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平安時代起,跳動不息的心:大和文華館「大和繪之心」特展

平安時代起,跳動不息的心:大和文華館「大和繪之心」特展

Incessantly Beating Heart Since the Heian Period - “The Heart of Yamato-e Painting” at Museum Yamato Bunkakan

「大和繪」於平安時代登場,有別於以中國風景或故事為題材的「唐繪」,大和繪是以日本為舞臺、描繪日本風物的大畫面繪畫。不過被後世引以為平安時代標準的作品,大多不是屏風或襖(隔扇)這類較難以移動的大尺幅作品,而是以繪卷等小尺幅的作品為主。

大和繪源起於平安時代對日本風物的描繪,其特點包括了對四季遞嬗的細緻描繪,以及透過細膩人物描繪所表露出的情感,還有鮮明的顏料與華麗的金銀裝飾等。這次展覽所要介紹的,是傳承了大和繪傳統的畫師們。其中,江戶時代後期的岡田為恭(1823-1864)以熱衷鑽研平安、鎌倉時代的古繪卷而知名。2023年是岡田為恭誕生200週年,2024年則適逢其逝世160週年,為資紀念,這次將一併展出大和文華館收藏的岡田為恭作品及其相關作品。

「大和繪」這一概念,儘管隨著時代變遷而逐漸擴展,含括了各式各樣的作品,但其核心可以說始終是以日本自然或風俗為主題的親切熟悉感,以及色彩或線條的優雅之美。這次展覽「大和繪之心」,即試圖深入探究流淌在大和繪根柢的美之本質。

大和繪的原點

「大和繪」於平安時代登場,有別於以中國風景或故事為題材的「唐繪」,大和繪是以日本為舞臺、描繪日本風物的大畫面繪畫。不過被後世引以為平安時代標準的作品,大多不是屏風或襖(隔扇)這類較難以移動的大尺幅作品,而是以繪卷等小尺幅的作品為主。

〈寢覺物語繪卷〉(圖1)是將「夜半寢覺」物語轉為繪畫的現存唯一作品,這個物語講述了人稱「寢覺之君」的女子所經歷的坎坷命運。這幅繪卷中,採用了習見於平安繪卷的代表性手法,像是用細線畫出眼鼻、以細膩地傳達出情感的「引目鉤鼻」法,或是將建築物的屋頂省略以描繪出室內情景的「吹拔屋台」等等。此外,畫中還使用了一種被稱為「作繪」(つくり繪)的技法,也就是在濃密的色彩上,以粗細一致的墨線勾勒出輪廓。關於其具體的製作年代,有一說認為畫中彎曲的樹木和金銀裝飾手法,與12世紀中葉〈平家納經〉(嚴島神社藏)的作風相似,另一說則指出斜向分割畫面的幾何式構圖,給人一種清新的印象,接近於12世紀後半的作例。無論如何,此畫集合了傳統大和繪的典型特徵,包括塗布的鮮明色彩、金銀裝飾,以及予人柔和印象的植物形態等等,是足以被稱為「大和繪原點」的作品之一。

圖1 國寶 平安時代後期〈寢覺物語繪卷〉局部,26.5×533公分,大和文華館藏。

相對於這樣濃墨重彩的作品,鎌倉時代的〈源氏物語浮舟帖〉(圖2)使用不帶色彩的白描手法描繪出王朝物語的世界。層層疊疊的衣裳,使用了流暢的墨線來描繪,以光亮濃墨表現的平安時代女性黑髮,在白色的畫面上特別搶眼。這是一件作為白描大和繪而備受關注的作品。

圖2 重要文化財 鎌倉時代〈源氏物語浮舟帖〉,23.7×19公分,大和文華館藏。

大和繪的傳承與變遷

早期的大和繪,是以王室周邊的藝術風格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在之後的南北朝時代至室町時代,朝廷繪畫製作的「繪所預」(畫師的領導者)是由土佐派擔任。土佐派一方面繼承了平安、鎌倉時代繪卷鮮明的色彩和細緻的畫面構圖,一方面創造出更清新明朗的畫面。在大阪堺市設立工坊的土佐光吉(1539-1613),即擅長製作物語繪,如在小畫面上細膩描繪出人物和情景,並添加金銀裝飾,其畫風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源氏物語圖帖》(圖3)是由六幅圖和詞書所組成的畫帖,按《源氏物語》中「須磨」、「明石」、「澪標」、「蓬生」、「夕顏」、「若紫」的順序,各描繪出一個場景。作品的箱蓋上,有山名貫義(1836-1902)所書,住吉弘貫(1793-1863)的鑑定意見「土佐光吉筆」。雖然作品中可看出土佐光吉風格的影響,像是用到了不少與土佐光吉基準品相似的圖樣,以及人物臉部的表現略顯圓潤等等,但由於作風較土佐光吉更顯簡略,因此一般推測本件應該是出自土佐光吉周邊畫師。畫上雲霞的部分灑有金銀的砂子和切箔,地面則以金箔來表現。雖說目前由於褪色和燒損而難以看清,但畫面上填滿細緻的裝飾,確實是大和繪的傳統。

圖3 桃山時代 傳土佐光吉《源氏物語圖帖》其中一幅,約24.1×20.9公分,大和文華館藏。

土佐派畫師繼承者中,還有像岩佐又兵衛(1578-1650)這樣的畫師,他在供奉於川越仙波東照宮的歌仙圖額背面署名「土佐光信末流」,展現出身為土佐派畫師繼承者的自豪感。岩佐又兵衛的特色,諸如臉頰豐滿、下巴偏長的面容表現等,實與鎌倉時代的人物畫有相似之處。可以說,岩佐又兵衛筆下的人物雖然有著令人一見難忘的獨特性,然其根柢仍與古老表現一脈相承。在接近岩佐又兵衛畫風的〈源氏物語圖屏風〉(圖4)中,也能見到長臉且面頰豐滿的容貌表現。另外,帶有圓渾感的岩石描繪方式,也與中世的大和繪相類似,可見岩佐又兵衛周遭也有學習大和繪的情形。然而,岩佐又兵衛作品中展現的特點「強調」與「變形」,也表明了大和繪已迎來新的時代。

圖4 江戶時代前期 傳岩佐又兵衛〈源氏物語圖屏風〉,六曲一隻,96.5×243.2公分,大和文華館藏。

琳派的繪畫和裝飾

俵屋宗達(生卒年不詳)是江戶時代繼承「大和繪之心」的畫師之一,他可能有親自接觸到古典作品的機會,如參與〈平家納經〉的修復等等。俵屋宗達經常使用圓潤柔軟的形態來表現動物或人體,而一般認為這種將身軀描繪為一整塊的表現,與平安時代作品中所見到(……節錄)

(完整文圖請見《典藏.古美術》376期〈平安時代起,跳動不息的心:大和文華館「大和繪之心」特展〉,作者仁方越洪輝。)

大和繪之心

展期|2024.01.05-02.18
地點|日本大和文華館


【雜誌購買連結】

典藏官網
蝦皮

【更多古美術最新消息】

FaceBook
Instagram

仁方越洪輝( 2篇 )

日本大和文華館學藝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