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
40 Articles Published
|
Follow:
黑洞情感工程:同步,或相依?
親密的相依性(interdependence),怎麼變成了一場無垠宇宙的同步?「相依性」不僅體現在身體支撐之間。舞台瑰麗...
【第23屆台新藝術獎—國際決審講座側記】 策展遷移中:在地與全球藝術實踐的再思考 「變動時代,我如何望向未來?— 兼談個人的臺灣經驗與觀察」
2025年「台新藝術獎」三大獎項得主於日前揭曉,並分別於前後展開「台新藝術獎—國際決審講座」,邀請本屆評審團中的三位國際...
以一層物理的皮膚打開城市的孔隙:與表層工作室、評審團主席楊家凱 談2025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
2025年,臺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北美館)舉辦的第12屆「X-site計畫」,由「表層工作室」(Studio Supe...
音樂界的跨國共鳴與交流饗宴:金獎夫妻檔阿倫娜.芭耶娃、瓦迪姆.霍洛登科攜手TSO的沙龍大秀
音樂本無國界,廣邀國際音樂人與本地樂團合作演出,是臺灣推動藝術國際化的重要一環。今6月,臺灣即將迎來小提琴家阿倫娜.芭耶...
【高千惠專欄—文化刨丁】媒介風景的雙向逃逸
在平庸化的「技術」、「多元」、「新感知」、「當代性」等氾濫使用詞背後,媒介景觀的生成不只是年代文娛產品的展示,它更呈現肉...
【簡秀枝專欄】台北當代明年不缺席,亞太藝術市場的信心延續
「台北當代」是不是末屆藝博會,從疫情發生過後就不斷有人提問。然而,「屆屆難過、屆屆過」,如今已經舉辦了六屆,相當得難能可...
藝聞摘要:影像藝術先驅Dara Birnbaum逝世、英國國家藝廊塞恩斯伯里翼重新開放、美國開放2026威尼斯雙年展提案
典藏Artouch雙週藝聞:2025年4月29日至5月12日。
「強調合作與聯盟,在柏林市中心打造一座兼具多樣性, 包容性和永續性的美術館」專訪漢堡火車站-國立當代藝術美術館館長法爾拉特
分別出身德國和黎巴嫩的法爾拉特及巴塔維爾,自2009年成立跨領域策展平台「藝術重新定位」(artReoriented)以...
「本質與透過他者傳遞,感覺很不一樣。」 ——區秀詒X陳侑汝個展「The Rocking Dream」
相較於影像技術,「噩夢搖擺」展覽中援引的Si Tanggang故事,則代表了東南亞文化脈絡中另一種視覺傳統。「噩夢搖擺」...
佳士得高層最新人事異動!由Alexander Rotter出任全球總裁
國際拍賣龍頭佳士得(Christie’s)於紐約時間5月1日宣布最新高層人事異動,由行政總裁貝邦妮(Bonnie Bre...
文章導覽
1
2
3
4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