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漢寶德談書法藝術:中國書法往哪裡去

漢寶德談書法藝術:中國書法往哪裡去

《寫藝人間:漢寶德談書法藝術》

現代藝術的基本精神就是創新。這種精神反映在形式上就是不斷地追求變化,以推陳出新。在我國,繪畫已經慢慢融入現代藝術的潮流,書法也可以趕上去嗎?對我來說,這是不容易回答的問題。其難解之處在於中國書法雖然被稱為第一藝術,嚴格說來,並不是純藝術,它是一種具有藝術性質的溝通工具,可以視為應用藝術或生活藝術。

2013年十一月間,在台北舉辦了「兩岸院校教授書法聯展」,我到場參觀,發現除了我之外,展出的都是書法界名家,當然也都是大作。我繞場一周,看到一個現象,忽然使我心情低沉下來。浮現的問題是,「書法藝術還在進步嗎?在隨著現代改變嗎?改變的方向是什麼?」這讓我回憶起二十幾年前,我在公餘開始提筆習字的歲月,在我腦海裡不斷出現的問題。由於專學的背景,我對國際藝術的現狀是很熟悉的。但是中國書法,若視為一種藝術形式,要從何開始,如何脫離傳統的束縛?

現代藝術的基本精神就是創新。這種精神反映在形式上就是不斷地追求變化,以推陳出新。在我國,繪畫已經慢慢融入現代藝術的潮流,書法也可以趕上去嗎?對我來說,這是不容易回答的問題。其難解之處在於中國書法雖然被稱為第一藝術,嚴格說來,並不是純藝術,它是一種具有藝術性質的溝通工具,可以視為應用藝術或生活藝術。由於它的基本材料就是文字,所以先要完成傳達訊息的任務,才能談到藝術的形式。這樣的藝術仍然可以創新,但是其創造的觀念是跟著應用的時代變化而變化的。想到這裡,不期然就面對書法創新的死結了。今天的時代連毛筆都不用了,還談什麼書法呢?

二十幾年前我面對這樣的答案,才覺得書法面臨的窘境竟與我所關心的建築之創新完全相同。我覺悟到這是我國在創造性活動中必然要下的決定:我們要完全跟著西方的腳步?還是要考慮文化的傳承?我學了、做了幾十年現代建築,直到進入老年,才覺得對傳統的感情不能丟棄,應該把傳統的風貌融入現代之中。我後期的建築作品,如中研院民族研究所就是這樣的嘗試。書法是在傳統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藝術,是否也應該這樣想呢?

漢寶德設計的中研院民族研究所

找回書法的核心價值

有了這樣的覺悟,首先肯定了書法藝術再現的價值,然後就要尋找傳統書法的核心價值。我們怎麼去欣賞書法,怎麼去論斷書法的呢?原來是通過摹仿與習作。在過去,毛筆字是課業的一部分,我們自小就學著熟悉運用筆墨的技巧,雖寫不好,也可知道怎樣才是好。其次是通過老師,與摹寫的字帖,知道大師們的作品風格。雖然年輕不足以了解風格的意義,但看多了,逐漸熟悉我們自己達不到的境界。由這兩種方式學來對書法的判斷力,沒有理解,只有感覺。高下、好壞的判斷似乎是很自然的,略知書法的人都有同感,要描述,也只能找到一些抽象的字眼,可以描述文學作品的字句來形容。所以要把書法的核心價值說清楚是難上加難的。

我進入老年,重新拿起毛筆,應該依什麼原則來創作?我希望找到自己喜歡的路子。我沒有興趣再去臨摹古代名家的作品,因為它們再好也已經看膩了。這時候我發現清末的碑學派作品是一條新路,與我小學時學習的筆墨技巧完全不同,為什麼?因為清末時期的大家大約對晉唐的傳統也感到厭煩了,就到晉前的碑刻中尋找典範,他們發現了用石刻出的文字,比起筆墨書寫來要剛強有力,因此就用硬筆濃墨來模擬刀斧的力道,來尋求新意。這就是最近兩百年中國書法名家們作品的大勢。他們為中國書法的發展邁出了第一步,可是下一步呢?

漢寶德臨碑之作

我試圖自現代設計的觀念中找到一條新路。「書法」,如果丟掉這個「法」字,純談書寫,是由兩種要素組成。一是筆墨,一是空間。筆的粗細、墨的濃度,可以有諸種變化;筆劃與字體之空間組織,可以有無限的可能性。照理說,書法應該有廣大的創新的天地才是。可是我知道,它不是純藝術,它是文字所構成。文字一定要可以辨識,才不失應有的原意。文字是有意涵的,也就是與文學的情意不能完全脫離。因此書寫完成的形貌與其文字代表的情意應該是相符合的,在 「應用」的層面上有這麼多限制,書法家在創新的途徑上就步步維艱了。

這時候,我很自然地想到日本書道的創作方法。他們的字寫得很認真,但是我看不慣,我向來認為這是因為他們寫字的方法與我們不同所造成的。我們自小學習垂直握筆,用筆中鋒;懸腕運筆,求其靈動。而日本人似乎是傾斜握筆,用筆腹部,拖筆成字,在精神上不免有些呆滯,可是不能不承認那是另一個途徑。他們是不是自漢碑學來的呢?我們能欣賞他們的字嗎?坦白說,我做不到。古漢碑上的字有一種樸質的美感,我是可以接受的,因為它合乎我所理解的美感原則。可是經過日本人的手,用筆墨寫出他們的字,也許多了些宗教的精神,但在美感表現上卻完全走樣了。中國書法的未來,不論在傳統精神承續上,或生活美感的要求上,似乎都無法學習書道。中國書法與日本書道,和中國建築與日本建築一樣,可以說是同文不同種吧!


本文節錄自本書(圖片除另有標記外,皆取自本書)

《寫藝人間:漢寶德談書法藝術》

漢寶德剖析當今書法之繁花百態、侷限與因應對策,書法藝術深度反思專文。


漢寶德( 13篇 )

1934年出生於山東省日照縣,1958年成功大學建築系畢業,1964年赴美留學,先後取得哈佛大學建築碩士及普林斯頓大學藝術碩士等學位,1967年返國。主要經歷為: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中興大學理工學院院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籌備主任及館長、國立台南藝術學院籌備主任及校長、國藝會董事長、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文建會委員、台北市文化局顧問等。早年於建築系就學期間便創辦了《百葉窗》,爾後至1970年代,陸續編輯出版《建築雙月刊》、《建築與計畫》、《境與象》等建築專業雜誌,致力推動台灣現代建築思潮,冀探討建築設計思想與社會人文之關聯等課題。

在建築方面,漢寶德於回國初期設計之洛韶山莊、天祥青年活動中心等作品,呈現出強烈的現代建築立體派風格,其建築作品屢獲《建築師》雜誌建築獎。此外亦致力於藝術及美感教育之推廣,1994年獲教育部一等文化獎章、2006年獲得國家文藝獎第一屆建築獎、2008年台灣大學榮譽博士、2009年雜誌最佳專欄金鼎獎、2010年中國建築傳媒獎──傑出成就獎、2014年第34屆行政院文化獎。

著有《漢寶德談現代建築》《漢寶德談藝術》《美感與境界:漢寶德再談藝術》《金玉藝采:漢寶德談文物》《歲月意象:漢寶德續談文物》《保存生活:漢寶德談鄉土與藝術》《邁向繆思:漢寶德談博物館》《寫藝人間:漢寶德談書法藝術》《繆思意境:漢寶德再談博物館》等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