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展演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開館展:京都的美術 250年之夢
值此難得的機會,若能造訪京都,遊歷名山古剎、祇園老街之餘,不妨來趟京都市京瓷美術館,感受青木淳改造後低調優雅的展覽空間,...
雪域神境,梵音悠揚:「覺醒:朝向證悟的藏傳佛子之旅」展覽直擊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現正舉辦的展覽「覺醒:朝向證悟的藏傳佛子之旅 」,彰顯藝術創作對於雪域佛教精神實踐的重要性。在全場千...
從手稿、寫生冊看國寶級畫家林玉山的一路走來──臺中國美館「林玉山作品捐贈特展」
本次捐贈展從大量典藏品中精選不同時期的佳作,並特別挑選過去鮮少露面的早期作品、可與作品相互映證的稿件、數量可觀的寫生手稿...
東方後現代的桃花源:國立國父紀念館「2020潛龍勿用—林章湖書畫展」
時代浪潮考驗創作者的智慧,藝術真理永遠在彼岸,「莫信全球歸一的,無涯理境策前程。」現正展出的國立國父紀念館開春大展「潛龍...
在界線中前行: 2019新加坡雙年展
2019新加坡雙年展共有77個藝術家參與,作品遍佈島內11個場域,相較於上一屆的新加坡雙年展(Singapore Bie...
鄺鎮禧的「黯淡上揚」:從平面到立體與空間的物件奇想
在鄺鎮禧個展「黯淡上揚」中,我們可以透過其作品觀察到,當製造聲音的機械產生出的聲音不再用於聆聽、當規範度量衡的器具不再有...
【幻夢.魅影.光: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專題】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出生於泰國東北的孔敬市,大學時期主修建築,後赴美至芝加哥藝術學院(School of the Art...
「光之書寫」如何翻轉國美館展演能量?林志明談公眾藝術策展和光環境園區的共榮關係
從「辦展不辦節」到「辦展也辦節」,美術館在這兩者之間的差異又是如何?年節前夕率先登場的「2020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光之...
多元文化衝擊下的掙扎與呢喃,傅丹個展在文心藝所工坊
客居他鄕的文化疏離性,讓葉曉甄對傅丹(Danh Vō)作品有獨到的心得。她指出,傅丹的作品以詩意方式闡述對於歷史、政治、...
古人宴客的藝術—美國普大博物館「永恆盛宴:10至14世紀中國藝術的宴席餐會」展
「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這是盛唐大詩人李白筆下描繪的宴飲場景。到了中唐,詩人白居易筆下膾炙人口的〈琵琶行〉則將宴...
文章導覽
1
...
86
87
88
89
90
...
121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