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飛豪

陳飛豪,生於1985 年。文字寫作上期冀將台灣史與本土想像融入藝術品的詮釋。藝術創作上則運用觀念式的攝影與動態影像詮釋歷史文化與社會變遷所衍生出的各種議題,也將影像與各種媒介如裝置、錄像與文學作品等等結合,目前以寫作與創作並行的形式在藝術的世界中打轉。曾參與2016年台北雙年展,2019年台灣當代藝術實驗場之「妖氣都市:鬼怪文學與當代藝術特展」、2021年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的「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及2020/2021東京雙年展。著有《史詩與絕歌:以藝術為途徑的日治台灣文史探索》。

趙剛的中國歷史人類誌與迷惘孤寂的「超限戰美術」
在這國際邊界幾乎因為防疫工作而全面封鎖的同時,臺灣的關渡美術館在今年五月則是與亞紀畫廊共同合作,排除萬難地推出了中國藝術...
郭雪湖的半生流轉與其投射出的台灣藝術主體性
重新瀏覽郭雪湖的一生,大家多較熟悉戰前以台展三少年風靡畫壇的風光時刻,但事實上他在戰後歷經台灣主權轉移、二二八事件、特別...
2D動態拼貼影像作為承接:攝影機影像與後錄像的中間地帶
在2018年前臺灣的當代藝術展演中,除了孫松榮觀察到的創作徵侯之外,在這之前亦有類似的案例不斷地在浮動、碰撞與操作。而這...
鄺鎮禧的「黯淡上揚」:從平面到立體與空間的物件奇想
在鄺鎮禧個展「黯淡上揚」中,我們可以透過其作品觀察到,當製造聲音的機械產生出的聲音不再用於聆聽、當規範度量衡的器具不再有...
現代性與日治台灣藝術家的社會直面:張義雄的BL之戀、顏水龍的商業設計與洪瑞麟的礦工畫
談起台灣日治時期的藝術創作,在面對當時社會劇烈改變的一個世代,我們也試著用不一樣的途徑,在個人藝術風格的純粹分析之外,以...
背叛之海中的午後曳航:現代性情慾的翻轉與三島式美學的演繹
數名身材健壯的男子在畫有橫濱港地圖的撞球桌上來回交手,除了表現出不同國際勢力在此的交錯之外,這些男體符號的表現,再搭配改...
持續擴張的無解生活與弔詭的有機體:賈茜茹的「這是一個在自助洗衣店的故事」
使用現成物創作的藝術家,事實上不在少數,但我們卻可從賈茜茹的作品中,看見了一絲絲隱藏在生活中的不安與恐懼如何被最大化成一...
CIT19國際論壇「當代策展的亞洲語境及其超越」第三日:邊緣者的主體凝聚、中心霸權建立以及某種「被忽略」
論壇的中心思考在於策展與藝術史建構間的關係。以機構為發展基礎的藝術史專題策展,當然可能成為西方霸權文化輸出的重要形式,但...
臺北當代藝術館與台灣感染誌協會:瘟疫的慢性處方
哲學家蘇珊.宋妲(Susan Sontag)根據自己的乳癌就醫經驗撰寫《疾病的隱喻》一書中,指出癌症與愛滋醫師告知病患的...
張永達的「呼吸的路徑」:光、影、空氣與聲音,各種低限要素下的展演提示
藝術家張永達本次就新藝計畫徵件而在此發表的個展「呼吸的路徑」,藉由臺中國家歌劇院的「凸凸廳」空間的特性,在建築空間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