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展演
藝術展演
PROVOKE:挑釁還有力量嗎?
《PROVOKE》在今日的意義是,它提醒我們所謂的攝影或是藝術,只是世界和自我之間的碎片。而《PROVOKE》最大的挑戰...
請給洪通一個家:信任基礎薄弱,作品難以翻身
素人,加塗鴉,算不算藝術家?這個問題,困擾了臺灣半個多世紀,更讓無師自通,喜歡塗鴉的洪通,生前妾身未明,被當作鄉土運動工...
來一場初春的藝術饗宴: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2021年春季展覽直擊
一個「走觀念路線」的影展,黃明川談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的八年
已連續舉辦八年的「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今年以試圖攫住時代轉變的「重組另世界」主題,於3月的三個週末成功舉辦。這樣一個非...
2021年策展人培力計畫「策展人培力@美術館專案」:「家物事」與「特別容器」
由國藝會與臺藝大有章藝術博物館共同主辦「策展人培力@美術館專案」,分別由鄒婷所策畫的「家物事」以及齊簡所提出的「特別容器...
無域之後:「香路輕旅圖」與藝術家找尋屬於自己的情境場域
陳俊德策展出城藝術展,每一屆展覽以展出富有傳統文化底蘊的當代藝術為方向,本屆「香路輕旅圖」參展藝術家共有八位,包含許文融...
繪畫於數位藝術中如何魂牽夢縈?「編碼與解碼—黃裕雄個展」中媒介與個人生命的雙重回返
闊別個人藝術創作實踐多年後再「復出」,「解碼與編碼」不只能量爆發式地展現了黃裕雄經長年經驗積累,之於數位媒材技術的游刃有...
毛澤東在臺灣?國美館舉辦湯瑪斯.魯夫攝影大展
於3月27日在國立臺灣美術館開鑼的「影像之後:湯瑪斯.魯夫1989-2020攝影作品展」,將出現有毛澤東主題的《中國樣板...
幾米的喃喃之森,詩與藝的交織
「幾米──畫室裡的呢喃」精選橫跨藝術家幾米完整創作生涯的90餘件作品展出。藝術生涯近23年,幾米的創作具有多變的敘事風格...
從「獎」到「展」,從在地到國際的轉型:桃美館館長劉俊蘭談「桃源國際藝術獎」
桃園市立美術館於2018年1月1日成立並接手該獎之辦理後,去年首度大幅轉型為「桃源國際藝術獎」,對國內外藝術家徵件,並於...
文章導覽
1
...
85
86
87
88
89
...
135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我已閱讀並同意網站的
服務條款
,並同意按照
隱私政策
存儲和使用我的個人數據。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