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如冰似玉,再現千年青瓷血脈──何志隆翡翠青瓷

如冰似玉,再現千年青瓷血脈──何志隆翡翠青瓷

數千年以來,原始灰釉青瓷在歷史洪流中逐步消失,直至當今翡翠青瓷的驚豔登場,讓柴燒界的眾多追求者眾口稱嘆。至此逐漸撥開雲霧,數千年來灰釉青瓷的製作謎題,由陶藝家何志隆在實證中求得,並突破古代原始青瓷的限制,創造新一代的純正青瓷,為中華陶瓷文化的絢麗再添風采。

(編按:此文摘自禚振西主編《翡翠青瓷》,文物出版社,2019。)

瓷器是中華文化之光

數千年以來,原始灰釉青瓷在歷史洪流中逐步消失,直至當今翡翠青瓷的驚豔登場,讓柴燒界的眾多追求者眾口稱嘆。至此逐漸撥開雲霧,數千年來灰釉青瓷的製作謎題,由陶藝家何志隆在實證中求得,並突破古代原始青瓷的限制,創造新一代的純正青瓷,為中華陶瓷文化的絢麗再添風采。

瓷器是中華民族貢獻給世界的重要發明,在中國已有近四千年的歷史了。原始青瓷在夏末商初已出現,是從自然落灰釉得到的啟發,後來又據此發明人工上釉技術,並發展成青瓷。青瓷在中國縱橫了兩千多年後,南北朝時北方才派生出最早的白瓷,而青瓷則貫穿始終。但是隨著人工礦物釉及金屬彩釉從唐宋時期的發明與運用,一直到元明清至今的蓬勃發展,兩千年前自然植物釉的傳統工藝已經失傳,只存於極為稀少的文物和歷史文獻。

遠古青瓷的當代風華

因此,對於中國傳統青釉陶瓷起源的探索,臺灣陶瓷藝術家何志隆開始持之以恆地研究起原始青瓷器,力求恢復這種古代技藝。經過何志隆多年不懈的努力,他終於燒製出足以媲美中國早期青瓷的青釉陶瓷──即將古典造型的陶坯放進窯爐中,用漂流木煆燒出上部落釉、下部露胎的植物釉陶瓷器。經過不斷地探索,最終燒製出的植物釉青瓷已經與西漢時期的植物釉青瓷器不相上下,完成了對古代中國早期青瓷技術的成功恢復。

古代原始青瓷。

但何志隆並不滿足於已經恢復了的古代青瓷技術,因為古代植物釉青瓷,只有上部和面朝上的部分有落灰釉,背面和近底部是無釉的狀態。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鑽研,何志隆獨創了柴燒自然落灰上釉法,仿效古人土坯不上釉的燒陶技術,利用木頭燒成的灰自然落在坯體上,經過數百小時的高溫熔融瓷化結晶,形成一件釉層晶瑩剔透且具多層次冰裂、史上難得的奇世珍寶,亦是灰釉青瓷新品種──翡翠青瓷,為遠古青瓷注入了當代風華。

早期翡翠青瓷。

翡翠青瓷多層次的藝術價值

翡翠青瓷在滿釉的情況下,厚重的釉面兼具多層次通透且繁密的冰裂,色澤紋樣格外絢麗,即使是古代青釉或哥釉的冰裂紋樣,釉面也皆只會有一兩層的冰裂效果。然何志隆透過多年不懈地努力挖掘和創新,燒出了釉面冰裂層疊累加的現象。玻璃般的釉面厚重,裂紋絢麗而晶瑩剔透,好似層層堅冰被打裂般深邃。

翡翠青瓷〈花觚瓶〉。

如此藝術性極強的厚冰釉層,正是層層落釉霧(灰)所形成。因其透明且分明的層次,在陽光或強光的照射下,閃現出橙、黃、紅、綠、青、藍、紫的七彩光色,達到了人與自然、思想和藝術的高度融合,這就是舉世無雙的翡翠青瓷藝術。

翡翠青瓷有鑽石般的晶光、折光、滋潤細膩的螢光等。

北京故宮博物院著名的文物鑑定專家耿寶昌,在對翡翠青瓷仔細觀察和研究後,認為翡翠青瓷的特色在於360度滿釉,以及多層次的開片與冰裂,其裂紋細如肌膚,且僅在表層內部不及於表層。在外觀上,美麗的流釉如自然流淌的肌理,各層光線在內部複層次的冰裂多次折射,產生閃爍的晶光、螢光、疊光等,此現象在當今青瓷發展史上極為罕見,耿寶昌稱翡翠青瓷為「青瓷新品種」,於當代是青瓷藝術之巔峰,更是青瓷一脈相承與創新的象徵。

北京故宮博物院著名文物鑑定專家耿寶昌先生。

燒窯技術的創新與突破,其實來自萬千次對爐火的探索,才逐漸燒製出翡翠青瓷的天影神韻。它的美也在於造型的優美獨特,其形多數師法古器,但又不拘泥完全的摹古,而是在傳統青瓷器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因此,創造出一批造型十分別致新穎的梅瓶、膽瓶、尊形瓶、觚瓶、蒜頭瓶。器物形體欣長穩重,通體自然淋漓的玻璃質釉,如雨如霧,如影隨形,冰裂紋千姿百態,層層疊疊,在光影下如幻如夢,美麗清澈又深邃無限。近年,何志隆還在相當多的青瓷造型上,開始師法自然界的植物生態,如竹節瓶、匏瓜瓶、葫蘆瓶等,這些仿生瓷同樣不拘泥於自然本身,在藝術形式上美輪美奐。無論竹節或胡瓜皆如沐翠雨,清流縱橫,珠翠欲滴,深具源於自然又高於自然的藝術審美。

翡翠青瓷〈琮式瓶〉。

傳承與傳世─翡翠青瓷的典藏價值

前臺北故宮院長馮明珠曾讚其「色澤、冰裂、流釉、晶瑩都臻上乘」、收藏家馬毓鴻博士則以「承載著汝窯瓷的傳世價值」的美譽稱之。2022年,翡翠青瓷以劃時代的青瓷成就榮編入《中國大百科全書》陶瓷文化主條目,這是當代唯一入選作品,肯定了翡翠青瓷在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書中描述「翡翠青瓷是一種釉色似翡翠且呈現半透明或透明玻璃光澤的開片青釉瓷器。翡翠青瓷有其獨特的工藝技術。」由於高昂的燒造成本和不可控因素「成為當代陶瓷藝術品中的稀罕之物」,得見翡翠青瓷的開創性與獨特性,其藝術性足當得起傳世的作品。

由於翡翠青瓷的歷史、學術與美學價值,擁有傳承、創新、專業和市場等諸多特性,何志隆多次受邀參與國際型展覽,包含中國國家博物館、河北博物院、法國羅浮宮、大皇宮、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等。知名博物館以及私人藏家陸續將翡翠青瓷收入館藏及個人珍藏,臺灣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亦十分重視此卓越成就,將它視為珍貴文化資產,於2015年典藏〈翡翠青瓷細腰梅瓶〉。今年3月,〈翡翠青瓷觚形瓶〉更被大陸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永久收藏。

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院收藏翡翠青瓷。

另外,翡翠青瓷受邀兩場國際學術研討會,分別為2017年中國河北省博物院「中國傳統草木灰釉的傳承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以及2018年中國景德鎮陶瓷大學「中國青瓷學術論壇會」,包括中國、臺灣、新加坡、日本與法國,近70位世界各大博物館研究員及專家、學者出席本次會議進行專題研討,共同探論翡翠青瓷的歷史定位與學術價值。

今年4月至6月,翡翠青瓷再受邀參與北京清華大學於米蘭主辦「為文化多樣性而設計:中國範式探索」,該展不僅為促進中歐文化交流,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亦是其中的探討之一。這些國際展覽與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參與,不僅顯見世界對翡翠青瓷的高度重視,亦足見它在歷史傳承上具有的重要地位。

編入《中國大百科全書》陶瓷文化卷主條目

一種釉色似翡翠且呈現半透明或透明玻璃光澤的開片青釉瓷器。翡翠青瓷有其獨特的工藝技術,使用天然的海上漂流木做燃料,採用素胎入窯,高溫長時間煆燒,化胎為釉,滿釉或半釉出窯。釉色多變,釉色最美者當屬晶瑩剔透的翡翠色,故有「翡翠青瓷」之稱。翡翠青瓷釉面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開片,器身滿布細密的開片。在我國陶瓷發展歷史上,開片本是瓷釉的缺陷,是胎釉膨脹係數不同所致,在瓷器燒成後冷卻過程中,胎體膨脹係數小,釉大,則釉受到來自於胎體的張應力,將表層玻璃釉層拉碎,即為百圾碎,俗稱「開片」。反之,則受到的是壓應力,會將釉面壓碎,出現釉中多層疊加冰裂,即「冰裂紋」。翡翠青瓷的開片是釉中多層疊加冰裂,玻璃質感強,紋理縱橫交錯,似破碎的冰,晶瑩、繁密、疊加、通透。全身上下滿釉是需要在高溫下經歷一個由坯化釉的過程。釉色呈透明的青綠色,玻璃釉,細裂紋。從上到下有流釉痕跡。上部釉面薄而透,下部釉面厚而沉。臺灣志窯翡翠青瓷瓶便是其典型器之一。

翡翠青瓷〈柳葉瓶〉。

翡翠青瓷是臺灣地區臺東縣何志隆先生用柴窯燒製而成的一種當代創新工藝青瓷產品。不上釉的高矽質素坯入窯,採用長期浸泡於海上的漂流木作為燃料,運用燃燒室與產品室連通的雙穴倒焰式窯,通過長時間高溫煆燒而成。據生產者介紹,翡翠青瓷每燒一窯需要15天左右的時間,燒掉40多噸的木柴,每窯燒造成本高達200萬至250萬新臺幣。而且,近400小時日日夜夜窯溫冷暖及氣氛調控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疏忽,都有可能前功盡棄。產品的優質品率也僅保持在3%左右。高昂的燒造成本和太多的不可控因素,使得翡翠青瓷成為當代陶瓷藝術品中的稀罕之物。

「翡翠青瓷」的成釉機理。研究結果顯示(註1),「翡翠青瓷」釉是一種迄今為止尚未報導過的釉。其釉的性質屬於「鹽─灰」凝結釉。其原理是:生(素)坯在高溫的窯室內燒成過程中,燃燒室裡的漂流木在高溫(1200℃以上)燃燒中將其吸附的大量食鹽氣化並隨煙氣中的水蒸氣和木灰從燃燒室吸入至產品室。在窯內倒焰氣流的作用下熱氣流作上下左右運動,這種食鹽氣體中的鹼金屬氧化鈉(Na2O)直接與坯體表面的SiO2發生反應,生成一層棕黃色有光澤的玻璃態薄膜矽酸鈉(釉的基本成分),然後與坯體其它成分(如:Al2O3、Fe2O3、CaO等)發生反應而形成矽酸鹽質瓷釉──「鹽──灰」凝結釉。鹽──灰釉的傳質機理是:蒸發──凝結釉。它的傳質過程是:蒸發、擴散、凝結。

在還原氣氛下,釉層的厚度增加,釉中生成的結晶是:赤鐵礦(Fe2O3)、鈉輝石(Na2O·Fe2O3·4SiO2)、霞石(Na2O·Al2O3·2SiO2)。這種結構與天然翡翠有異曲同工之妙。現代科學研究認為:翡翠是由多種礦物組成的岩石。化學成分:矽酸鹽鋁鈉NaAl(Si2O6),常含Ca、Cr、Ni、Mn、Mg、Fe等微量元素。翡翠主要由三類礦物組成:輝石、長石和閃石。除此之外,還有鉻鐵礦及褐鐵礦等副礦物。因此,鹽─灰釉中的結晶組成與翡翠結構非常接近,故稱為翡翠青瓷具有科學的依據。


註1 周少華〈翡翠青瓷裸坯入窯化胎成釉柴燒機理科學研究〉,《中國傳統草木灰釉的傳承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河北出版傳媒集團、河北美術出版社,2017年5月。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全文摘自網址: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508792&Type=bkztb&SubID=866

(文圖請見《典藏.古美術》369期〈如冰似玉,再現千年青瓷血脈──何志隆翡翠青瓷〉,作者:翡翠青瓷。)

【雜誌購買連結】

典藏官網  
博客來
蝦皮
UDN電子雜誌
讀墨電子雜誌

【更多古美術最新消息】

FaceBook
Instagram

翡翠青瓷( 1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