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界就像繪本。──林明子
這本書的構想出自松田素子,上個世紀九○年代,她在出版童書的偕成社創辦了至今知名的《MOE》雜誌並擔任總編輯,由於想聽聽內行人怎麼看「創作」,因此有了「接力對談」的企畫,主軸在繪本,實際輻射到了與談人在生活各層面的所思所感,時間從1987年延續到1990年,後來彙整為《坦率且任性》一書出版,28年後又以《聊聊繪本吧對談集》之名在日本重新推出,遺憾的是因授權問題少了兩篇宮崎駿的與談文字;不過,讀者仍可讀到18位名家的豐富觀點,他們都是當代日本藝文界的要角──長新太、五味太郎、林明子、糸井重里、高橋源一郎、谷川俊太郎、山田馨、司修、岸田今日子、鈴木康司、小澤正、佐野洋子、澤野公、田中和雄、江國香織、高橋章子、吉本芭娜娜、黑井健一。
這個特別的專題企畫在落實時,給了與談人隨興發揮、引申的空間,從文字紀錄可明顯看出他們關切的所在各自不同,循著各家的思路,也不難從他們的獨特觀點而獲得啟發,比如: 五味太郎提到作品被人批評「沒有內容」,長太新回應自己的也是,不少讀者批評他創作的《轟隆轟隆 喵》毫無意義,甚至投書到出版社去反映。
讀者群之中,總有人非常在意繪本內容所謂的「意義」,也有人不受其干擾而沉浸在幽默或無厘頭的作品當中。詩人谷川俊太郎在和岩波書店繪本編輯山田馨對談時,說:「一般人認為繪本是一種充滿幻想、美麗又美好的世界,這對於一心想創作新風格的創作者來說,無疑是一大阻礙。」並表示兒童文學界、繪本界裡的成人常落入了「教育」的陷阱,若將教育意義推向極端,就失去了樂趣、稀釋了藝術價值。
「思考」和「感受」是文藝作品的兩個面向,繪本亦不例外,兩者可以兼而有之,也無妨獨沽一味,關鍵在閱讀時能有「興」,就是談到古老《詩經》時所謂「賦、比、興」的那「興」。只要興起萌發的東西不俗,究竟它觸動了感受還是引發了思考,其實無所謂,更無分軒輊。
成見,是觀看時的框限,成人對繪本的框限太多,限制自己,也囚禁了孩子,例如常見以年齡去界定所有的孩子,並且區分某某繪本適合幾歲閱讀,五味太郎說這使得創作繪本變得不自由。回視今日華文世界出版的兒童繪本,封面或封底常印著醒目文字:本書適合幾歲到幾歲的孩子閱讀;有的則點明這本書屬於「生命關懷系列」,甚至標榜可以學習「誠實」、「分享」、「情緒控制」⋯⋯等等。這些,都是為了滿足成人的期待,讓他們安心地掏錢買書,如同買了一份物超所值的實用課程。
有一次,我在書店遇到一對年輕的爸媽和孩子在童書排行榜前瀏覽,爸媽說可以選一本,小孩於是挑了《天空100層樓的家》,爸媽卻面有難色,拿起緊鄰的一本《我不亂生氣》,說這本比較好,身旁的年輕阿姨也助陣:「對啊,你上個禮拜不是就發脾氣了?應該看這本喔!」孩子搖頭,還是想要《天空100層樓的家》,大人把書放回原處,頭也不回,拉著小孩的手往外走,說:「我們去吃飯吧!」這樣的否決意味著大人還未超越兒童讀物的教誨傳統。類似的場景,我親見多次,成人的框限在各地代代相傳。
《來聊聊繪本吧》記述了小說家高橋源一郎閱讀繪本的個人經驗─「我非常喜歡《黎明》這本繪本。老實說,經歷一整天的疲憊,翻看一下這本書就會得到撫慰,覺得自己活得無愧於心,真的很激勵人心呢(笑)!因為這本書裡有我喜歡的世界模樣。看那種賣弄文筆的小說,只會越看越覺得很蠢,但繪本的文字量不多,很視覺化,所以我真的很喜歡。」
當代,許多成年人也喜歡看兒童繪本,高橋源一郎提及的《黎明》,其作者優利.修爾維滋(Uri Shulevitz)出生於波蘭,創作之念卻源於唐代柳宗元〈漁翁〉詩「欸乃一聲山水綠」帶給他的感動。我想起Youtube有段影片,日本建築師中村好文為朋友雨宮秀也夫婦在東京郊區設計了一棟小木屋,片中,雨宮秀也在屋角一邊品著小酒,一邊翻看著繪本,怡然自得,從鏡頭清楚見到他手上的就是《黎明》。這個作品,我曾在繪本課上介紹,固然有些學生喜歡,卻也有學生因進不去而感到苦惱──他們預設了作品必須有明確的教誨意義,遇見《黎明》這樣的作品,彷彿拿了一件作用不明的工具,茫然又尷尬。
任一事物,我們若只看得見它的具體效益,別具意味的東西常會就此錯失。原來,怎麼看繪本和怎麼欣賞各類文藝創作、怎麼體驗世界是一樣的,有時,不必硬去追問「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是⋯⋯」,只需要敞開內心,直接與當下的文本交會。
兒童繪本不是加了圖畫的課本,也不是隨意哄逗孩子的玩具,儘管它篇幅有限,文字淺顯,甚至沒有文字,作者卻得在其中發揮靈思妙趣,這可不容易。大江健三郎就坦承自己不會寫繪本裡的文字,因為繪本不能用大人的話語去創作,就算用貼近孩子口味的文風去寫,孩子可能也不買單。能寫擅畫的司修也發現:「繪本是那種起初覺得很簡單,實際做了之後,才發現原來是那麼費勁的東西。」繪本藝術不能小覷,大眾卻常低估了它;上乘的繪本除了要把握內容深入、形式淺出,作者更得兼具赤子單純的心靈和大人深刻的覺悟。
這些年,台灣和海峽對岸喜歡繪本的人愈來愈多,然而繪本究竟是什麼樣的存在?我們該怎麼看待?《來聊聊繪本吧》提供了很多不俗的想法,即使已歷多年,卻依然曖曖含光。
文│高大威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
本文經《文訊》同意轉載
推薦選書:
2021《文訊》Vol.427五月號
實體雜誌於各大書店皆有販售
喜歡藝術,熱愛繪本,最愛閱讀,還有開懷大笑的小孩笑容! 每天都愛四處看東看西趴趴走,要把最新鮮有趣好看好玩的內容分享給大家!
★按讚FB→https://www.facebook.com/artcokids/
▲來追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cokids/
■聽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user/artcokids
◎加LINE@→https://line.me/R/ti/p/@hmo6185j
◣一起玩→ 合作洽談 artcokids@gmail.com