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HYU

296 Articles Published | Follow:
探討崩壞時代的共存哲學:印尼行為藝術先鋒Melati Suryodarmo談新作《斷片》
Melati觀察我們日常生活和周遭的現實,包含群體、街道和市場,混亂是如何與人們相互對應。在印尼街頭,交通的車流看似毫無...
攝影書的時代革命!德國出版巨匠Gerhard Steidl與攝影大師Robert Frank的長途對話
Steidl認為,Frank在1959年出版的最著名攝影集《美國人》,其過程是一場長期的奮鬥。Frank堅信「照片會自己...
重新召喚觀眾,在美術館編織影像閱讀的另類實驗:馮馨、陳慧穎策展「開放式結局」
綜觀整場放映計畫,其最大的意義,或許正在於「場域」本身。策展團隊表示,除了在放映現場對影音進行了細緻地調教外,事實上,在...
陳芯宜《雲在兩千米》改編吳明益《苦雨之地》,拿下威尼斯沉浸式單元最高榮譽!
陳芯宜感性表示「雖然辛苦,但看到觀眾摘下頭顯後的表情與回饋,是我們最大的慰藉,」她形容這次製作如同同時在做展覽、劇場、電...
蔡明亮獲頒終身成就獎,費比西國際影評人協會:他將電影變成一種冥想體驗
費比西國際影評人協會表示,蔡明亮將電影變成一種經得起時間淬鍊、充滿人道關懷,帶來冥想體驗的藝術形式;他敢於打破創作限制,...
駱麗真出任北美館第十屆新任館長
駱麗真為美國紐約大學藝術創作碩士、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博士,專長為當代藝術策展與評論、新媒體藝術研究與創作、美術館...
文化部追加2.8億預算遭刪,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發表聲明:文化工作不是「要飯」
立法院於8月29日三讀通過「114年中央政府總預算追加預算案」,行政院原提出878億4,136.9萬元,最終刪減59億2...
北師美術館化身機場航廈,新生代團隊Nn̄g Project策展「亂流:半睡飛行夢」,以失重找回自身
展覽試圖要提出的是一個簡單卻難以回應的提問:在全球流動日益加劇,我們的日常被過度平面與均值化的同時,我們是否還能以不同的...
【ART TAIPEI 2025】季豐軒三十載淬鍊:在市場詭變中,以「真誠」突圍藝術新戰局
在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營商環境下,季豐軒畫廊三十餘年的淬鍊,為藝術產業提供了一份獨特的生存指南。其核心精神——對「真誠創作...
重建臺灣美術史的關鍵篇章:國美館「履痕深烙」,席德進早期的生命和藝術軌跡
策展人楊永源表示,本次展覽以「履痕深烙」為題,象徵席德進在藝術與人生道路上留下的深刻足跡。席德進於1948年來到臺灣,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