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編輯作為思想方式——重訪1990年代
【編輯作為思想方式】藝文媒體的論政性,胡永芬的90年代:在一條沒有新聞的線,跑出獨家
藝文媒體公共性來自對生態的提問,以及對於文化政策透明度的要求。在數位浪潮之下,我想沒有一位編輯者不曾在數據、流量的高低中...
【編輯作為思想方式】網路知識生產與編輯行為——一個香港文藝人的簡單思考
一個有見識、有眼光的編輯絕不可能再把自己的「編輯/整理」工作限制在某一個小疆域裡,而是懂得面向網路,迎向大眾生活多樣複雜...
【編輯作為思想方式】當壞學生開始編輯——1990年代校園地下刊物的笑聲與反叛
從現在的眼光回看,這些地下刊物在30年前的挑釁,更不可避免地帶有些許天真的色彩。歷史距離帶給地下刊物的宿命,就是它曾經的...
【編輯作為思想方式】從文本到現場:被編輯的九零年代中國藝術路線圖
1990年代的初期的中國藝術觀點依然裹挾著1980年代特有的狂熱,學術界甚至有一種獲得了進入後現代社會捷徑的幻覺,就有學...
【編輯作為思想方式】歷史天使看到了未來?——關於民眾劇場關於民眾文化運動的片斷追憶
從《民眾文化月報》篇目及作者群看來,討論的議題焦點,並不是像1992年1月之後是以「民眾劇場」為中心焦點環繞著展開的,而...
【編輯作為思想方式】文化造型:蔣勳的一年《雄獅美術》
台灣1960年代的前衛運動與1970年代相近於歐洲「前衛運動」的「現實」發聲有著對比性的根本差異,前者以翻譯引進外部力量...
【編輯作為思想方式】「我們在南方發聲」:速記1990年代以高雄地區為核心的藝術媒體發展
1980年代末,隨著政治解嚴所迎來的社會與經濟開放,房地產開始上揚至顛峰,股市狂飆至上萬點,同時,1988年臺灣替代空間...
【專題】編輯作為思想方式——重訪1990年代
「媒體」從來不只是集合資訊、知識的介面,而是與社會控制、意識形態、商品化等緊密糾纏、相互矛盾的「權力空間」。甚至,返視《...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