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飛豪

陳飛豪,生於1985 年。文字寫作上期冀將台灣史與本土想像融入藝術品的詮釋。藝術創作上則運用觀念式的攝影與動態影像詮釋歷史文化與社會變遷所衍生出的各種議題,也將影像與各種媒介如裝置、錄像與文學作品等等結合,目前以寫作與創作並行的形式在藝術的世界中打轉。曾參與2016年台北雙年展,2019年台灣當代藝術實驗場之「妖氣都市:鬼怪文學與當代藝術特展」、2021年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的「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及2020/2021東京雙年展。著有《史詩與絕歌:以藝術為途徑的日治台灣文史探索》。

【鬼月專題】臺府展中的幽靈畫作與日治臺灣的鬼怪圖像
本專題則是試著重新透過臺灣日治時期視覺文化發展中的兩個區塊探索當時的鬼魂描繪,首先在本文討論現代性圖文傳播(如西式書籍裝...
雙生子、老照片與附身:林羿綺「越洋信使」憑弔儀式中的咒術體系
林羿綺今年七月於鳳甲美術館的「越洋信使」個展中,是以《雙生》為名的單頻道創作,以近代東亞與南洋的人口流動為中心,故事從一...
「秘密南方」中的冷戰前線:那些藏匿在典藏庫深處的全球南方主題作
長期耕耘「全球南方」議題的策展人高森信男,本次受邀至臺北市立美術館的策展計畫「秘密南方:典藏作品中的冷戰視角及全球南方」...
安卓藝術的「生生長流」:疫情風暴中屹立的10週年
在武漢肺炎造成全球藝術界重創的非常時期,位於臺灣臺北的安卓藝術卻在逐步解封的6月6日當天有了開幕歡慶的慶祝會,在基本防護...
2020綠島人權藝術季:背離或被迫遠離於主論述之外的鮮明印記
今年二度策劃該藝術季的策展人羅秀芝,開始選擇向外擴延,以概念性的主題——「邊緣者」——作為發想骨幹。談起這個看似抽象,卻...
2020曲德義個展「時空.曲面」:藝術家創作時序與觀者動線的互逆交錯
2018年2月,曲德義卸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館長一職並從學校退休之後,在今年5月舉辦了回歸全職藝術家身份後在這...
趙剛的中國歷史人類誌與迷惘孤寂的「超限戰美術」
在這國際邊界幾乎因為防疫工作而全面封鎖的同時,臺灣的關渡美術館在今年五月則是與亞紀畫廊共同合作,排除萬難地推出了中國藝術...
郭雪湖的半生流轉與其投射出的台灣藝術主體性
重新瀏覽郭雪湖的一生,大家多較熟悉戰前以台展三少年風靡畫壇的風光時刻,但事實上他在戰後歷經台灣主權轉移、二二八事件、特別...
2D動態拼貼影像作為承接:攝影機影像與後錄像的中間地帶
在2018年前臺灣的當代藝術展演中,除了孫松榮觀察到的創作徵侯之外,在這之前亦有類似的案例不斷地在浮動、碰撞與操作。而這...
鄺鎮禧的「黯淡上揚」:從平面到立體與空間的物件奇想
在鄺鎮禧個展「黯淡上揚」中,我們可以透過其作品觀察到,當製造聲音的機械產生出的聲音不再用於聆聽、當規範度量衡的器具不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