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伯丞

從搖擺到龐克—引領風騷的藍領文化
如果說,「階級」品味翻轉指向了1960年代以後的某種文化情境,那麼同時還伴隨著對於「藝術無產階級烏托邦」的想望,恰是在這...
漂浮在海耶克的夢境裡:陳乂的「率 Rating |||||| ||」與貨幣的非國家化
高舉著「去中心化」、「非國家化」等理想主義色彩的「虛擬貨幣」在新世代金融圈中成為了某種全新的時尚信仰。而NFT更成為了疫...
斷垣殘壁間的藝術1945-1955
1945至1955,看似沒有全新藝術思維誕生的十年,在斷垣殘壁間努力地從舊有的傷莖敗葉中抽出屬於未來的新芽。從此之後「藝...
從ACG到WINDOWS,當代藝術的媒介演化環境
「視窗世代」的當代「視覺藝術」,其所呈顯出的特質與面貌,一如史澤曼(Harald Szeemann)所強調的藝術生成方式...
【下一站,首爾】這些年我們一直追的韓國——關於文化產業政策的迷思
自2002年前文建會主委陳其南先生提出文化創意產業政策以來,「韓國模式」始終是台灣在思考及討論相關範疇議題的主要參考對象...
Sometimes Concept Just Ain’t Enough──從北美館《儲回大地的藝術》看當代藝術的知識介入危機
一場儲回大地的「碳中和」當代藝術環保大戲,在荒腔走板的「先砍樹林再種樹苗」的計畫執行中,無情、赤裸且殘酷地揭露了,當代藝...
全球化與「當代」藝術的告別
「當代如果是一個歷史時期,那麼何時是它的結束?」,課堂上這簡短的問句,開啟了一個深刻的問題:「『當代藝術』是否即將步入結...
【空總專題】文化政策的難題與實驗 伊卡魯斯、傻子伊凡還是愛德華.愛立克?
無論如何,「實驗」開始成為人文與藝術裡對於摸索、嘗試新事物的一個鏗鏘有力的「理由」。從某個角度上看,以「實驗」為名進行全...
在月色的陰翳中──疫病危機中被消失的博物館員
也許是台灣的疫情和全球其他地方相較太過平行宇宙,亦或者是國家養的體系太廣泛,也因此我們對於文化產業在這一波全球疫情中,其...
總體經濟大師的個體經濟實踐:凱因斯的藝術投資
2018年3月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了一篇名為《當凱因斯扮演藝術品買家時》(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