放。

該拍品估價600萬至900萬港元,拍賣現場競爭激烈,競價時間拉長,最後以3150萬港元落槌,以逾高估價四倍餘的3666萬港元成交。

10. 17世紀〈黃花梨四出頭官帽椅〉一對
佳士得香港.2820萬5000港元

佳士得香港於2023年春拍推出「明窗淨几─鄧氏伉儷藏中國古典家具」,為香港藏家知名前大法官鄧國楨、林勁思夫婦舊藏,共25件上拍,19件成交,總成交金額為8753萬1900港元。該場排名第一、也是年度工藝品第十名的為17世紀〈黃花梨四出頭官帽椅〉一對,估價800萬至1200萬港元,現場起拍價為650萬港元,買家競爭激烈,最後以2300萬港元落槌,成交價2820萬5000港元,逾低估價二倍餘。

官帽椅因其外觀與古代官吏所戴頂帽相似而得名。本對四出頭官帽椅造型舒朗大氣,雕工精湛。搭腦彎弧有力,中成枕形,兩端出頭上翹。三彎背板一木雕成,其上設如意形開光,分別透雕麒麟及瑞獸兩隻於雜寶之間,兩側飾鏤雕卷草紋掛牙。後腿上截出榫納入搭腦,穿過椅盤成為腿足一木連做,前腿亦為相似作法。扶手亦三彎,中間支以三彎形上細下粗圓材連幫棍。座面下四面安起線雕螭龍紋券口牙子,前腿間施一踏腳棖,下飾壼門牙板。本件〈黃花梨四出頭官帽椅〉一對為目前世界拍賣四出頭官帽椅有紀錄中最高價者。

【雜誌購買連結】
典藏官網
蝦皮

【更多古美術最新消息】
FaceBook
Instagram

王怡文( 10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