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從資本主義到女權主義,美國觀念藝術家芭芭拉.克魯格:「我一點都不好戰,除非為了世界。」

從資本主義到女權主義,美國觀念藝術家芭芭拉.克魯格:「我一點都不好戰,除非為了世界。」

《藝術7鑰:從現代到當代,解密20位大師的經典之作!》

芭芭拉.克魯格(Barbara Kruger)於1945年出生在紐澤西州的紐瓦克(Newark),目前在紐約以及洛杉磯等地生活以及創作,任教於加州大學。
芭芭拉.克魯格,1982年。彼得.貝拉米(Peter Bellamy)攝影。(圖片取自《藝術7鑰》內頁)

生平之鑰

芭芭拉.克魯格(Barbara Kruger)於1945年出生在紐澤西州的紐瓦克(Newark),目前在紐約以及洛杉磯等地生活以及創作,任教於加州大學。離開紐約的藝術學院之後,她曾擔任紐約若干出版品的設計師與編輯,亦十分成功。但是,如同1950年代末以及1960年代的安迪.沃荷,克魯格也想追求自己的美術生涯。到了1970年代,在前衛藝術家之中,商業媒體以及前衛美術之間的風格差異已然大大縮小,兩者之間的差異現在主要體現在態度層面,而非形式層面。因此,比起沃荷,克魯格其實更能夠直接地把她的圖形設計能力轉而利用於美術創作。

《無題(我買故我在)》(Untitled(I shop therefore I am))。《藝術7鑰》書籍內頁圖片。

理論之鑰

「我的作品始終是關乎權力與控制以及機構和金錢的」,克魯格解釋道。在重現社會支配結構的過程之中,象徵體系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解釋了社會為何是這樣的現況。「誰授予了權力?誰保留著權力?」克魯格問道。「什麼是不存在、存在、可見、不可見、聽見、聽不見的體系?」

馬克思(Karl Marx)於十九世紀時指出,在資本主義制度之下,人們常會拜倒於他所謂的「商品拜物教」(commodity fetishism)之下。一件「商品」是一個物品—一個被購買以及被消費的產品,其根據物品本身進行定價而不是製造時實際投入的勞力,「拜物」則是一個十九世紀以及二十世紀初時人類學家所使用的詞彙,它與現代之前的文化有關,指涉一件被注入了魔力的物品。

在當時的工業社會之中,馬克思發現,人們主要在其產業勞工的角色中找到身分認同感、在社會階層中找到身分地位,並且商品與社會階級大有相關。然而,在今天的後工業社會之中,新的經濟情況改變了生產的方法並拉近了社會的階級。馬克思所描述的工業社會圍繞著商品的生產與消費來建構,而當代的後工業或者後現代社會的組織則是以模擬、圖像,以及符號的運用為依據,商品因而擁有巨大的力量。

1960年代以後,個體健康的先決條件不再是階級或者集體的忠誠,而是擁有自由地自我表達,以及作出決定的權利,它越來越受到重視,重點變成了個體的選擇,而這些選擇往往可以歸結為商品之間的選擇。《無題(我買故我在)》(Untitled(I shop therefore I am))這個標語變成了一句後工業社會的「咒語」(mantra)。這是模仿十七世紀哲學家笛卡兒(René Descartes)的名言「我思故我在」的戲謔之作。「思」被換成了「買」,克魯格把這句名言變成了對於後工業社會價值觀的批判。笛卡兒認為,正是因為持續的反思,我們因此有了最為堅實的基礎可以確信一個人的存在。然而,克魯格表示這個理念已經被先進資本主義社會中一種脫韁的力量取而代之,這種力量使商品具有高額的心理價值。

擁有產品時人們在物質上以及精神上都能得到滿足,如果不購物,他們就不存在—他們就沒有任何重要性以及價值。因此,在後工業社會之中,購物不僅僅是採購生存必需品的活動;它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個重要的範疇,個體在其中構築他們的存在意識。正如克魯格所言,因為女性都深深地參與到這樣的消費主義之中,人們藉由產品的品牌來定義自己,並且被轉化為商品本身,因此她們是深受這種新文化影響的族群,她們的生活變得瑣碎,甚至更加疏離。

感受之鑰

克魯格認為,藝術本身即是一種自處於權力關係矩陣之內的符號體系,我們必須意識到這種一體兩面的情況,而不是沉迷於藝術是自由自我表達的神話或者把自己侷限於形式上的審美。克魯格想要我們把藝術的體驗視為去解讀一種在社會中折衷的代碼。她對於文字與圖像之間的關係深感興趣,其源自於語言的說服能力。她指出:「圖片與文字似乎變成了某些假設的任務重整點(rallying points)。有真實的假設也有虛假的假設,我猜想虛假的敘述被稱為虛構。我複製某些詞彙,看著它們偏離真實與虛構的概念或與之不謀而合。」

在體驗她的作品時,我們變成了自身社會信仰解碼活動的參與者。就本件作品而言,克魯格引導我們思考,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商品為何越來越具有魔力,可以讓人覺得幸福以及塑造身分。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克魯格提到,認為自1987年她創作《無題(我買故我在)》以來社會已經有所轉變的看法是不正確的。誠然,因為線上購物以及社群媒體在網路上的倍增與特定針對性,「狀況並沒有改變,只有商品文化的強度更加增強。」

當芭芭拉.克魯格變成貓

右圖插畫圖片取自《當藝術家變成貓-藝術史上最強藝術貓的生活與時代》,其靈感來自左圖:無題(你的身體是一座戰場)Untitled (Your body is a battleground), 1989。


本文節錄書籍

《藝術7鑰:從現代到當代,解密20位大師的經典之作!》

「七把鑰匙/七個關鍵」(seven keys)解釋作品的創作根源及其與社會文化的互動交流。


西門.莫雷(Simon Morley)( 8篇 )

出生於英國,牛津大學現代史學士、金匠學院藝術碩士、南安普敦大學藝術史和跨文化研究博士學位。藝術家暨作家,目前定居南韓,在檀國大學(Dankook University)藝術學院擔任助理教授職位。曾於泰特美術館(Tate)、國家美術館(The National Gallery)、海沃德美術館(Hayward Gallery)、蛇形藝廊(Serpentine Gallery)、白教堂美術館(Whitechapel Gallery)以及卡姆登藝術中心(Camden Arts Centre)等地擔任講者;亦曾協助《第三文本》(Third Text)、《世界美術》(World Art)、《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LS)、《伯靈頓雜誌》(The Burlington Magazine)、《藝術月刊》(Art Monthly)、《藝術新聞》(The Art Newspaper)、《當代藝術》(Contemporary Art)及《星期日獨立報》(Independent on Sunday)等刊物之撰述及出版事務。他研究的範圍包括現當代繪畫、崇高理論、東西方跨文化研究。其著作《藝術7鑰:從現代到當代,解密20位大師的經典之作!》、《簡單的真相:現代藝術中的單色畫》已由典藏藝術家庭出版中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