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lin

328 Articles Published | Follow:
回家去吧!陶淵明的退休計畫:北宋〈歸去來兮辭〉的圖文轉譯
全球面臨少子、高齡化的社會環境,現代人到底幾歲退休才合理?在很久以前,看透官場腐敗,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在41歲就退...
2025 ABHK香港巴塞爾藝術展VIP首日直擊:國際畫廊強勢佈局,市場熱度不減
VIP首日觀者絡繹不絕,來自各國訪客與藝術界專業人士湧入香港會展中心。在國際地緣與經濟大環境中不確定因素頻仍的狀況下,毋...
2025 ABHK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開幕:11家臺灣藝廊參展亮點,透視藝術脈絡與當代對話
香港巴塞爾今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HKCEC)舉辦展開首日貴賓預展,公眾展期則為28日至30日。 本屆共有240家畫廊與...
【高森信男專欄】布加勒斯特藝術史散步(下):從民俗文化到後鐵幕時代
黃金時代及共產主義時代的羅馬尼亞彷彿是某種互為相反的鏡像,彼此對立卻共同構成了今日的羅馬尼亞文化。而在鐵幕解體之後,今日...
讓藝術成為生活的一部份:郭東杰談霍剛、李光裕個展與香港城市的共振
香港藝文策略創辦人郭東杰(Felix Kwok)是三月香港兩檔重要展覽——「霍剛:走進香港」與「李光裕雕塑展」的幕後推手...
從皇子潛邸到帝王之宮:少年乾隆皇帝的私人天地「重華宮」走出紫禁城,130件珍貴文物於澳門藝術博物館首度亮相
澳門藝術博物館與北京故宮博物院攜手呈獻的 「天下明德——故宮博物院重華宮主題展」,被視為澳門回歸中國25周年之際的重要文...
【蕭文杰專欄】古蹟、歷史與名士:臺灣何以「紀念建築」?
2016年之前《文資法》固然沒有「紀念建築」這一項,但是「紀念建築」等字眼屢屢出現在新聞標題中,或許正因如此,民間對「...
2025日本史上最大規模莫內《睡蓮》展覽現正巡迴中!
世界最大莫內典藏之一的巴黎瑪摩丹美術館(Musée Marmottan Monet),將48件作品直送日本打造「莫內 睡...
人類天生怕蛇嗎?橫跨歐亞與美洲「人面蛇身」的史前神話
蛇的形象不僅與生命的創造有關,還緊密聯繫著大地母神和自然的更新循環。即便現代都市人鮮少接觸蛇,仍可能在動物園感到不寒而慄...
臺灣電影大師楊德昌破萬件電影文物將捐贈美國哈佛大學圖書館
臺灣電影大師楊德昌生前一萬多件電影文物,將全數捐贈給隸屬於美國哈佛大學圖書館的哈佛電影檔案館(HFA)與哈佛燕京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