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y1218
785 Articles Published
|
Follow:
史博館即將「抵家」,梁永斐館長的前線報告
國立歷史博物館自2018年7月1日起閉館整建工程,原先預定三年的「小別 」,迄今已來到第五年的「闊別」。「請問什麼時候才...
【高千惠專欄】酷異追擊8:悶.燒.噪.裂─社會潛規則下的流年悲喜劇
大流年,來自隔離與參與所摩擦出的噪音,在視覺文化領域以靜電式的發聲,幽微地比較了菌毒與人間之毒的爆裂威力。當「現實中的虛...
後余德耀時代-台灣女兒余至柔銜命接任美術館長
「余德耀美術館」的創辦人余德耀,於去年(2022)3月18日因胰腺癌在香港辭世,享壽65歲,藝術界同感惋惜。5個月後,余...
單一材質如何策展?關於「透明大百科 Glasspedia」的考現、轉譯、開源
去年新竹市玻璃設計藝術節以「透明大百科 Glasspedia」為題,以新竹公園為主場,展開聚焦「玻璃」的慶典,包括展覽、...
「桃源國際藝術獎」決選評審陣容登場 國際策展人齊聚桃園3/21共同揭曉首獎得主
桃美館於國際評審團的佈局中,展現了至關重要的藝術交流面向,邀請世界級指標性的策展人、藝評家,優先考量與美術館有潛在交流合...
除了為政府做標案,然後呢?振興台北東區街廓活力,「藝術入店作為方法」觀察分析
以台灣的中央政府預算挹注的全國性文化觀光節慶「台灣燈會」,時隔23年,再度回到台北市主辦,也格外令藝文界注視它的節慶策略...
【蕭文杰專欄】台灣文化資產的「現地」保存困境
最近立法院法制局對立法院提出了「考古遺址應以現地保存為原則」的修法建議。筆者肯定法制局在台灣文資環境惡劣的情況下提出建議...
台灣藝術史的二二八切面
近年談到二二八的受難者,我們總會一再提起當時不幸遇難的陳澄波。但除了陳澄波之外,其他台灣藝術家又是如何面對時代的衝擊,反...
【趣味橫生的台美史】從喜馬拉雅到蘭嶼:吉原芳仙的「奧之細道」
日本新潟縣的樋口記念美術館舉辦一檔與旅遊有關的畫家個展「吉原芳仙展」,向民眾介紹這位出生新潟,二戰前漫遊世界各地的日本畫...
【師大美術館系列探討】校園美術館的如意算盤?啟動元年推出朱德群大展
校長吳正己校長對於今年是師大美術館啓動年,念茲在茲的是,希望以師大美術館作為吸引校友返校的發熱機,散播母校的誠意,聯絡歷...
文章導覽
1
...
3
4
5
6
7
...
79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