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造節在十多年前,曾經被藝術界長期視為浮濫而缺乏藝術感的舉措,然而在近期燈節藝術化、城市文化形象品質提升的推動,藝術作品實質介入藝術節甚至翻轉公眾節慶的概念已逐漸轉化。春節前夕率先登場的「2020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光之書寫」便是臺灣首度以國家級美術館身分參與和交通部觀光局共同策畫(館方策展人賴駿杰與執行方策展人林長叡設計師),而這究竟又能產生出什麼新的策展能量?在年關前夕,國立臺灣美術館(簡稱國美館)館長林志明和我漫步在光地景改造後的國美館園區,細談這一年來如何構思空間展演能量和不同層次的觀演關係。
透過「2020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光之書寫」地舉辦契機,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林志明也進而思索,國美館可以提供什麼樣的專業展演價值,並保持一定的公眾美學位置。(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林志明說明這個策畫的起源,並不是為了造節而造節,而是觀察臺灣新型態燈節的整體氣候和美術館園區規畫的思考,兩者如何演變到運用藝術節的力量,策動空間改造。「在一年前我仔細去觀察已舉辦多年的月津港燈節,我發現臺灣的民眾已經可以接受藝術或設計的方式來觀賞燈節,它裡面完全沒有傳統的燈,也充分地運用水域。另一個思考面向則是,(國美館)館內會有局部展廳要開始整修,機構展演能量下降。」因此,林志明便開始思索,國美館可以提供什麼樣的專業展演價值,在既有的條件之下,保持一定的公眾美學位置。
林志明回想過去國美館館長倪再沁擔任館長期間,曾經很懊惱地看著園區假日草坪的人潮「為什麼館外的人永遠比館內的人多?」甚至可以經由統計數據看出,園區遊憩的人流因而進到館內看展的人數總是不成比例。藉由近兩、三年公共藝術節的型態漸漸有較高的比例往藝術性展演調整,國美館也將視野擴展到館內制式展廳外的場域。
「所以我們是不是可以翻轉『入館』的概念,如果我們好好加強整個園區展演的能量和品質,那麼,當觀眾進到(腹地10公頃)園區裡,我們是否也可以讓這些在館外休憩的民眾也進入美術館服務的範圍裡?」林志明也盤點了園區裡原本就有的4、50座雕塑作品,只是有些作品的現況和環境的關係,仍需要加強整理和重新規劃。
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林志明提到,「我們是否也可以讓這些在館外休憩的民眾也進入美術館服務的範圍裡?」。(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政治運籌面另一頭的拉力,在於交通部的觀光政策思索將過往從大量依賴陸客的觀光產業轉型到更精緻的國際節慶觀光路線。
「交通部觀光局的資源匯入大約是去年5、6月之間,對國美館開始思考更為廣義的公眾能量參與則是一年前,兩者在思考彼此專業的結合有可行之處,加上交通部有更充裕的執行預算,於是有了『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的創立契機。」林志明補充,跨部會合作不似外界想像的那般容易,在交通部、文化部所屬機構半年來的幾次會議裡,交通部長林佳龍也多次親自主持會議,也顯見策動初始階段的靜磨擦力在跨部門合作位居關鍵角色。
在跨部會合作中,交通部長林佳龍也多次親自主持會議,顯見策動初始階段的靜磨擦力在跨部門合作位居關鍵角色。(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第一屆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的「光之書寫」,除了讓國美館的展演能量有了「向館外擁抱群眾」積極意圖,也開啟館內與館外、半戶外穿越式廊道展演的嘗試。在農曆年間(1月26日)打開鮮少使用的國美館西南側之獨立出入口,讓館方得以在低限的人力動員和安全維護的資源需求,回應美術館在公共空間策辦藝術節慶活動的對話,因而首開國內公立美術館「連續36日夜間開放參觀」的紀錄。
在這個以元宵節為日程中心、前後展出逾月的館內201展覽廳,則以沉浸式藝術空間面世,這個名為《迴聲》(Échos)的作品來自電波接受器(Sondes A/V Duo)藝術團隊(臺籍藝術家盧藝與法籍藝術家林思柏Sébastien Labrunie組成),透過數位轉譯的方式拆解1960年代臺灣現代主義的經典繪畫,並與當時臺灣電視普及的文化背景對話,一面佐以繪畫素材、一面輔以電視類比雜訊和聲響,讓更多民眾得以從3D的多元視角理解臺灣藝術史。
電波接受器(Sondes A/V Duo)於《迴聲》(Échos)演出現場。(© Solène Klein)
甫於15個月前接任館長的林志明,開拓館舍公共性始終是他思考的一個重點,國美館一般進出觀賞的藝術大街需要動員相當的人力才能維護,但西南側出入口卻長期閒置。「這是本來館內就有的空間流通設計,甚至入口內的洗手間,長期以來就只有書店的工作人員在使用,非常可惜。」林志明認為,在西南側入口開放之後,除了讓201展廳得以在未來有更獨立運作的條件,也保留了同樣可以運用該獨立出入口、委外經營的國美館精品店(販售圖書與紀念品)未來觀察這個空間能量轉化後的營運可能。
揉合再現1960年代藝術和媒體風貌的《迴聲》空間,除了是回應「沉浸式體驗」作為文化部其中一個文化科技的重點政策項目,201展廳作為複雜的佈展技術呈現,未來也將規劃成為媒合藝術家在高規格體驗裝置的實驗展演場。
電波接受器(Sondes A/V Duo)的作品《迴聲》(Échos)。(© Sondes)
響應「光之書寫」藝術節還有國美館的兩個鄰居;正對面的由鉅大恆住宅大樓,其外牆就有LED橫光遞次增減變化的設計;隔著園區東側英才路相望的臺中老爺行旅,原先在頂樓不規則設計的立方量體,也特別開啟建物原先就設計的彩色光雕變化。此外,臺中相關的觀光協會,以及美術館週邊之美術園道商店街管理委員會等地方協會與團體,都因應了這個新設公眾展演而有了接觸和響應,過去少有將美術館作為套裝旅遊行程,也透過這次計畫的多角串接,而有了新的群眾觀演關係。
實地走訪「光之書寫」的戶外作品,會發現國美館近月來所添設「光環境設計」的努力,光環境設計不僅對於園區雕塑作品進行燈光照明的微調改善,也一併在原先平庸或昏黃的停車場園景,有了耳目一新的光雕式照明設計,在重點人行通道和園藝造景廊道,都呈現出不同以往的風貌。
「因為屆時這裡就像是臺灣燈會的副燈區,在人流大增的情況下,服務必然需要到位,這也是為什麼要做這麼多的光環境設置。」林志明補充,這不但可為臺灣燈會作為一種藝術性觀賞的中繼站,甚至可以讓燈會和光影藝術節提供了不止是一日行程的可能性,畢竟燈會所在地后里本身不是大型的交通轉運站,而位居交通節點、具有旅客吸納量的城區中心,光影藝術節就提供了旅客在賞燈行程的駐留選項。
「值得特別提的是,『光影藝術節』或『光地景』概念的強調,不單是館方的建構意向,其實也是林佳龍部長在更早擔任臺中市長任內就在推動的概念,這是他從地方首長到中央部會都一貫重視的空間政策理念。」林志明補充,原先作為多年舉辦的「臺中光影藝術節」在光地景和藝術造節的觀念延續,從原先在秋季短短幾天的規模,延長其展演日程能量,因而有了「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何理互動《頻道》,LED、馬達、塑料、金屬,10x2x高3m,2019。(攝影/劉森湧,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光地景設計和光影藝術作品之間的關係,也藉由展呈作品的環境關係,理出一條有線索的策展區位概念。「像設置在二樓穿越廊道的何理互動作品《頻道》(Channels),也是經由館方的策展建議,才落腳在那個空間的。」林志明表示這是個別有意義的說服過程(何理互動設計團隊原先希望在館內),但二樓的廊道不僅是園區原有設計裡唯一得以穿越園區前後,這個半戶外的空橋,也得以透過館內大廳的玻璃帷幕,在傍晚時分或週六夜間開館的時間,產生館內外的對話關係。
莊志維《森林裡的洋流》,烤漆黑鐵、LED,數位控制器直徑350、400、500cm各一,環形面寬15cmx高15cm,2017。(攝影/劉森湧,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林志明站在二樓穿廊的前露臺,遙指著遠方莊志維設置在星光草坪的《森林裡的洋流》,透過數位感應控制器的色譜變化,再將視野轉進下凹庭園裡,丁建中的《浮游》則是另一件以色溫與流明控制為主的作品,兩作品同為人影感應互動變化,但空間部署錯落有別,也呼應美術館較為寧靜和深沉的感知場域。
丁建中《浮游》,鐵件、塑料、LED線燈、程式控制,直徑100cm,2020。(攝影/劉森湧,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而將目光轉到鄰近廣場中央東側,兩件姚仲涵的作品《光電獸#15-東區》和《光電獸#19-草與樹》,兩件則分別是在北市頂好商圈的龍門廣場移地展示,以及曾於2018年寶藏巖光節《光電獸#6-草地》概念延伸而成的新版作品。兩件作品採用聲音感應互動,恰如其分地在廣場較為喧鬧的場域,成為光影藝術節展出後,高度受到公園休憩民眾喜愛的部份。
姚仲涵的作品《光電獸#15-東區》與《光電獸#19-草與樹》。(攝影/劉森湧,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將「光之書寫」視為國美館盤點再造閒置空間的舉措,還可以反映在日本藝術家大西康明(Onishi Yasuaki)《虛空邊緣》(Edge of Void)這件十分輕盈日常媒材的定時循環裝置作品所在得到印證。這個位在館區入口側面的「E亭」,過去長期閒置,或僅有少數大展將不甚顯眼的文件紀錄作為邊陲地帶使用,然而透過適當的展覽佈局,這個意象神秘卻又讓多數民眾看得懂運作機制的作品,便搖身一變成為這個接壤在館區大門和園區作品裡,另一個重要的空間對話橋樑。
如何讓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不止是臺灣燈會的「副燈區」或是「藝術性的展示區」,也是過去半年文化部、交通部和國美館在策辦這個新型展演機制的課題,林志明指出,「林部長也提到,過去的臺灣燈會因為各縣市輪流舉辦的機制需求,雖然造就了各個地方觀光機會,但也讓各地的燈節、光地景藝術節沒有辦法延續成為具有『品牌化』的帶動。」因此,作為一個真正的品牌,也是讓各地的燈節得以藝術化和在地策展力發展(如月津港燈節的在地品牌化)。
大西康明(Onishi Yasuaki)《虛空邊緣》(Edge of Void),塑膠片、紙張、螢光塗料、風扇、螢光燈,直徑280x高360cm,2020。(攝影/劉森湧,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從「辦展不辦節」到「辦展也辦節」,美術館在這兩者之間的差異又是如何?林志明引用啟蒙時代的政治哲學名家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曾提過的理論「藝術和節慶之間所存在的對立關係」,藝術會因為感知、智識、心智經驗而產生人和人之間的差異,在品味、看懂、閒暇的條件上的種種對立,「然而,節慶的概念就是相反,無論你是怎樣的出身或具備如何後天養成的智識能力,都能透過它將不同差異的人連結在一起,不是要產生分離,而是連結,我想這就是節慶的意義。」林志明也認為,透過專業藝術機構的策展,也可以在未來成為一項固定的公眾策展機制後,和設計類策展的藝術節,逐步演繹出不同層次和感知關懷的核心。
當前各部會的公共節慶藝術化的趨向,也反映了全球藝術節和雙年展在經費預算規模的分野,菁英化的雙年展體制,在其擴張至一定規模瓶頸後,可能仰賴更多的收藏家或基金會連動關係,但就世界各國對於藝術民主化的需求,則出現更為廣義的與一般公民的觀賞關係,也再次揭露著「藝術家為造節設計藝術品」或「設計師成為藝術家」的流動關係。
姚仲涵《光電獸#19-草與樹》,LED、電腦、音響、電子裝置,25x25m,2020。(攝影/劉森湧,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丹尼爾.蒙特韋德(Daniel Monteverde)《星座》(Costellazione)、《星星的使者》(Messaggeri delle stelle),LED、金屬,1480x高860cm,2019。(攝影/黃繼賢,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曾在去年透過全聯的贊助,在臺北燈節期間於市政府廣場設計光雕裝置,義大利設計師丹尼爾.蒙特韋德(Daniel Monteverde)這次在國美館「光之書寫」的策展受邀展出《星座》、《星星的使者》,就有感而發地說到,「在各地光節的邀請設計作品經驗裡,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藝術家般的待遇,也是過去沒有過的經驗。」
藝術和設計的分野是什麼?除了傳統的答案「設計提供解決方案」、「藝術指出問題或困惑」,在當代藝術與藝術造節透過不同策展體制的差異分野,我們應該有機會產生新一代的公共藝術論述或觀點。
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的「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活動主視覺。(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2020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光之書寫」國際論壇
時間|2020.02.15(六)10:30-17:00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演講廳
時間|2020.02.15(六)10:30-17:00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演講廳
【講者】
CEO of Berlin Festival of Lights, Birgit Zander
International manager for Lyon Lighting Festival, Jean François Zurawick
CEO of Latina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Inc.
藝術家丹尼爾.蒙特韋德(Daniel Monteverde)
CEO of Berlin Festival of Lights, Birgit Zander
International manager for Lyon Lighting Festival, Jean François Zurawick
CEO of Latina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Inc.
藝術家丹尼爾.蒙特韋德(Daniel Monteverde)
【與談者】
NAKED總經理( General Manager of NAKED)中川伸作( Shinsaku Nakagawa)
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林志明
吳漢中
集思會展事業群執行長葉泰民
何理互動執行長葉彥伯
藝術家姚仲涵
NAKED總經理( General Manager of NAKED)中川伸作( Shinsaku Nakagawa)
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林志明
吳漢中
集思會展事業群執行長葉泰民
何理互動執行長葉彥伯
藝術家姚仲涵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交通部觀光局、財團法人臺灣美術基金會
協辦單位|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合作單位|台灣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陽明海運文化基金會、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策劃單位|擷果創意整合有限公司
總統籌|林志明 館長
策展人|賴駿杰、林長叡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交通部觀光局、財團法人臺灣美術基金會
協辦單位|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合作單位|台灣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陽明海運文化基金會、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策劃單位|擷果創意整合有限公司
總統籌|林志明 館長
策展人|賴駿杰、林長叡
2020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光之書寫
展期:2020.01.18-02.23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園區、201展覽室
地址: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備註 臺灣藝術史沉浸式展演時間|2020.01.26-03.01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