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展演
成為火星人類學家——「給火星人類學家」的突破與啟示
日前於新北市藝文中心展出的「給火星人類學家」,是該中心首度主辦專注於當代藝術的聯展,策展人張君懿獨特的策展風格也清晰可見...
故宮以數位展示優勢加持地方文化力:「藝想獸譜」打開藝術 X 科技X自然維度
國立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近年大量與地方政府的文化單位共製展覽企劃。這次與新竹文化局241空間合作「藝想獸譜」,即是將故...
郭志宏的「風景研究」 :一位藝術家的「語言學論集」
郭志宏於也趣藝廊的新作個展「嵎隅」開展,作品從早幾年的「某山」、「此山」,到如今的「風景研究」,郭志宏筆下的諸山在去除具...
現代建築在臺灣的實踐:高而潘建築作品珠玉展
高而潘建築師是臺灣在二戰之後所培養的第一代建築師,從事設計與教學多年,深受學界與業界推崇。他的作品是1960年代以來現代...
龍門石窟全面啟動:廣東省博「魏唐佛光─龍門石窟精品文物展」
2000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龍門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龍門地區的石窟和佛龕展現了中...
雙生子、老照片與附身:林羿綺「越洋信使」憑弔儀式中的咒術體系
林羿綺今年七月於鳳甲美術館的「越洋信使」個展中,是以《雙生》為名的單頻道創作,以近代東亞與南洋的人口流動為中心,故事從一...
丹尼爾.阿爾軒(Daniel Arsham)被侵蝕的寶可夢「關東遺跡」展覽開幕,周邊商品同步發售
備受藝術圈與時尚圈寵愛的美國藝術家丹尼爾.阿爾軒(Daniel Arsham)作品貫穿「虛擬考古」的概念,創作理念、作品...
疫情中持續探測臨場性作品可能:北美館「藍天之下:我們時代的精神狀況」
臺北市立美術館自2015年來,持續由館內策展人蕭淑文帶來針對跨域、混種與臨場性(Live work)作品為基礎核心的展演...
極境微光:陳俊明的藝術旅程
「極境微光——陳俊明紀念回顧展」是陳俊明30年來創作生涯的完整集結與回顧。展覽位於北師美術館二三樓,以繪畫、文獻、裝置、...
李明學個展「盲點」:揭示者與異化者
李明學在紅野畫廊的最新個展以「盲點」為題,以此「不是點的『點』」為線索,緩步開啟其規劃中的「點、線、面」三部曲。某種程度...
文章導覽
1
...
87
88
89
90
91
...
128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