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伯丞
這些年我們一直追的韓國——關於文化產業政策的迷思
自2002年前文建會主委陳其南先生提出文化創意產業政策以來,「韓國模式」始終是台灣在思考及討論相關範疇議題的主要參考對象...
Sometimes Concept Just Ain’t Enough──從北美館《儲回大地的藝術》看當代藝術的知識介入危機
一場儲回大地的「碳中和」當代藝術環保大戲,在荒腔走板的「先砍樹林再種樹苗」的計畫執行中,無情、赤裸且殘酷地揭露了,當代藝...
全球化與「當代」藝術的告別
「當代如果是一個歷史時期,那麼何時是它的結束?」,課堂上這簡短的問句,開啟了一個深刻的問題:「『當代藝術』是否即將步入結...
【空總專題】文化政策的難題與實驗 伊卡魯斯、傻子伊凡還是愛德華.愛立克?
無論如何,「實驗」開始成為人文與藝術裡對於摸索、嘗試新事物的一個鏗鏘有力的「理由」。從某個角度上看,以「實驗」為名進行全...
在月色的陰翳中──疫病危機中被消失的博物館員
也許是台灣的疫情和全球其他地方相較太過平行宇宙,亦或者是國家養的體系太廣泛,也因此我們對於文化產業在這一波全球疫情中,其...
總體經濟大師的個體經濟實踐:凱因斯的藝術投資
2018年3月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了一篇名為《當凱因斯扮演藝術品買家時》(W...
【藝術國家隊專題】測量、不完備與路徑依賴 ArtFacts.net積分與排名下的藝術世界
如果說,數學演算法作為ArtFacts.net其排名的基礎架構,那麼還必須記得的是數學家、邏輯學家和哲學家哥德爾(Kur...
Game Can Help:隔離時代的展覽技術
或許,「全球化3.0」的時代在瘟疫盛行的這時刻已然降臨,問題在於,如何從數位世界喚回觀展體驗?數位展覽形式又該是什麼樣子...
收藏.教養;啟迪.收藏——藝術博覽會中的文化藝術課程與講座
「收藏」存在著那超越了金額數字之上的門檻,那是張岱所說的「心力、目力」,從這個觀點看藝術品和文物的啟迪、鑑賞知識,都是為...
逆時性的具象和寫實:台灣寫實繪畫的返時間性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上看台灣的寫實和具象繪畫時,會發現,其發展路徑和西方藝術史那自文藝復興以來的古典寫實,沿著巴洛克、洛可可...
文章導覽
1
2
3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我已閱讀並同意網站的
服務條款
,並同意按照
隱私政策
存儲和使用我的個人數據。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古美術專題
古美術專欄
古美術市場動態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Line
Apple Store
Google Play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