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貽安(Yian Chu)
大學學習西班牙文,後修讀中國藝術史,有感於前生應流有鬥牛士的血液,遂復研習拉丁美洲現代藝術。誤打誤撞進入藝術市場,從事當代藝術編輯工作。曾任《典藏投資》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企劃主編,現為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副總編輯。
當鑑定「生意」產生之時,往往就是糾紛發生的時候。有需求就會有人尋找空隙,創造另一種利益結構,同時吸引專業能力欠佳的單位接...
藝術品的辨真鑑偽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便學有專精的專家學者,也有可能發生「看走眼」的時候。而當爭議成為對簿公堂的攻防...
面對一個全新的科技技術時代,以及全新的文化生產與發佈模式,當今臺灣的藝術教育勢將面臨諸多不確定、挑戰以及發展與轉型的困境...
藝術家董承濂今夏(2024)應舊金山芳草地藝術中心(YBCA)之邀舉行個展「11 to 88」,展出其長期創作計畫「八十...
藝術能教嗎?受訪者一致認為最超越的想法與心靈都不是教出來的,也未必要從美術學院尋覓,一如物理系無法教出發明相對論的愛因斯...
這半年來,我不時以「學院是藝術平庸的推手嗎?」詢問身邊友人。絕大多數點頭如搗蒜,或直接說:「勇敢點,把問號拿掉。」那麼,...
回首創建初期,洪金禪表示,儘管許多地方都需要摸石頭過河,但分齡的規畫以及動手的想法卻是一開始就奠定的概念。找藝術家一同合...
2010年,研究中心由蕭瓊瑞主編,出版了多達32冊的《楊英風全集》,並建置了藝術教育基金會網站,收錄了完整的作品、照片與...
五月中旬,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辦了「溺浮沉洄:許雨仁回顧展」,展示藝術家許雨仁50多年來的創作成果,包括水墨、油畫、複合媒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