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欣賞

包括美學、藝術理論、繪畫鑑賞、作品解析、藝術家理念、展覽等書籍與評論。

⮩返回 Artco Books Inspiration 閱讀靈感

藍調與顏色的關聯:從象徵自由遼闊到形容悲傷抑鬱
孤獨與掙扎,是很多藍調音樂裡反覆出現的主題,但這並未解釋藍調與顏色的關聯。那麼,「藍調」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呢?《紐約時報》...
中國當代藝術「跨經驗」:當代性的邊界?「後感性」狀態?
新一代即使在針對權力展開批判的時候,權力也不只意味著中國的現行體制和意識形態,而是擴展到了傅柯所揭示的現代社會形態裡無所...
藝術史學的世界觀:閱讀阿爾弗雷德・巴爾《馬諦斯的藝術作品與觀眾》
巴爾這本關於馬諦斯的著作與以往的出版品截然不同,它透過北美學術研究機構本身與藝術家、檔案、藝廊、收藏家,以及研究者團隊的...
消費消費:資本主義下的普普文化差異
從意識型態和社會發展背景來看,普普藝術在1960年代的英美兩地出現,原具反抗當時權威主流文化和架上平面藝術之姿。它不僅反...
姚瑞中《巨神連線補遺》導論:龍穴處必有廟宇,宮廟旺多見巨神(節錄)
台灣寺廟多、巨大神像更多,而且鑄像速度有增無減,人類欲望隨著一處又一處宮廟和神像形成一個又一個點,再連結成無數線條交錯之...
藝術評論的相對性理論:文化相對論及其質疑
20 世紀早期的藝術家改變了我們對於藝術可能會是什麼的看法,拋棄了長久以來對於技法與「高」(high)或說純藝術/美術(...
《侍女圖》藝術裡的矛盾:從繪畫中看人物心理、權力運作
我自相矛盾嗎?好吧,我就是自相矛盾(我是廣闊的,我包羅萬象)。    ——華特.惠特曼(Walt Whitman,181...
他把性變成藝術,把藝術帶進性——英國最具話題性的傳奇畫家盧西安.佛洛伊德
盧西安想要一個人,就會仔細觀察這個人,看這個人和他的互動如何,這意味著他想在繪畫中展現這個人是誰、是何種模樣。
圖像小說鼻祖《與神的契約》:猶太租貸公寓裡的人生百態
《與神的契約》最大的特色,或許便在於處於中立位置的「建築」才是主角,而其中上演各種生命戲碼的人物,只是時間洪流中的微小配...
光、色彩、感知——「單色」與「虛無」的突破
他們對單色的關注,從表面轉向無形的光透明度。他們探索的是「如果我見證了神祕,那它就是無中介的(unmediated);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