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建築誠懇】臺南公共建設的自然生態與歷史對話考驗
即將於2024年邁向建城400年的府城,更在悠久綿長的城市發展歷程中,孕育了各式充滿文化底蘊的建築樣式。近年在臺南則愈發...
故宮博物院的政治與歷史情境(三)
新世紀以來,只要民進黨在中央執政,故宮博物院一定成為政治題材。
非洲未來主義:黑人專屬的另類明天(上)
自1960年代以來,「非洲未來主義」一直是個跨學科的文化運動(音樂,文學,視覺藝術,電影等),深深受到非洲歷史、神話和宇...
參加藝術比賽紀實
我很少獲獎,所以某一次投件終於進入到評審階段,我心裡忍不住激動。殊不知從這個時刻開始,就是一連串的心累。
女神的死亡與復仇:異色符號的媒介轉譯與再現
從繪畫到電影,再從電影到社群網站,我透過「異色文化」在經由不同媒介轉譯與傳播之後的例子,闡釋可能出現的不同社會反應與文化...
我們都知道要向成功學習,卻不見得知道失敗可以給予更多─展示教育的失敗學
上個月台鐵發生事故的事情壟罩媒體多日,有民意代表提及要將損毀的車體進行展示。本文就從這一點出發,從展示的角度來談談「失敗...
國際博物館日—談啟蒙運動與大英博物館的前世今生
大英博物館於1753年創立之初定位為「世界博物館」。1759年,創立6年後,從原來只開放給知識份子,首次免費對公眾開放,...
「專業」與「公眾」的困局── 談CCC創作集的問題與可能的未來
4月29日CCC創作集編輯部發出解散聲明 ,又再次引爆CCC是否廢止的問題,此文以數位典藏的初始目標談起,再從「誰能代表...
臺博館常設展「浮生臺灣」:多方凝視匯聚而成的最終軌跡
2021年二月底,國立臺灣博物館二樓展場的常設展換展後盛大開幕,並且是近7、8年來,繼三樓的「發現臺灣」以及地下室的「臺...
Sometimes Concept Just Ain’t Enough──從北美館《儲回大地的藝術》看當代藝術的知識介入危機
一場儲回大地的「碳中和」當代藝術環保大戲,在荒腔走板的「先砍樹林再種樹苗」的計畫執行中,無情、赤裸且殘酷地揭露了,當代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